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旅游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郭毅:双拥——胜利的法宝
2022-03-17 10:02:33
作者:郭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双拥工作,是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简称,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为主旨,组织发动全国军民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团结奋斗的一项社会活动。它深刻反映了中国军民鱼水情和血肉相联的本质特征,生动体现了党的宗旨、国家的性质和人民军队的本色,是中国党、国家和军队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

    双拥工作有很久的历史渊源。早在红军初创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向红军提出了铁的纪律以及工农红军离不开工农群众的思想,要求军队爱护人民群众,苏区政府和人民支援红军、优待军属。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开展了“拥护军队、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活动,八路军留守兵团开展了“拥护政府、爱护人民”活动,改善和密切了边区的军政军民关系,形成了军民团结、共御外侮的生动局面。1943年1月,毛泽东同志充分肯定了陕甘宁边区的做法,号召各根据地军民普遍开展这一活动,从而使双拥运动从延安迅速发展到各个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双拥热潮。这就是常说的双拥运动多少周年的由来。

    人民军队自建立以来,双拥工作便始终相伴相生。毛主席说: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真理的认识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毛主席又说:没有农民,便没有革命。这也就是说,谁得到了农民的拥护,谁解决了农民问题,即土地问题,谁就取得了中国问题的发言权和执政权,谁就是胜利者。

    由此可见,人民军队与人民的鱼水情关系以及“双拥”工作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分阶段来看自我军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所表现的军民鱼水情:

    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起源

    1927年秋天,在上井冈山途中,毛泽东目睹了部队无纪律的情形。行军路上,又饥又渴的战士们看见路边诱人成熟的红薯,毫不犹豫地连苗拔出,用袖子胡乱揩去泥巴便塞到了嘴里。

    毛泽东一路思索。1927年10月24日早晨,他首次向部队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农民一个红薯。”

    自从宣布这三条后,拿红薯的现象没有了。然而,1928年初,当工农革命军攻进遂川县城时,又出现了新的情况,部队将小商小贩的货物统统没收,甚至连药铺里卖药的戥子也拿走了。在遂川县的草林圩,又有当地的老百姓向毛泽东提意见:“工农革命军好是好,可他们借了我们的门板去睡觉,还回来的不是原来的那一块。还有啊,战士们睡觉用过的稻草遍地都是,成了牛栏了。”

    鉴于此,1928年1月24日,在遂川县城李家坪,毛泽东向部队提出了六个要注意的问题:“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要和气;四、买卖要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三项纪律、六项注意颁布的结果是:看到工农革命军来了,老百姓不再跑到山上躲起来了。几年以后,当红军到达中央苏区开辟出一块更大的根据地时,在六项注意中又加了两条,即:“洗澡避女人”、“不搜俘虏腰包”。这样,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受到井冈山老百姓的欢迎。老百姓编了顺口溜称赞:红军纪律真严明,行动听命令,爱护老百姓,到处受欢迎。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后来不断修改、补充,至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重新颁布时,改为以下内容:三大纪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钱;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二、军纪严明,秋毫无犯

    1929年春节期间,红四军进军赣南,取得了瑞金大柏地战斗的胜利,于2月13日清晨来到宁都县城南郊河东。当时,县城家家挂红旗,户户放鞭炮,喜迎红军进入县城。

    红四军入城后,没有惊动群众。群众看到红军纪律严明,对人和蔼,不拿群众东西,还为群众做好事。晚上,他们发现官兵们和衣睡在街两旁屋檐下、过道里,秋毫无犯,极为感动。

    2月14日拂晓,驻扎在宁都县城的红四军指战员,趁群众尚在梦乡中,便轻手轻脚地把借来的门板及各种物品如数归还到各家各户门前,然后悄悄踏上征程。
早起的群众,一开门便发现红军归还的东西,惊讶之余都不约而同地走上街头,议论纷纷。

    有一个叫周作礼的群众,双手捧着一口裂开了一条缝的平钵,逢人便说:“竟有这样好的军队,我简直不敢相信。”

    原来,前两天红军向周作礼借了一口平钵。周作礼今天起床后,发现平钵已经放在门前,里面还留了一张纸条——

    老表:
    我们借了你的瓦钵,不小心打破了,现在赔偿你银毫二个,请收下,并请原谅!
    此致
    敬礼
    红军特务营
    2月14日

    读罢纸条,周作礼感慨万千,而前几天他还亲眼看见另一件事:那天,有几个国民党兵痞闯进杨新寿老板店里大吃大喝了一顿,留下几个铜毫便扬长而去。因铜毫在当时不值钱,掌柜胡传吉便拦住他们,要求换成银毫,没想到却遭一顿暴打。

    两支军队,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周作礼逢人就说:“红军就是不一样啊,真是老百姓的子弟兵!”

