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以“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的第二届“良渚论坛”在杭州启幕。相较首届论坛的主题“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本届论坛主题再一次强调了“交流互鉴”,并加入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概念。
这一主题有何深意与寄望?为此,记者专访了省委党校二级教授陈立旭。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新概念。在陈立旭看来,这既是一种政治宣告,也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相伴而生,是一种人类文明崭新样貌和形式,既拓展了人类文明进步的空间,也体现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陈立旭解释,要更好地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与深意,必须结合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国家发展路径来理解。
从“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到“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近代以来的中国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陈立旭认为,这一系列被历史验证的实践经验,“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文明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的结果,也是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与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产物”。
他尤其强调,“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一种“中国智慧”,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倡导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走各种文明‘美美与共’的和平发展现代化道路。”
中国讲求“美美与共”的理念,根植于历史的土壤。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而不是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通过凝聚共识来化解冲突等象征和合、包容的思想观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陈立旭认为,“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鲜明价值取向和内在诉求,就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强调文明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基本特征,坚信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中国坚持“交流互鉴”的主张,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已经注意到:世界格局正处于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全球文明之间存在冲突动荡与融汇互鉴两种趋势。这两种趋势必然导致人类文明通向未来的不同道路。
文明发展既关乎人类整体利益,也考验着世界各国智慧。此时此刻,中国应如何应对?
当地时间11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时发表讲话:“作为世界主要大国领导人,我们应该不畏浮云遮望眼,秉持命运共同体意识,扛起历史责任,展现历史主动,推动历史进步。”
大事难事见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从中,陈立旭读出了深意:“中华文明是全球文明中的主要大国文明,中国也必须承担起大国责任,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在方式上,不仅要以开放、平等、和平、尊重、包容的视角来对待其他文明,也要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机会与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大了倡导和践行文明对话的力度,相继组织实施一系列从全球到地区、从官方到民间的对话行动。
“连续召开两届的‘良渚论坛’,便是最耀眼的行动之一,对于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陈立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