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洪,江西省铅山县人,1917年出生,曾用名陈敏,原名王继祥。在皖南事变中,率部队掩护军部突围,身负重伤。后升任副团长。1941年秋,新建立的新四军第七师,为克服孤悬敌后的困难,先后派19旅57团副团长陈仁洪、56团副团长顾鸿率领部分武装来到和含地区,成立新四军和含指挥部,陈仁洪任指挥兼书记,统一领导这一地区党、政、军工作,为建立和含抗日根据地中心作出了卓越贡献,和含人民永远怀念陈仁洪将军。
少年存大志,参军为人民
1917年11月11日,陈仁洪出生在江西省铅山县紫溪乡沦头村.家里还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妹妹.1920年,他的父亲去世后,母亲梁氏拖儿带女改嫁到本村陈家。王继祥8岁起在家放牛,9岁时,家里勉强凑足了学费,供他到邻村西山私塾读书。13岁时,由于母亲未再生养,王继祥被过继给陈家,改名陈仁洪。紫溪乡地处赣闽交界处,是铅山县最早成立中共组织的地区之一,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人最先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将革命思想在铅山大地广泛传播。1927年11月,方志敏在赣东北五县党员会议上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号召党团组织选派优秀分子到各地开展农民运动,做农民暴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930年,陈仁洪的两个哥哥先后秘密加入共产党,在兄长们的影响下,陈仁洪思想觉悟有所提高,常想自己要向哥哥们学习,加入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随后,每当哥哥他们召开党组织会议时,陈仁洪经常为他们站岗放哨,有时也为他们送信。紫溪革命根据地各级党组织建立的同时,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各级组织也随之建立起来了。1930年,在哥哥的引导下陈仁洪加入了共青团,正式为党组织工作。团县委书记陈其水看他办事积极,认真机灵,就安排他担任汪源乡苏维埃团支部书记、儿童团团长。在汪源乡,陈仁洪一边积极发展共青团员,一边组织儿童团站岗放哨,工作安排井井有条,扎扎实实,很有成效,受到党组织负责人的肯定。1931年9月,陈仁洪带领汪源乡苏维埃团支部的23名团员集体参加红军,正式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战士。参加红军后,陈仁洪历任班长、排长、连长、上饶铅山独立营政委、闽北军分区政治部青年干事,在为穷苦人民谋幸福的革命大道上不断前进。
表现突出入党,指挥有方受奖
1932年,陈仁洪在紫溪岭的阻击战中和五里峰的战斗中,不怕困难,机智勇敢,出其不意袭击敌人,缴获2条步枪。独立团领导邹琦听说后,在庆祝大会上表扬了陈仁洪,指示柏畈区党委书记黄志和吸收陈仁洪入党。1933年9月初,铅山县第六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紫溪召开,陈仁洪当选为县苏维埃主席团成员,并被任命为县军事部政治委员。9月底,县委书记吴先喜任命陈仁洪为独立营任政治委员。
陈仁洪到独立营任政委的第二天半夜,国民党驻石塘的21师的一个团1500多人偷袭紫溪,拂晓前被哨兵发现,陈仁洪带领独立营200人赶到路背阻击,直到傍晚才撤离,出色地掩护了县委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当敌人占领了紫溪时,吴先喜已迅速组织了各区游击队500多人下山趁夜扰袭敌人。陈仁洪又带独立营分散进入敌人营地,声东击西,搅得敌人摸不着头脑,只好星夜逃回石塘。这次战斗,打死130多敌人,缴获步枪30多条,陈仁洪还缴了一挺重机枪。同年11月,黄立贵带红十军五十八团打永平,从早上打到中午未攻开城门。向紫溪撤回时,陈仁洪带县独立营在后,走到虎头门时,中了石塘赶来的敌军埋伏。陈仁洪迅速作出反应,抢占了一座山头反击;黄立贵也迅速组织五十八团进行反包围。这一仗下来,石塘敌军死伤700多人,仅县独立营就缴获了70多条枪,陈仁洪受到嘉奖。在1934年5月,上饶县和铅山县部分合为上铅县,陈仁洪仍担任独立营政委。同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十军主力北上后,闽北红军也开始撤出闽北苏区首府大安,陈仁洪则带领独立营在武夷山区开始了长达3年的游击战争。
繁昌保卫战 英勇且顽强