    “红军原来是这样纪律严明的军队啊!”

    三、牺牲自我,保护百姓

    1934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后,中共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机关率红军独立五团从永新牛田出发,向武功山安福泰山乡转移。跟随他们上山的,还有从沦陷苏区逃亡出来的红军家属和革命群众三千余人。这支队伍里,莲安萍中心县委的妇女部长李发姑带领好姐妹郁怡花、刘断英,日夜奔走在各个山头村庄,负责安置转移山上的难民。

    而此时,三支国民党军队也正扑向武功山,企图一举剿灭红军,杀害逃亡的家属和群众。 

    情况万分危急。姐妹仨急中生智,迅速指挥群众向村左侧的安全地带转移,而她们自己,却选择了相反的方向把敌人吸引开。她们三人沿右侧山脊拼命往上爬,一边爬还一边摇动着树枝,高喊着:“兄弟们,快跑!敌人来啦!”

    敌人上当了,他们听见喊声,又听见树枝“沙沙”作响,误以为游击队主力就在前面,于是打开手电筒,像一群疯狗似的拼命往前扑,为首的还大叫:“不要开枪,抓活的!看他们往哪儿跑?”

    手电筒的光束一步步向三姐妹逼近。李发姑她们一口气儿爬上山顶,回头一看,山下村子里没有一点儿光了。她们知道,敌人已经被全部吸引过来了,群众也已全部安全转移,人民的生命财产又一次得到了保护!想着,三人脸上不禁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可是,再往前一看,漆黑一片,阵阵阴风从山下袭来。她们断定,这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千丈崖”,掉下去定会粉身碎骨!敌人一步步向她们逼近,还不到10米远,已经依稀可以看到他们狰狞可怕的面目。敌人越逼越近,只见她们三人互相耳语了几句,接着紧紧相拥在一起,高呼:“红军万岁!苏维埃万岁!”然后纵身一跃,跳下了“千丈崖”。

    这些红军遵纪爱民的故事再次告诉我们,军爱民,民拥军,是人民军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民心,是人民军队永远的“根据地”。

    谁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人民就会把谁放在心窝!军民鱼水情深,是我军不断取得胜利的有力保证。

    四、 四渡赤水期间的军民鱼水情

    1935年1月29日,中央红军右纵队在贵州元厚渡河后,爬上马鹿坝,翻越莲花山,进入四川古蔺县北部的黄荆老林。在渺无人迹的密林中,部队络绎不绝地走了两天三夜,饿了就煮点野菜和吃些随身携带的干粮,天黑了就在大树下铺草而眠。广大指战员以坚定的信念和患难与共的感情,战胜了雪夜严寒,征服了黄荆老林。红军在店子坝、胡家山路口、桃子坝等地的大树上刻上路标,写下标语,在树下埋锅造饭,烧火取暖,这些被群众称为“红军树”的千年古树,成为红军经过黄荆老林的见证,是红军艰苦奋斗的象征。

    在古蔺太平渡四渡赤水博物馆内里,摆放着一截被锯下来的半边烧焦的树桩,就是当年红军在树下埋锅造饭的印记。

    时刻牢记宗旨与纪律,赢得中国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支持,这就是我们胜利之师的根本。

    一渡赤水后,一部红军来到古蔺太平走马坝村寨,找到一块可以充饥的萝卜地,由于有的老百姓听信反动宣传,逃进了深山,部队找不到萝卜地的主人。怎么办?部队首长作出决定:在这块没有找到主人的萝卜地里,每挖一个萝卜,就塞进一个铜元作为对百姓的补偿。

    在古蔺马蹄滩,朱德向毛泽东谈到“营盘山上橘子红”和“一个萝卜一个铜元”的故事时。毛泽东很高兴地对朱德说:“《宋史》言:岳飞军,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我们朱毛红军的纪律在井岗山是这样,到了总司令的家乡四川也是这样。”

