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闫灿:“洪”色家风代代传——上将洪学智的家风故事
2023-03-29 15:46:22
作者:金寨县委史志室 闫灿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保持着不断“赶考”的初心,尤其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他们从中华民族优秀家风家训中汲取养分,结合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以身作则、教育家人,为世人留下来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峥嵘岁月里,一代共产党人所建立和倡导的红色家风,传承着党的红色基因,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家庭是子女健康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洪学智将军不仅是卓越的革命者和政治家,也是红色家风建设的好老师。这位从大别山走出来的将军,戎马一生,建立不朽功勋,不仅保卫“大家”,更是守护“小家”,始终严以律己、以身作则,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洪学智,1913年出生于安徽金寨县双河镇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母亲早逝,从小被父亲拉扯长大,然而在他13岁时,父亲也离开了人世,可是生活的磨难却没有磨灭他坚毅的品格。此时,中共地下党员教师余若海发现了这个命运悲惨确充满朝气的少年,他收留了这个少年,并且让他在学校里半工半读,他给了这个困境中的少年生活的温暖也给予了他革命的启蒙。1928年,洪学智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武装力量,他们拿起镰刀斧头揭竿起义,16岁的洪学智成为了这支起义队伍中的一员,也成为了星星之火中的一个火种。1929年洪学智在游击队战友的介绍下,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积极奋勇地参加革命斗争,也曾深受重伤,靠着顽强的毅力活了下来,族中长辈多次劝他回家成亲过安稳的生活,他却依然坚定的奋斗在武装部队的前线,这位意志坚定不怕牺牲的年轻人,也在一次次的战斗中迅速成长。他曾先后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担任过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职务,对我军的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教育工作、装备工作,均有重要建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洪学智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原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人称“六星上将”,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诗篇。

    1936年5月30日,在红四军参谋长陈伯钧爱人何克春、红四军军长王宏坤爱人冯明英以及供给部部长谢政委的介绍下,洪学智与张文相识,在第一次谈话中,就达成了“婚约”。6月1日,洪学智与张文在军政治部办公室举办了简朴而又热闹的婚礼,结为革命伴侣。那一年,洪学智23岁,张文17岁。

    洪学智与妻子张文一生共育有3男5女,作为一位非常称职的父亲,他曾说:“我最大的财富,就是这8个子女。”这些孩子的出生与成长见证了革命历史的进程。其中,1939年,张文和洪学智的长女在延安蟠龙出生。洪学智给她取名为“醒华”,顾名思义:中华民族,觉醒吧!为了不在战争中拖累部队,怕被敌人发现,带领部队转移的洪学智夫妇紧急之下把洪醒华仓促送给当地老乡家寄养。直到1951年,他们才把女儿找了回来。洪学智曾语重心长地表示:“要教育后代热爱祖国,继承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这是我们不断发展与胜利的法宝。”他对于子孙后代的教育,更是身体力行、润物无声的感染,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一、心系人民,以人为本的信念观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洪学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国家谁最好?人民最好,老百姓最好。当年要不是老百姓推着小车支援前线,我们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老百姓,不要忘记群众。”

    1995年1月,他看到《光明日报》上的一则报道,文中报道了首批高校收费生情况,特别提到了北京大学一些来自革命老区的贫困学生品学兼优,但生活贫苦的现实给学习带来了不便。洪学智看后心里很难过,始终牵动着他的心。洪学智有个习惯,就是好开家庭会议。他常常利用这个机会教育子女,统一认识。开会的时候,他就让大家围绕某个问题开展激烈的讨论,讨论过后他再发表看法。于是,在一次家庭聚会中,洪学智夫妇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与子女商量,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响应,决定由自己和孩子出钱资助北京大学挑选出来的8名贫困学生,洪学智和张文一人资助一名孩子们一家资助一名,每月资助100元,直到他们大学毕业。但关于这件事,洪学智既不让宣传,也不让采访。1997年春节,洪学智还把这8名贫困生邀请到家中吃饭,鼓励他们发扬革命传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洪学智受到彭德怀问题牵连,从总后勤部长、党委书记、中央军委委员一下子就被贬到吉林省担任农机厅厅长。身陷逆境的洪学智对儿子洪虎说:“自己犯了错误,工作有所调整,但是革命不是为了当官,而是要为人民做事。我现在还有这样的岗位可以给人民做事,就应该好好地工作。”

