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今天加强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延安精神,对于加强党性修养具有重要的启示。
二、延安精神的内容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延安时期,尽管面临着敌人的残酷围剿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不移地朝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目标前进。无论是在抗日烽火中,还是在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摩擦时,党都没有动摇过自己的政治方向。这是延安精神的灵魂,为革命事业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使全党和根据地人民在复杂的局势中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主心骨。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根据地的建设到军事战略的制定,都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一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为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导,使党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延安时期,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建立了鱼水情深的关系。从大生产运动中为减轻人民负担、实现自给自足,到“三三制”政权建设中广泛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政治,都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把人民视为革命胜利的根本力量,一切工作围绕人民展开。这是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党获得人民支持和拥护的关键所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和政治立场。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面对敌人的封锁和经济上的困难,延安军民没有被吓倒。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战士拿起锄头开荒种地,边区政府工作人员纺纱织布。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成为克服困难的强大动力。无论是在南泥湾的荒地上创造出粮食满仓的奇迹,还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发展军工、教育等各项事业,都展现了延安军民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特征。
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价值体现
(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激励着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苏联模式出现问题以及国际反华势力的压力下,中国没有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这种对政治方向的坚守,如同延安时期党对革命目标的执着追求一样,为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上保驾护航,使国家在建设过程中保持了战略定力。
(二)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路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从“一五”计划的制定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党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建设步骤。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例如,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就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了正确的指导,避免了脱离实际的盲目决策。
(三)凝聚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源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一步深化。党领导人民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到建设工业基础设施,每一项工作都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形成了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搞建设的良好局面。这种党和人民的紧密团结,是社会主义建设顺利推进的力量源泉,正如延安时期人民群众支持革命事业一样,体现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
(四)激励克服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困难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困难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在外部援助减少的情况下,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勒紧裤腰带搞建设。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艰苦的条件下研发“两弹一星”,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工业战线上的工人阶级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生产工艺。这种精神激励着人们克服物质匮乏等重重困难,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四、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价值体现
(一)推动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伊始,解放思想成为时代的主题。延安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中,人们突破了旧的思想束缚,重新审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这与延安整风运动在精神实质上是相通的,都是为了打破教条主义,使思想符合实际发展的需要。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在坚持实事求是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为改革开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改革开放时期保证了国家发展的稳定。在国际风云变幻和国内改革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确保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同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改革开放中进一步体现为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党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整,如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扶贫开发等,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受益,从而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为改革开放创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激发改革开放的创新活力
延安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改革开放中转化为创新活力。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人民群众积极探索多种经营方式,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镇企业的崛起,都是人民群众创新精神的体现。在科技领域,科技人员勇于创新,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种创新活力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它使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不断提升了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四)鼓励对外开放中的民族自信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延安精神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在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中,没有迷失自我,而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一方面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这种在对外开放中的自信,源于延安时期党和人民在艰苦斗争中形成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能够坚定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五、在新时代的价值体现
(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延安精神所蕴含的坚定信念、奋斗精神等为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扶贫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一起努力改变贫困面貌。在科技创新领域,科研人员秉持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服务的宗旨,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建设科技强国而拼搏。延安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成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精神纽带。
(二)指导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于新时代党的建设至关重要。党要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促使党在新时代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则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克服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延安时期体现出的爱国情怀、人民至上、艰苦奋斗等精神品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在社会层面,倡导人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公民个人层面,鼓励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榜样,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品质。延安精神通过多种途径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落实。
(四)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国际舞台上,延安精神所体现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关怀等价值内涵有着积极意义。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理念。这与延安时期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团结国际友人、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实践有着相似之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展现出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是延安精神在国际领域的延伸,有助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六、与二十届三中全会核心思想的内在联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总目标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路径。
(二)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会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体现了党中央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引,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三)突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全面改革
全会提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带动其他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通过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以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带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改革,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改革格局。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会强调要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改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充分体现了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通过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延安精神与二十届三中全会核心思想的内在联系
延安精神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核心思想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一)坚定的政治方向是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根本保证
延安精神所代表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和目标,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确保顺利推进和实现。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能够使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不为各种困难和风险所动摇,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动二十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任务的思想基础
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与延安精神所倡导的思想路线一脉相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思想路线,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的束缚,敢于创新,善于探索,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和措施,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开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
延安精神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者在价值取向上高度一致。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使改革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为改革注入强大的动力。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支撑
实现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不畏艰难,锐意进取,才能在改革中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改革事业。这种精神能够激发我们的内在动力,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总之,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核心思想为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以延安精神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结论
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时代价值。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再到新时代,延安精神始终如一地为我们提供政治指引、实践指导、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延安精神的内涵,不断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让这面精神旗帜在新时代的天空中高高飘扬,指引我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