    红军转战古蔺县时正值隆冬时节,因为缺少粮食,红军嚼过草根、吃过树皮。在我们古蔺的黄荆,红军在山上挖过一些野菜充饥,后来,当地群众为纪念红军,就把这些野菜亲切地叫做“红军菜”。

    当时的群众在标语中写到:红军到、干人笑、绅粮叫;白军到、干人叫、绅粮笑。这充分表现了当时百姓对红军和白军的两种截然不同态度。

    在红军全体指战员铁纪如山的事实面前,就连蒋介石都不得不承认了他的军队和红军有着本质的区别。请看蒋介石对红军纪律的一则“表扬”电。 1935年3月6日,蒋介石致电刘湘和潘文华:“庭密。据报前朱毛匪部串川南时,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借此煽惑民众。希严饬所属军队团队,切实遵照上月养已行参战电令,爱护民众,勿为匪所利用为要---蒋中正  鱼午行参战  印 ”。 

    当年,中国工农红军曾在二郎滩两渡赤水,开仓分盐也在这里进行。为感谢红军在这里“扶困济贫”,开仓放盐,百姓们捧出了自家珍藏的“郎”酒,慰问红军。红军指战员得到郎酒后,也是舍不得饮用,大多用来给伤员擦洗伤口。在今天的赤水河上,仍然可以听到老百姓传唱这样一首歌:“郎泉之水清呵,可以濯我脚;郎泉之酒香呵,可以作我药。”

    因为感恩红军、拥戴红军,所以红军二渡、四渡赤水河时,为了能让红军顺利渡河,古蔺太平渡、二郎滩的老百姓,家家户户自愿把门板卸下给红军搭浮桥。

    今天,在古蔺,还流传着四渡赤水期间许许多多军民鱼水情深的歌谣。现摘一首与大家分享——

    “赤水河,清又清,我打草鞋送红军。穿上草鞋翻山岭,北上抗日打敌人。
    赤水河,清又清,一双草鞋一片心。长征路上播火种,工农联合闹翻身。
    赤水河,清又清,我送草鞋谢红军。军民情意似赤水,千秋万代流不尽。”

    五、大生产运动

    《南泥湾》这支歌,可谓家喻户晓。“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可是,大家知道歌曲产生的背景吗?

    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由于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减轻根据地百姓负担,坚持抗战,1942年底,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地的屯田大生产运动。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经过3年奋战,在缺乏生产资金和生产工具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把南泥湾变成了“陕北江南”,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军队、政府机关和学校发展自给经济,是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中的一个创造。各级党政干部也都积极投入大生产运动,和群众同甘共苦。连毛主席也亲自种菜、周恩来同志也亲自纺线了!

    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使解放区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粉碎了敌、伪、顽的封锁,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密切了党政军民关系,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六、双拥工作的来历

    1942年冬,为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中共中央指示在陕甘宁边区率先开展拥军爱民运动。1943年1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关于拥护军队的决定》,驻延安的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政治部作出《关于拥政爱民的决定》。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山东省总工会于同年2月23日作出《关于拥护抗日军队的决定》,山东军区、115师随后作出《关于拥政爱民的决定》。此后,“双拥”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政军民空前团结的局面。

    比如,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积极参加和支援抗日战争。在参军运动中,适龄青年响应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组织的号召,争先恐后,踊跃报名,有10多万青年参加八路军。许多村庄出现“送子参军”、“送郎参军”、“兄弟争相参军”、“村干部带头参军”等感人场面。八年抗战,沂蒙军民同日军、伪军作战4万余次,毙、伤或俘虏敌军25万余人,缴获火炮500余门、各种枪支200余万支。

    在艰难困苦的抗战岁月,沂蒙人民无怨无悔地爱党爱军,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用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精心照料革命后代、自己的4个孙子却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人民在战争中组成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车轮滚滚,担架如林,前送粮弹,后运伤员,放哨带路,看押俘虏……与人民军队共御外侮、众志成城,为抗日战争胜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篇章。

