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长寿之乡北京密云区不老屯镇。(中红图库)
中红影视拍摄基地挂牌仪式在北京密云区不老屯镇京城一脉公司举行,自左至右:陈丽丽、马雪清、王玲、侯桂珍、江山。(中红图库)
参加中红影视拍摄基地挂牌仪式的嘉宾共同庆祝挂牌仪式成功举行,自左至右:陈丽丽、马雪清、王玲、侯桂珍、江山。(中红图库)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侯桂珍在现场给大家讲述毛主席故事。(中红图库)
毛主席和侯桂珍。(中红图库)
不老屯镇政府文旅科科长王玲讲话。(中红图库)
嘉宾一起在京城一脉公司大门口合影留念。自左至右:李晓龙、马雪清、李宁、江山、王玲、侯桂珍、陈丽丽。(中红图库)
嘉宾一起在京城一脉公司院内合影留念。自左至右:陈丽丽、马雪清、侯桂珍、江山、李宁、李晓龙。(中红图库)
嘉宾在京城一脉公司大厅毛主席像前合影留念。自左至右:李晓龙、李宁、江山、侯桂珍、马雪清、陈丽丽。(中红图库)
中红网北京2023年9月12日电(江山)
“怀念毛主席,学习毛主席!”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 ……
人们提起长寿乡,都知道“中国长寿第一县”——广西巴马县,这里四季长青,光照充足,特别是水质良好,从而使人长寿。而中国北方也有一个长寿乡镇,它就是北京密云区的不老屯镇。这里地处北京密云水库北侧,有山有水,山好水好,树林茂密,特别是全镇人均寿命比附近乡镇高出15岁左右,甚至人均寿命比巴马还高。
今天,北京秋阳高照,天高云淡,空气清爽,十分宜人。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人民大会堂服务处原处长、118厅原服务员、中国国宴设计礼服服务大师侯桂珍,在中红网总编辑江山、北京秀领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丽丽等陪同下,坐车专程来到位于北京密云区不老屯镇的京城一脉饮品有限公司所在地中红影视拍摄基地,讲述伟人故事,受到不老屯镇政府文旅科科长王玲,京城一脉饮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雪清、执行董事李宁、经理李晓龙的热烈欢迎。
首先,举行了中红网中红影视在京城一脉公司设立的拍摄基地挂牌仪式。
随后,侯桂珍给大家讲述了毛主席当年在人民大会堂的一些故事。
毛主席亲自定名“人民大会堂”
她叫侯桂珍,女,汉族,1941年12月26日出生,安微省蚌埠市人,中共党员,人民大会堂服务处原处长。1957年参加工作,1959年3月初选调进京,是人民大会堂的第一代服务员。她曾在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的办公室“118”厅工作多年,亲历许多党和国家重大的内外事活动,组织编写出大量的服务教材,为中直系统和国务院培训了大批服务人才,被授予国家级服务大师。
侯桂珍同志在人民大会堂服务处工作,具体岗位是在“118”厅,她的职责是为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在人民大会堂办公开会、接见重要外宾时做好服务。侯桂珍性格开朗,有说有笑,她这样介绍自己:“我是安徽蚌埠人,小学毕业后半工半读,1959年3月,我被选调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服务处工作,那年我刚满17岁。第一次乘火车来到首都北京,当出了老北京火车站,换乘军用大卡车第一次路过天安门广场、第一次看到天安门城楼悬挂的毛主席巨幅画像时,大家的心情特别激动。卡车把我们送到皇城根,住在地下室,睡的是大统铺。”
侯桂珍她们刚到人民大会堂工作,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请老同志讲通过北京十大建筑工程凝炼出来的“建设精神”。人民大会堂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首都兴建的十大建筑之首,工程开工建设正值天寒地冻的季节,每天万名建筑工人和普通群众参加工地义务劳动,大家都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苦干、巧干、拼命干,17·1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和主体工程,硬是保证质量和工期提前竣工,体现了新中国建筑工人史无前例的“建设精神”。还有,人民大会堂服务处的领导对她们在参加上岗培训时,反复强调要遵守纪律和保密规定,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为了感谢参加建设大会堂的工人兄弟,中央决定请梅兰芳大师举行一场慰问演出,与会的工人兄弟们激动不已,在自己建造的宏伟殿堂里观看戏曲大师的表演是对他们最高的奖赏。为了保护大会堂的地面不受损坏,也为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在进入会场时大家都自觉地把鞋子脱掉,摆放在东门外的台阶上,足足有两万多只,以至于散场后出现了许多人找不到鞋子或穿错鞋子的尴尬局面。尽管如此,没有人埋怨,也没有人吵架,人们脸上流露出的只是一种幸福的无奈。这也成了大会堂建筑史上的一段佳话。
“毛主席亲自到人民大会堂工程现场视察过。那是1959年9月9日的凌晨2点半。”侯桂珍介绍,当时已经工作一整天还没有休息的毛主席和周总理,在北京市市长彭真、副主长万里和一些专家的陪同下,来到大会堂工地考察。
刚好侯桂珍保管着大礼堂的钥匙,便在现场服务,那也是她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和周总理。她按照领导要求,提前把灯打开,让毛主席和大家看看由500只大灯组成“满天星”的宏大场景。当人们看到“天上”的灯光闪烁时,发出了阵阵的惊叹。
毛主席坐在会场的椅子,摸摸会议用的桌子,再看看会堂里的其它设施,当听汇报说这些都是国产的,他十分高兴。
毛主席问大家,为这个大会堂取什么名呀?