繁昌地处“皖南门户”,北临长江,西通中部腹地,是新四军军部及后方基地的重要屏障。1938年12月,陈仁洪在谭震林的率领下进驻繁昌抗日前线,担负繁昌地区的防御作战任务。1939年1月至12月,日军先后5次进攻繁昌县城。
在繁昌之战中,新四军仅有四个营投入战斗,却连续取得胜利,这使新四军的影响大大加强,可谓大长抗日军民的威风,大灭日寇的锐气。五次繁昌保卫战的胜利,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更加坚定了皖南根据地军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第一次繁昌保卫战始于1939年1月10日,历时4天,毙敌20余人。第二次保卫战始于2月5日,历时3天,日军伤亡10余人。第三次保卫战始于5月20日,经过4天激战,日军伤亡300余人。第四次繁昌保卫战始于11月13日,历时22个小时,日军死伤400多人,川岛中佐指挥官被击毙。第五次繁昌保卫战发生在12月21日,此战历时两昼一夜,再次粉碎了日军占领繁昌的企图,坚守住了皖南的门户。繁昌保卫战是新四军第三支队全体将士英勇奋战、不怕牺牲、团结协作、敢于拼命取得的,五次保卫了县城,毙敌千余人。其中,尤以第四次繁昌保卫战最为著名,陈仁洪带伤指挥,受到表彰。此次战役历时22个小时,日军三次增援,先后投入兵力达2200多人, 日军死伤400多人,川岛中佐指挥官被击毙。
繁昌保卫战中新四军战士向日军射击
1939年11月13日夜,日军再次集结步骑兵600余人,围攻繁昌城。新四军第三支队征尘未洗,再次迎战,以一部分兵力诱敌至塘口坝,利用西北山地的有利地形,用主力出击围歼敌军。14日拂晓,五团三营在梅冲与敌5、6百人接触,迫使日军不能渡河,三营主力在九龙石高地与敌进行白刃战。八时,二营在乌龟山附近与日军激战,二营营长陈仁洪同志身受数伤,仍坚持沉着指挥,顽强战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带领战士们用刺刀、手榴弹,火力猛烈的机关枪,把敌人打下山冈,赶出繁昌城,取得繁昌保卫战的又一次胜利。当时新四军政治部主办的《抗敌报》发表题为《保卫繁昌,屏障皖南的伟大胜利》的社论指出:“只要看一看我们牺牲的同志一手握着手榴弹,一手握着刺刀的情形,就可想见壮烈坚决的斗志;只要看一看我们的二营营长陈仁洪虽身受数伤,而犹指挥到战斗结束,就可以知道是如何保持和发扬了我们轻伤不下火线的传统。”在此,对陈仁洪作了高度评价,可见陈仁洪作战英勇顽强、冲锋陷阵、不怕牺牲、受伤不下火线的英雄壮举。
皖南事变以后,陈仁洪随傅秋涛等渡江到达无为。1941年5月1日,新四军第七师在无为成立。张鼎丞任师长,曾希圣任政委,傅秋涛任副师长。陈仁洪任57团副团长。新成立的新四军第七师,根据新四军军部的指示:“首先应尽可能打通和保持与二师的联系”,10月,为了开辟和县与含山地区,新四军第七师政委曾希圣找赵鹏程谈话,要赵偕同57团副团长陈仁洪率1连和3连以及其在无为活动的游击队前往和含,对外称为“赵营长的部队”。陈仁洪和赵鹏程率部到和含以后,与和含巢县委一起开辟根据地,着手打通与二师的联系。随后,56团副团长顾鸿奉命率5、7两个连也来到和含,与陈仁洪会合,加上原在这里的含和独立连,共同组成了和含指挥部,陈仁洪任指挥,顾鸿任副指挥。同时建立和含军政委员会,陈仁洪任书记,顾鸿、李岩为副书记,统一领导和含地区党、政、军工作。随即,在陈仁洪带领下,开展恢复、开辟这个对七师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和含抗日根据地。
陈、赵率部首先进入和县南乡的中心地区白渡桥、黄山寺一带,派员侦察,位于裕溪口、沈家巷和白渡桥之间的黄山寺是和县南乡的一个小集镇,驻有日、伪军一个中队,军纪松散,防备懈怠,到晚上除留下少数人值班外,大部分人员到镇上的酒店喝酒赌钱。陈、赵决定先拿下这个据点,给敌人以震慑。黄山寺的山岗上有一个警察所,人数不多,与伪军据点的敌人相呼应。部队决定首先解决这个警察所,由侦察员谢金陵率一个排执行任务。当他们潜入到警察所时,敌人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时,枪就被缴了。随后,游击队点燃了几处草堆,故布疑阵。一时火光冲天,杀声震耳,弄得裕溪口、沈家巷、白渡桥的敌人摸不着头脑,不敢出来增援。这时另一派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快速动作,抢占了黄山寺大庙敌人据点。然后,进入敌人喝酒赌博的酒店,前后门一堵,一枪不发就将30多个伪军全部俘虏。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撤离黄山寺时,为扩大声势,故意吹起冲锋号,一时给敌人以很大的震动。“赵营长的部队回来了”便悄悄地在和含地区群众中流传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