    而每当战斗间隙,战斗在沂蒙抗日根据地的战士们就积极帮助群众生产劳动,为人民群众从鬼子手里抢回粮食,帮助群众挑水送粪;劳动休息时,指战员们教儿童识字、唱抗日歌曲,并帮助村庄建立儿童团、民兵连、识字班等群众组织;帮群众干活时,指战员们自带干粮,不要任何报酬。部队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七、解放战争中的双拥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军民携手并肩,浴血奋战,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迅速摧毁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淮海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在气势恢宏的淮海决战前线和广大后方,各解放区人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其规模之巨大,任务之浩繁,动员人力物力之众多,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据统计,淮海战役中,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前后共出动民工543万人。“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老百姓们正是唱着这样的歌谣、推着小推车勇往直前冲向战场。

    双拥工作所形成的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抗洪抢险后的军民鱼水情

    1998年9月16日凌晨4时许,作为最后一支撤出抗洪一线的部队,告别已战斗、生活了数十天的李英乡政府,悄悄地收拾行装结队登车踏上归程。

    军车碾碎晨雾,驶上了乡村公路,前面,漆黑的夜空中,突然出现了一片灿烂的海洋,举着火把、打着手电筒、提着充电应急灯的乡亲们早已站满了公路两旁,而四乡八野的小路上,灯火的长龙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公路游来……

    震耳的锣鼓敲起来了,长长的鞭炮“乒乒乓乓”地炸响了,喜庆的唢呐吹起来了,五颜六色的彩旗挥舞起来了……刹那间,晨曦中的乡村公路澎湃着军爱民、民拥军的热潮,流淌着军民惜别的滚滚热泪。

    数不清的人群涌向一辆辆军车,将早已备好的饮料、饼干、方便面塞进车厢,二十几个乡下妹子怀里抱着熬了几个通宵一针一线绣出的“抗洪勇士”、“人民卫士”、“亲爱兵哥”等字的鞋垫,好费劲地挤到车厢边,挨个挨个塞给每一位抗洪官兵;一位老大爷装了满满一袋香喷喷的熟花生,焦急地在几辆军车中穿梭,他要找手背有疤的小战士——那次,洪水封住了他家的大门,他无助地扒在窗边呼救,一个身穿救生衣的小战士从屋顶上翻过去,将他背出来,老人没有来得及问小战士的姓名,只看见小战士手背上有一块明显伤疤,他便牢牢记下,可是今天一打听才知道,手上有疤的战士随便就可以找出几十个——50多天抗洪抢险恶战,官兵们碰破皮肉可是家常便饭啊!老大爷明白了:他要找的小战士就在这一群小伙子中,这群小伙子和那位小战士一样好!他将花生分成十几份,见车就送,见人就抓,硬要官兵收下。几位婆婆早几天就从电视上看到抗洪军人胜利班师回军营的新闻,猜想这支部队这几天也会撤回黄州城的,便相约着从九江批发回100多公斤鸡蛋,她们熬了个通宵,将鸡蛋一个个卤熟了,用热汤泡着,清晨喊来儿子帮忙挑担,一路走,一路送,怎奈官兵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曹大娘见官兵们执意不收,竟流着泪恳求:“你们为保卫我们的家乡流血流汗,现在要走了,送几个鸡蛋表表心意,你们不收下,叫大娘这把老骨头怎么向乡亲们交代哟?”十几位从家里赶来的大嫂生怕误了送子弟兵的时辰,她们背着从自家树上摘下的苹果、橘子,头天晚上就赶到乡政府附近,借住在亲戚家里,此刻,她们站在公路边拼命地挥动着双手,个个泪流满面……

    九、汶川速度

    2008年5月12日,一个让全中国人民都难以忘记的国殇日。在这一天中午的14点28分,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周围的北川县、青川县、都江堰市、绵阳市、什邡市、德阳市、黑水县等市县成为重灾区。一时间,无数的生命生死未卜。灾区的道路几乎全部断绝,灾区的水,电几乎全部中断。据统计,在整个地震当中,先后有7万多人遇难,其破坏规模,相当于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汶川地震,向全世界传递出中国强大的国防动员能力。在全世界的所有国家当中,能够在三天的时间内,运送15万人的军队进入灾区救灾,而且不携带任何的武器装备,军队和民众之间关系的融洽,以及军队快速的反应能力,令世界所震惊,美国军方估计都无法达到这种的快速救灾水平。