    为何如此牵挂人民群众呢?洪学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他是从人民中来的,当然要往人民中去,与人民群众维持着天然且亲密的联系。几十年的革命磨练,四起三落的坎坷经历更使他对人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以人民的解放为己任,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认为当官就是要多做事,为人民多做有益的事。洪学智对国家、对人民深情的爱,强烈而深远地影响着子女和后代,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二、自立自强,独立自主的奋斗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洪学智十分注意培养子女在社会上的自立能力。他经常对子女说:“人在社会上要有真才实学,不要指望依靠家庭、依靠父母,要靠自己。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掌握一门手艺,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走到哪里都不会吃亏。”洪学智一生四起三落,并由此大彻大悟。他经常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教育子女说:“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要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一个人在顺境的时候不要骄傲、得意忘形,要想到会有不顺利的时候;而一个人在逆境的时候也不要悲观失望,丧失信心,要想到会有好转的时候。”洪学智教导有方,也很见成效。虽然他在政治上遭受了沉重打击,但他的孩子并没有消沉,个个争气,刻苦学习,听从父亲的教诲,凭借自己的本事,都考上了北京的知名大学,毕业后事业有成。

    有一次洪学智过生日,一家人聚在一起。他特地叮嘱子女们说:“如今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了,形势开放了,各种思潮也跟着进来了,你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不能做有损党、有损人民的事,绝不能有损我们这个光荣的革命家庭。”改革开放以后,新旧经济体制转换,有的干部子女下海经商发不义之财,有的干部子女倒卖手上计划内的指标获取非法利益,社会上反响很大。洪学智就告诫子女:“一定要按规矩办事,要走正道,不要走歪门邪道。你们不要指望我为你们的发展搭桥铺路,你们的路要自己走。”

    三、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观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洪学智的生活一直很简朴,一身衣服、一双布鞋一穿就是几年,一日三餐也是十分简单普通,却从不浪费饭菜。他也十分注意教育子女要勤俭节约,其女洪晓京回忆:“爸爸教育我们要爱惜粮食,吃饭碗里要吃干净,掉在桌上的米粒,他会随手拈起来吃了。”洪学智的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出了榜样,他的子女8人,衣服都是大的穿过,留给小的穿,如此循环利用。他们的棉裤都是拼接制成的,裤腿、裤腰布都不一样,膝盖处还打了补丁。洪学智教育子女不要好吃懒做,好吃懒做是万恶之源。洪晓京回忆,在他们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在郊区,离家很远,只得住校,每星期坐公共汽车回家一次。冬天的时候,孩子们手脚冻得冰冷,脚跺个不停,嘴里哈出的气都在头巾上蒙上了一层白霜,难免会抱怨几句。于是就在洪晓京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洪学智鼓励孩子们离开八一学校,到地方上小学,多接触人民的孩子,去掉干部子弟身上的“骄、娇”二气。

    四、廉洁奉公、淡泊名利的事业观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洪学智曾两度出任总后勤部部长,不仅自己始终如一,清正廉洁,不搞特殊,他还严格教育、引导家人及下属同样廉洁奉公。为自己和身边人员定下许多规矩:“不管是我的家人还是别的什么人,不该办的事一定不能办;任何时候都不许用公家的钱请吃请喝;部队和下级送的礼一律不收;下部队吃饭必须交钱,账不结清不走;下部队就严格执行‘四菜一汤’标准;就餐摆酒一律不喝;饭桌上不许有剩饭;出差不允许子女搭车。”这些规定被下属归纳为“八条铁令”,并被严格执行。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杨涛:省社院调研组到黄龙调研党外人士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基地(图)
·下一篇:无
·特稿:“洪”色家风代代传——上将洪学智的家风故事
·红色头条:洪虎、洪晓狮著文怀念父亲洪学智上将(组图)
·洪虎、洪晓狮:纪念洪学智将军诞辰110周年(组图)
·特稿:纪念洪学智将军诞辰110周年(组图)
·任少松、金鑫:5个,还是6个!(二)
·任少松、金鑫:5个,还是6个!(一)
·刘思祺:《上将洪学智》观后感
·特稿:《上将洪学智》观后感
·金寨开展“缅怀洪学智将军、弘扬大别山精神”主题活动
·洪学智将军女儿洪炜一行到皖西学院考察参观(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闫灿:“洪”色家风代代传——上将洪学智的家风故事
特稿:“洪”色家风代代传——上将洪学智的家风故事
杨涛:省社院调研组到黄龙调研党外人士革命传统教育
特稿:省社院调研组到黄龙调研党外人士革命传统教育
南雄市政协驻油山镇委员工作室建言长征历史步道建设
肖锋:南雄市政协驻油山镇委员工作室建言长征历史步
特稿:南雄市政协驻油山镇委员工作室建言长征历史步
特稿:从江县举行第二批“拥军企业(门店)”授牌仪
特稿:穿越越头山:中国最早的古城池(组图)
郭玲:王政柱将军事迹走进湖北麻城市委党校课堂(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想念伟人
特稿:感恩党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