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胡雪静、罗姣:浅析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是历史性、时代性相统一
2023-11-29 10:23:02
作者:胡雪静、罗姣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内容摘要:本文从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阐明了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阐明了弘扬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关键词:延安精神 民族精神 历史性 时代性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民族精神,伟大民族精神铸就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始终高度重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始终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发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活力,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把民族精神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理想,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滋养自己,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一、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

    1、延安精神及产生的历史条件。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是革命圣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抵达陕北,陕北自此成为中共中央的“落脚点”,也成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出发点”。 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1935年至1948年,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十三个春秋。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了革命力量大发展,领导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孕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特殊历史阶段形成的一种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在延安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品德、工作和生活作风的精华和结晶。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陕北13年间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延安精神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第二,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核心;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特色。

    2、民族精神及形成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引人深思、催人奋进。

    中华民族具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精神传统。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厚德载物”“仁义博爱”“扶危济困”的利他精神,“诚实守信”“谦敬礼让”的自律精神,“忧劳兴国”“俭以修身”的勤俭精神,等等。它们培育造就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使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梦想。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传统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这里他列举并论述了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历史是在传承中发展的,民族精神也必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推进百年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同时也传承、创新和升华了伟大民族精神,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新动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之魂。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文明的发展从来不是一条坦途。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屡经挫折而不屈、屡历坎坷而更强,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其重要支撑就在于有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每当中华民族处于危难关口,伟大民族精神就会迸发出巨大能量,解民族于水火,救国家于危亡。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正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中,伟大民族精神再一次极大迸发,尤其在中国共产党先驱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激越起整个民族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和无所畏惧的民族气魄,开始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可以说,在中华民族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至暗时刻”,伟大民族精神面对亡国灭种的时代危机,迸发出的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先驱形塑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的重要基础。

    二、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1.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相辅相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堪称精华。一般认为,民本思想肇始于夏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定型于汉代,此后进一步丰富延展。据《尚书•五子之歌》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系大禹对子孙之训诫。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管子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西汉政治家贾谊在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唐代柳宗元则发挥出“吏为民役”,提出官吏是人民的仆役,就是为人民办事的。可见,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只不过在私有制条件下,不可能全面付诸实践,很大程度上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在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毛泽东将之总结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进一步提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党的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2.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对伟大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极大丰富和发展。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始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系列伟大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源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活水涌流,也是伟大民族精神这一“土壤”不断蓬勃生发的累累硕果。在百年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一座座光芒四射的精神丰碑。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书写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不仅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而且已经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滋养着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团结和伟大梦想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已经成为伟大民族精神最富时代内涵的重要部分、最富时代价值的政治品格,成为当代中国人增强志气、骨气、底气的力量源泉,充分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对伟大民族精神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3.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与伟大民族精神,都是孕育当代中国人独特精神品格、代表当代中国人独特精神标识、构建当代中国人独特精神世界的源泉,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脊梁。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与此同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更加需要从伟大建党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从精神主动与历史主动的深刻联系中,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弘扬民族精神是指推崇和传承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念,表现出民族的独特性、传统性和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一是弘扬民族精神有助于塑造民族自信。民族精神是一种自尊、自信、自豪的情感与思想,国家的繁荣富强基于民族的强大,只有弘扬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让人们充满自信和自豪,进而树立来自民族的自信和自尊。二是弘扬民族精神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民族精神包括文化传承、民俗传统、认同共识等方面,促进并弘扬民族精神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弘扬文化,才能培养民族情感,增强共同意识,增进民族团结。三是弘扬民族精神有助于传承创新。民族精神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是历史文明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弘扬可以让人们明确自己民族的文化根源,形成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同时还可以在不断传承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出民族文化的新优势,进而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弘扬民族精神有助于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传承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源动力。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王清波:浅谈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在一个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积淀和积累
·下一篇:无
·特稿:浅析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是历史性、时代性相统一
·王清波:浅谈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在一个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积淀和积累
·特稿:浅谈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在一个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积淀和积累
·王清波:浅谈新时期弘扬延安精神的有效途径
·特稿:浅谈新时期弘扬延安精神的有效途径
·红色头条:延安精神代代相传(组图)
·延安精神进校园 红色基因代代传——宋双伟一行调研襄州弘扬延安精神工作(组图)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延安精神(组图)
·弘扬延安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延安精神进中小学”系列活动启动(组图)
·天津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举办《延安精神宣传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和培训活动(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胡雪静、罗姣:浅析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是历史性、时
特稿:浅析延安精神与民族精神是历史性、时代性相统
王清波:浅谈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在一个历史时期“时
特稿:浅谈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在一个历史时期“时代
胡田:无锡市惠山区来东海开展主题教育(组图)
特稿:无锡市惠山区来东海开展主题教育(组图)
直播预告:体育馆路街道雷锋讲堂期待您的报名
巍然屹立的丰碑——记参观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朱
全国文化和旅游新媒体创新发展大会在河北石家庄举办
中医是中国人的魂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