    十、疫情战役军旗红

    2020年初,面对史无前列的疫情,祖国在召唤、武汉在期盼,习近平主席毅然发令。全军闻令而动,疫情如火、号令如山,农历除夕,陆海空三所军医大学共450人奉命星夜驰援武汉。1月26日联勤保障部队组织运输投送系统上下联动,多地协同从南京、广州、兰州、沈阳、石家庄、洛阳、信阳七个方向,大批物资装备同步装载,同时起运。2月3日1400名军队抽组医务人员开始承担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2月13日增派2600名医务人员增援武汉……

    来自陆军、空军、海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共4000多名军队医务人员齐聚武汉奋力抗击疫情防控阻击战。

    习近平主席签署通令嘉奖军队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全体人员,嘉奖令中写道“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彰显了我军越是困难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为党旗、军旗增添了光彩”。

    习总书记说,坚持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根本理念,使人民群众在平安中国建设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也是我们人民军队的神圣职责。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双拥工作理论不断完善,内容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以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载体,广大军民参与双拥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以创建双拥模范城(县)为龙头,群众性双拥活动蓬勃兴起、持久不衰,广大军民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通力合作,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相互促进,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稳定中密切配合,在抗御严重自然灾害和重大疫病中并肩战斗,军政军民团结显示了强大的力量。

    回顾历程,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军民一致的原则,做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精辟论断,为双拥工作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倡导和开展了军民共建和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使双拥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新的发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对军政军民团结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要求一定要站在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兴旺发达的高度,把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作为重大的政治原则紧紧抓住不放,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军政军民团结,共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胡锦涛同志也曾强调,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

    泸州是一块红色沃土,也是具有“双拥”革命传统的地方,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朱德、刘伯承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谱写出传播革命思想、武装斗争的光辉篇章,播下“军爱民、民拥军”的种子。四渡赤水期间,古蔺人民在中共古蔺地下党的领导下组织“红军朋友会”,从各个方面给予红军最大力度的支持,太平渡、二郎滩,家家户户的门板都为红军搭浮桥留下了历史的跫音。《我打草鞋送红军》、《手捧郎酒香又香》等歌谣都表现了古蔺人民对红军的拥戴,而当年,就有八百多古蔺儿郎参加红军,古蔺的第一次解放,古蔺儿女自发组织“解放军之友社”、“支前委员会”,热情、积极支援解放军。

    在和平建设时期,泸州军民秉承和发扬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同心同德、团结奋战,结下了亲如一家的鱼水深情。自1994年以来,泸州市已七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近年来,泸州市以继续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目标,按照“酒城军地互动、持续发力争先”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夯实双拥基础,不断巩固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良好局面,为继续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而努力。

    我党我军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双拥工作都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工作,是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李盛堂:苏振华在华北抗日二、三事
·下一篇:无
·特稿:双拥——胜利的法宝
·许国平、刘健康、柴勇:乌鲁木齐市双拥志愿者举办“感恩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毛泽东诞辰
·特稿:乌鲁木齐市双拥志愿者举办“感恩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毛泽东诞辰128周年纪念活动(
·洪晓东:乌鲁木齐:双拥志愿者八一前夕走访慰问高新区辖区退役军人及军烈属(组图)
·特稿:乌鲁木齐:双拥志愿者八一前夕走访慰问高新区辖区退役军人及军烈属(组图)
·江西省永新县城市社区管委会召开庆祝“八一”建军节暨双拥工作座谈会(组图)
·金飞飞、刘平华:江西省永新县城市社区管委会召开庆祝“八一”建军节暨双拥工作座谈会
·特稿:江西省永新县城市社区管委会召开庆祝“八一”建军节暨双拥工作座谈会(组图)
·洪艳:双拥共建光荣院 共话军民鱼水情——金寨县安居服务中心赴金寨县光荣院慰问
·特稿:双拥共建光荣院 共话军民鱼水情——金寨县安居服务中心赴金寨县光荣院慰问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郭毅:双拥——胜利的法宝
特稿:双拥——胜利的法宝
毛主席故事摘抄
“精准施策”好!
特稿:“精准施策”好!
今天,61张珍贵照片缅怀陈赓大将!(组图)
展铸精品·健康中国勇担当(图)
李盛堂:苏振华在华北抗日二、三事
特稿:苏振华在华北抗日二、三事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高效农业示范户忙春耕(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