有的建议叫大礼堂,有的建议叫万人会堂,意见不一。
最后,毛主席说:“大会堂是属于人民的,来这里开会的是人民代表,开会议论的是人民的事,就叫人民大会堂吧!”
从此,在中国北京,一座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就从这时开始叫响了世界。
就在这次视察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侯桂珍是第一次见以毛主席和周总理,心里格外的紧张,甚至当毛主席问她叫什么名字时,她也没有回答上来。
这时,一位领导向毛主席介绍:“她叫侯桂珍,是从安徽蚌埠选调来的。”
毛主席听后幽黙地说:“好嘛,花果山水帘洞来的小猴子。”顿时引起了一阵欢笑声。
侯桂珍本来紧张的情绪也一下子烟消云散了。从此以后,领导和同事们都称侯桂珍“小猴子”这个雅号。
周总理见到侯桂珍,也叫她“小猴(侯)”。如果有人喊她的大名,反倒觉得不习惯了。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
侯桂珍回忆,当年毛主席的办公室118厅,最初叫北京厅。后来将北京厅移至二楼宴会厅的东南角,这个118厅便成了毛主席的专用厅室。其实,118厅是一组房间的编号,共有四个厅室组成。一号厅用于办公和休息;二号厅用于接见外宾;三号厅用于宴请客人;四号厅用于开会或谈话。一号厅面积最小,只有二十多平方米,东头是一张棕床,西头是卫生间。一张写字台办公,一张方桌吃饭,一套沙发休息,非常简单朴实。
相比一号厅,二号厅宽敞、明亮,沙发、地毯、吊灯、壁画相互映衬,格外庄重大气。当时,世界各国著名领导人如胡志明、金日成、泽登巴尔、齐奥塞斯库、卡翁达、尼雷尔、吴奈温、西哈努克等外国政要,都曾在二号厅这里,接受毛主席的亲切接见。与此同时,毛主席还经常在这里会见劳动模范、先进人物,或听取各部委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或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商讨国家大事。
早期调入大会堂的人员,家境都比较贫寒,文化程度也比较低,大多是高小、初中毕业,上过高中的寥寥无几。毛主席知道这些情况后便明确指示:“大会堂的工作人员要有一个好的思想,好的服务态度,好的身体,还要要学文化,学外语,学业务。”
根据毛主席指示,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大会堂办起了职工业余学校,实行半工半读。并且特地调来一批专职教员,开设了语文、数学、地理、历史、外语等好几门课程,还分成了初中班和高中班。
经过几年的学习,极大提高了同志们的文化素养,后来有的人还考上了大学。
1963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大会堂团委也组织了不少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等。
有一天,毛主席问侯桂珍:“你们现在搞什么活动啦?”
侯桂珍回答:“挺多的,上礼拜去煤厂,给老百姓送蜂窝煤,还去大兴帮助农民收麦子。这礼拜去了一趟时传祥那儿,跟他们一起掏大粪。”
毛主席又问:“感觉怎么样啊?”
侯桂珍回答:“大家觉得虽然脏点累点,但心里舒坦。”
毛主席满意地说:“好嘛,青年人跟庄稼一样,接接地气,长得快。”
还有一次,侯桂珍等去参加西城区组织的女子1500米长跑比赛,回来后毛主席问她:“你又到哪里去了?”
