第319页:1931年11月中旬,张国焘在白雀园召开公判许继慎大会。被打得遍体鳞伤的许继慎,头上缠着绷带,血迹斑斑。他脸色阴沉,一言不发。张国焘带着胜利者的姿态向他问道:“许继慎,你还有什么话说吗?”许继慎还是一言不发,他抬头望了望天空,“只见一片血红的天空闪耀着一轮耀眼的血色太阳。血红的天空仿佛可以挤出水、抠出血。四野茫茫,枯草瑟瑟。连绵高耸的大别山,仿佛被痛苦压得透不过气来”。这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啊,天地之间,一片血色,巍巍大别山,竟然被压得透不过气。读到这里的我,激愤之情真是达到了顶点,我想此时许继慎的内心、作者的内心,其激愤之情同样也是达到了顶点。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交织着对张国焘排除异己、残害忠良的愤恨,也交织着对于英才遭戮、将星陨落的痛惜!公判大会后,许继慎被转移到新集,张国焘下令用绳子将他活活勒死。
一段写景的文字,却能传达出如此浓烈的感情,使主人公的感情、作者的感情和读者的感情达到完全交融、同频共振的状态,这不正是每一个写作者所要追求的完美境界吗?所谓用情深处是写景,作者正是凭借这一段段的景物描写,大大提升了这部人物传记的文学感染力,也大大提升了阅读者的审美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