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讲一个故事,我们知道清末,中国的海关不独立,没有自主权。海关的同志可能都知道赫德这个人是吧?作为英国人,当时他应该在1863年至1908年,是清政府时期海关的实际负责人。这个人很了不得,他做了很多事,他把海关制度、依章缴税、整个内部的管理包括高薪养廉,全部建立起来,海关一时成为清政府的钱袋子,在他上任之前,当时清政府的海关税收是多少呢?只有四百多万两银元,到他上任16年以后,1879年当时清政府的这个关税收入达到2000万两,这个2000万两就是后面庚子赔款每年赔款额度,庚子赔款额度就是根据海关每年收入这个数量算出来的。所以单独地看,赫德对中国的海关事业发展这个贡献好像是比较大的,并且表面上他还比较维护中国的利益,在中国面临对外战争的时候他甚至站在中国这一边去协调。义和团运动失败了,当时德国提出把我们中国分成几个国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必须下台,中国政府不能再变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差不多把中国要瓜分瓦解变成几个政府,赫德这个时候去协调,说中国最好还是要能保持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我们看,赫德看起来好像是维护中国的利益,不独立自主好像也没事,事业好像发展还快些,国家权益好像也得到了保护,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的呢?当然不是这样,作为一个英国人,赫德不可能真心实意去为中国谋最终的利益,事实上英国也不会允许他这样去做。赫德对中国海关的改造和管理是完全服务于当时英政府的全球霸权战略和更好对中国政府进行控制的系列政策的。英国人发展中国海关事业,目的是控制中国海关,实际上就确保了世界各国特别是英国对中国的不平等贸易,更进一步是控制了中国的财政、政治和军事,赫德不主张分裂中国,也并不是他不想分裂中国,是因为他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强大的反抗力量,特别是他在使馆区被义和团围困的时候,而且一个表面上统一的中国更有利于当时一强独大的英帝国来控制。所以,表面上英国人很主张中立合作,甚至维护中国的权益,郭崇焘曾经问赫德:“你到底是个什么立场?”赫德看似真诚地说我不偏袒任何一方,我就像骑马一样坐到中间,这样才能坐稳。实际是不是这样呢?实际上中国一切的对外政策和活动必须要符合西方列强特别是英国自身的利益的。1873年日本犯台,清政府打算建立海军,请赫德去协调买战船,英国人立马出面说你不能买大船,为什么?因为大船对英国的舰艇有危险,赫德完全照办。1900年在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赫德把中国方面的情报全部透露给了八国联军,做了八国联军里应外合的帮手。所以,当中国跟英国西方国家有利害冲突的时候,赫德是绝对站在英国西方国家一边的。特别是在中国人民革命需要帮助的时候,中国需要社会变革、需要发展的时候,他们是坚决反对的,比如孙中山在南京成立新政府,新政府出现财政危机,很需要钱,这时就想到要从海关中支取关税,英国人同意不同意?那是坚决不同意,一分钱都不给拿。近代中国海关是中国当时不独立自主的缩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独立自主的危害之大。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平等互助原则下开展合作交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之路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元素之一。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坚持这一思想就守住了生存之道,也就掌握了发展战略主导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