侯桂珍回答:“刚参加完长跑比赛,可把我累死了。我是247号,四百多人中跑了个第三。要不是路边加油助威的多,肯定跑不下来。”
毛主席鼓励她说:“干什么事都得有毅力,坚持就是胜利。”
侯桂珍在讲述毛主席故事时,特别讲到了毛主席关心身边工作人员学习文化知识的故事。她一再说:“毛主席很关心我们的成长,要我们好好学习。”
在人民大会堂“118”厅当服务员,由于毛主席经常到这儿办公,使她能直接聆听毛主席的亲切教诲。
毛主席来“118”办公,工作之余会与侯桂珍等服务人员进行近距离交谈。毛主席教导她们“要珍惜年轻时光,多读书多学习。”要求她们除了做好日常工作,还要坚持天天读书学习,时间不能少于半小时,还要求她练习写字。
有一天,连续工作几个小时的毛主席走出办公室散步,看到侯桂珍正在写字就说:“小猴子,你怎么用左手写呀?”
侯桂珍就报告毛主席:“我是左撇子。”
毛主席说:“好嘛,左右开弓。”
侯桂珍参加工作前的文化程度是小学毕业,到大会堂工作特别是在“118”厅的岗位,她听从毛主席的教导加强文化知识学习,得到了提高,而且还能读报纸和内参呢。
又有一次,毛主席来到“118”办公开会,工作之余要侯桂珍读报给他听。侯桂珍知道这是毛主席要“检查”她的文化学习,就读开了,而且读得很快。忽然,毛主席摆摆手,说:“你读慢一点嘛,哪儿有顿号、句号!”
侯桂珍不知所云,就问毛主席:“主席,什么叫顿号、句号?”
毛主席说:“你看见了这个点是顿号,这个圈是句号,看见了就要停顿一下。”
有一次,侯桂珍给毛主席读内参,把“亳州”读成了“毫州”。
毛主席听后说:“亳和毫不一样,一个少一横,一个多一笔。”
后来,侯桂珍把这些文化学习过程中的“趣事”,学说给毛主席的秘书徐业夫听,徐秘书听后也笑了起来。
有时,人民大会堂服务处会安排侯桂珍她们工作人员,外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毛主席见到侯桂珍回来就问:“小猴子,你们又干啥子去了?”
她就向毛主席汇报:“去煤球厂帮工人搬蜂窝煤,去街道搞卫生向时传祥学习掏大粪。”
毛主席听后说:“好嘛!你一次能搬几块煤?”
她回答:“工人叔叔搬得多,我只能搬4块,搬多了怕摔碎。”
毛主席笑笑说:“那你多跑几趟。”
有一次,人民大会堂服务处民兵在西广场搞训练,训练的科目是趴着扔手榴弹(木柄教练弹),可是侯桂珍在扔的时候没有握紧,一扔竟然扔到后面去了。毛主席听她讲了这个故事后,笑了起来,说:“好嘛,没有炸到敌人,炸到自己了。”
毛主席严格要求自己
侯桂珍说,毛主席在 118 办公,除了参加各种内外事活动之外,还有一项必办的工作就是批阅文件。每天都有大量的文件需要他亲自批阅,经常忙到深夜。许多人以为毛主席喜欢夜里办公、白天睡觉,其实不然。毛主席曾经对侯桂珍说过:“今天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办,我要不把文件批完,明天各单位就无法进行工作。”正因为如此,他只能夜里办公。
据侯桂珍介绍,当时上级有明确规定,在毛主席夜间办公时,值班人员是不许随便进去打扰他的,只能在毛主席按铃呼唤时进去。这时。除了给毛主席续水之外,还要用现拧的热毛巾擦脸提神,然后再把他扶起来走动走动,陪他说说话,以此来缓解疲劳。多少年来,为了党的事业,毛主席就是这样颠倒时差工作的,不是他喜欢,是没办法。
毛主席的日常生活也比较简单,就拿吃饭来说,并不复杂。他就爱吃辣椒、苦瓜之类的蔬菜,外加一碟大蒜泥,隔三差五地吃一次清蒸鱼或红烧肉。现在社会上流传什么“毛家菜”,把毛主席吃的菜快演变成一个菜系了,实在是夸大其词。
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在大会堂的吃饭与喝茶,除外事活动之外,都是要自己付费的,即便是中央政治局开会也不例外。
