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已历百年,至今仍然闪耀光芒。回忆五四,浮现在脑海的依旧是那些青年革命先驱们。
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有10万多英雄儿女参军征战,绝大多数血洒疆场、为国捐躯。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的烈士就有11000多人,占安徽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全国烈士总数的五十分之一。而这11000多人仅仅是有名有姓的烈士,还有9万多无名烈士。在那烽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金寨县的很多家庭都是“父子同参军、兄妹齐上阵”,有的还是“一家三代都去当红军”,“全族参军”、“全民皆兵”的典型是俯拾即是。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小英雄们,他们意志坚定、英勇顽强,为了革命的事业、为了人民的解放,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
视死如归的杜志强。杜志强是金寨县桃岭乡人,他的父亲杜昌甫是土地革命时期、皖西地区二路游击师的创始人之一。都说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杜志强12岁就开始站岗放哨,化装侦察敌情,帮助游击队完成了不少任务。在一次放哨中,他发现,狡猾的白匪军趁着大雾摸了进来,杜志强急中生智,大声吆喝着羊群,吸引敌人的注意,并且把羊群朝着相反的地方赶去。白匪们抓住了杜志强,先给糖果,再给银元哄骗。见他不招,便用火烧他、用辣椒水灌他,把他打得皮开肉绽,直到最后昏了过去,他也不肯说出一个字!1933 年春节期间,冯国梁得知杜昌甫的游击队在大游寨活动,便带着民团和国民党十一路军两个团的白匪,押着杜志强,偷偷地包围上去。北风呼啸,漫天雪飘,杜志强因遭敌人摧残已遍体鳞伤,残暴的敌人只让他穿着一件单衣,打着赤脚走在雪地上。冯国梁命令团丁朝山上喊话 :“杜老虎,快出来吧,再不出来,你儿子可就没命了 !”杜昌甫的心如针扎般疼痛,但他知道必须保持冷静,不能暴露目标,不能让战士们白白牺牲。敌人还抱有幻想,威逼杜志强喊话。杜志强大喊:“爸爸,你们千万不要下山。白狗子想骗你们。”随着一声枪响,杜志强永远的倒在了血泊中。就这样,一个12岁的孩子,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游击队的安全。
宁死不屈的余品英。1932年秋,主力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豫东南道委指示道委常委兼妇女主席余品英和夏营长带领一部分逃难群众向深山转移。当他们来到椿树坳的山岭时,被敌人包围了,被俘后,敌人对余品英进行了严刑逼供。可任凭敌人如何凶残,在这位坚强的战士口中,什么也得不到。一天,残暴的敌人,钳了两个烧红的犁铧尖来,告知余品英,再不老实交代,就要她赤脚穿上!余品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她轻蔑的看着敌人,毫不畏惧地站在两个烧红的犁铧尖上。一股人肉的焦糊味直刺鼻孔,余品英虽然痛得大汗淋漓,但始终未吭一声。敌人无计可施,便残忍的将宁死不屈的余品英剁成了四块...... 年仅22岁的余品英,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誓死保守秘密的王明玉。王明玉是金刚台妇女排的一名女战士、女护士。1932年冬,红军主力西进川陕,她留在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在赤南一路游击师当护士。部队日夜作战,加之饥饿、劳累,伤病员日增,全靠王明玉挖草药医治。在一个冰封的冬夜,游击师于抱儿山被围,她为抢救战友,不幸被捕。敌人对她严刑拷打,逼她说出伤病员的下落。但是,她却咬紧牙关、什么也不说。敌人没有办法,就用更加毒辣的手段,将王明玉推到在雪地里,用皮鞭狠狠地抽打,一鞭、两鞭、三鞭…… 可怜的王明玉,一身单薄的破衣服,一会儿就被打成了碎片,鲜血随着敌人的鞭子,落在雪地上,染红了一大片。眼看硬的不行,敌人又用糖衣炮弹来诱惑她。但是无论怎样,王明玉始终不为所动,气得敌人要“活埋她”。在去与留、生与死的面前,王明玉毫不畏惧、毅然决然地理了理凌乱的头发、扯了扯被打得稀烂的衣服,高喊着“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然后昂首阔步、纵身跳进了坑里,为革命献出了19岁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