毛主席在穿衣方面也很简朴,他只有一件灰色大衣和一套中山装,用于外出或参加活动时穿,平时办公只穿睡衣。
有一次侯桂珍看到毛主席穿的内衣和袜子都有补丁,有的地方又破了,就对他说:“都成这样了,该换一件了。”
毛主席不乐意地说:“扔掉多可惜。”
当侯桂珍把补好的袜子拿给毛主席时,他高兴地说:"这不是很好嘛。”
侯桂珍介绍,无论是在中南海还是到“118”,无论是外出住在乘坐的专列上,还是下榻的地方宾馆,毛主席在生活上对自己要求从来十分严格,公私分明,不沾公家一点便宜。同时,毛主席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身边工作人员爱护有加。
人民大会堂“118”厅也称一号厅,从这里可以直接进入大会场的主席台。“118”厅是毛主席从中南海过来后开会办公、接见外宾、临时休息的地方。在“118”厅毛主席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着4幅国画:一幅是“长城”,一幅是“百花山”,一幅是“望长城内外”,还有一幅是“十三陵水库”,毛主席最喜欢这几幅画,每次来了都要走一圈看一看,毛主席看得最多的是“十三陵水库”,因为那里是毛主席亲自参加建设劳动的地方。
毛主席到“118”来办公开会,喝的茶是自己带来的,抽的烟是自己掏钱买的,在房间穿的拖鞋是自己的,用的牙膏和牙刷也是自己的。毛主席的生活很俭朴,吃饭很简单,总是一小碗米饭、两碟小菜、一个汤。毛主席的一双皮拖鞋穿烂了舍不得扔,一件睡衣补了几十个布丁还穿着,这些都是真实的事情。
侯桂珍回忆,毛主席接见外宾很讲礼节。有一次接见外宾,当时毛主席的脚肿得厉害,但他坚持要穿皮鞋,侯桂珍在帮毛主席换穿皮鞋是硬把脚塞进去的,她能感觉到不适。但毛主席不动声色,一直到外事活动结束。见到毛主席的双脚又红又肿,侯桂珍心里十分难受,偷偷地哭了。
有一天夜里,天气很冷,正躺着看文件的毛主席突然咳嗽得厉害,听到动静后,侯桂珍赶快走进去扶毛主席坐起来。因为毛主席是半躺着的,要借力才能坐起身,她就让毛主席的左胳膊搭在她的肩膀上,她扶着主席的腰就坐起来了,轻轻拍着毛主席的后背。
毛主席说:“不要紧的。”
侯桂珍说:“主席,我给您拿药去。”
她到护士长那儿,取了两片复方甘草片,让毛主席张嘴把药片和着温开水吞了下去,毛主席问:“这是什么东西呀?”
不一会毛主席不咳嗽了,侯桂珍说:“主席,您好了吧,刚才把我吓得不行。”
毛主席跟侯桂珍打逗:“胆小鬼,人总是要死的,怕什么呀!”
那几年毛主席经常来“118”。有一次,毛主席接见外宾后,侯桂珍跟记者讲,想与毛主席合个影。经毛主席同意后,这位很机灵的记者拍了毛主席与侯桂珍合影的照片,拍这张照片时她穿了一双布鞋。
毛主席不仅和蔼可亲,也是一个很风趣幽默的人,自从说侯桂珍是“花果山水帘洞的小猴子”之后,就经常以此说笑。有时他去外地视察,临走之前就嘱咐侯桂珍说:“你要看好家,不要跑回花果山去啊。”有时侯桂珍陪毛主席吃饭,她不吃苦瓜,毛主席非让她吃,还说:“不知苦,哪知甜?不能老想着花果山的大仙桃啊。”
有一次毛主席进“海”里工作(中南海),回来时毛主席送给她五个大苹果,说这是金日成首相送的朝鲜苹果,还当着大家的面说:“可惜呀!猴子爱吃桃。我这儿却偏偏没有。”侯桂珍高兴地说:“今天猴子变口味了,改吃苹果啦。”回到大会堂,侯桂珍直奔党委办公室,让大家分享了这五个大苹果。就这样,时间一长,大家都说侯桂珍是毛主席身边的开心果。侯桂珍心想,只要让毛主席开心,叫我什么果都行。
毛主席对身边工作人员一方面非常关心,另一方面也非常严格。要求大家低调工作,不出头露面,不允许有任何特殊化的现象。“九大”前夕选举代表,大会堂有一个名额。党委决定推选我去。我将此事向毛主席汇报之后,毛主席当即决定不要参加。我立即向党委报告了毛主席的意见,更换了另一位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