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朋友老贺说,他家祖坟有一通民国初年墓碑,保存甚好。随后又用微信发来他所记录的碑文,我读后,心里甚是敬慕,便想亲自观曕,并建议他可请人拓印数张,一作收藏,二作玩赏,三作宣传展示。无奈四处打听,偌大县城,竟找不到善拓的师傅。
前两天,档案馆李馆长介绍说,他认识一位伍姓师傅,长年在外地专司古建石刻修复和拓碑,又兼善刻石,技艺超群。几番联系后,今日午后,我们三人驱车,直接去老贺的老家齐村三合村中东组。在村道口驻车,老贺带我们三人,步行至其村南公坟,穿过一片荒草丛,径直来到其祖坟墓碑前。老贺已提前将碑座周围杂草清理干净,和周边新坟高大的碑石相比,此碑形制矮小,并不十分起眼。三人围着墓碑察看一番,只听老伍连声赞道:“好碑,好碑。”老伍介绍说,此碑100多年了,保存相当完好,实属难得;碑石取材富平本地磬石,质地优良,极耐风化,碑文字迹清晰可辨,书法率直自然,颇有功力。碑好,对老伍下来的拓碑工作也无形中增添了许多动力。
听了老伍的介绍,我们几个也非常高兴。在老伍做拓碑准备工作的空隙,我也对石碑作了一番仔细观察。
此碑通高160cm,宽63.5cm,厚20cm,碑座深陷地面下,不知其长宽。碑身正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碑首,下部为碑身。碑首呈半圆弧形,弧顶高54.5cm,弧底直线上正中分列竖向阴刻“源远流长”四个大字,大字左右两侧及上部为一组浅浮雕图画,已漫漶不清,大略像两条腾空下行、又回身昂首欲上、身躯盘绕弯曲的螭龙,两龙之间是一个烈焰熊熊的火珠,珠心似有文字,但无法辨认。弧周阴刻线之外留有2.2cm宽的碑边,弧下弦与碑身有4.5cm的素面间隔。下部碑身高98cm,正中竖刻“先考(妣)启明府君(井、李孺人)合葬之墓”,右侧为小楷碑文,竖排三列,每列39字;左下为立碑人等及落成时间。
碑侧及顶面以阴刻直线取平,凿痕间距如一,刀工仔细;背面似为原始平面,微有凸凹,无工。整个石碑远看朴实无华,细品却处处别具匠心,真是难能可贵。
二
老伍的手提袋里,装着他拓石用的所有工具和材料。装满清水的小喷壶,长短大小两个棕刷,拓包、拓板,自调的墨瓶,一沓密封在塑料袋里已经煮烫的宣纸,外带一只小木凳,以备不时之需。上纸前,老伍用大棕刷先将碑面仔细清理了一遍,刷去浮尘、风化的沙质及杂屑。然后用喷壶在碑面轻喷一遍清水,待水均匀渗入碑石后,再上纸。上纸时,先将整张或半张的纸提起,与碑身正对,纸张须略大于碑面,再轻敷于碑面,然后用手轻按顶端,再用棕刷快速地由中间向两边及上下一刷接一刷、并保持一个方向排开刷去。刷纸是拓碑的关键环节之一,要用力适当均匀,既要将纸刷平,不能起皱,也不能破损,又要使纸张与碑面的凹凸起伏处紧密贴合,还不能在纸下留有气泡或间隙。当然,在炎热的夏季、干燥的环境中或沙石、风化严重的石面上上纸时,需喷白汲水,白汲水有利于纸张与碑面的贴合,又不影响拓完后揭取。
上纸完毕,须稍息静候,让饱水的纸张晾干至微潮,方可进行拓墨工序。纸张的干湿,有经验的师傅,目视纸张颜色即可;若光线较暗,则可用手背轻触纸张,但切不能用手指触碰,经水的宣纸十分酥脆,手指触碰即使很轻微,也可能会造成纸张撕裂破损。
拓墨时,先取适量墨汁在拓板上,然后用拓包反复扑拓,使墨汁均匀蕴含到拓包里,然后,以碑面凸起的部分为主,由上到下,由左向右,排拓开去。拓墨既不能太轻,也不宜太重,以碑面图文的痕迹自然显露为目的。老伍的扑拓动作快捷熟练而有节奏,每在纸面上拓印三五下,便又在拓板拓一两下调墨,但节奏却不变,犹如击鼓,铿锵有力,看似轻松自然,一般人却很难达到。一张碑面,往往一气呵成。再看拓纸,碑面的图文字画已在纸上呼之欲出,碑面的凸凹痕迹,已黑白分明,刀笔锋芒,纤毫毕现。
三
小心揭下拓纸,晾干,一张拓片宣告完工。纸上辨认碑文,比在石上容易多了。该碑碑文如下:
墓之有碑,所以为志也。念吾贺氏,系山西平阳府洪铜(疑为洞之误)县人。自明祖建极,始迁山左青郡朐邑茹家庄立居。始则瓜瓞绵绵,继焉子孙振振。历始祖讳岱、琏、九重、福亯、承良、洪德、玉琇、阡、世大、振德振绪、元丰元义、父魁东叔魁道,凡十二世。于光绪己丑,吾父复迁陕西西安府富平县人和邨立居。草创未就,奄忽辞世。不预为记,恐世远年湮,宗序莫考,于是率孙勒石以为记云。
以下为立碑人等恕不一一罗列。落款为:
民国三年(1913年)全月穀旦。
该碑碑文,再次印证了清末山东移民关中的史实。《焦云龙年谱》载,“齐、豫、楚三省客民来著籍落业者,皆自公始”。焦云龙,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进士。历任陕西省三原、安康、富平、长安、咸宁等县知事,绥德、商川知州,潼关厅同知等职。任职期间,见关中地区因战乱、灾荒导致人烟稀少,社会凋敝,便与家乡山东方面联系,动员山东居民迁居关中。《焦云龙遗集》中有其在三原任上所作《拓垦》一诗,曰:“满目蓬蒿状惨然,堪怜沃壤变荒田。招徕开垦捐牛种,坐卜仓箱取万千。”诗后按语云:“筹万金施散耕牛、籽种,齐、豫、楚三省人至,荒地遂成沃田。”其诗不但描述了关中当时的凄惨景象,又可知他不遗力招徕外籍民众,施予耕牛、籽种鼓励其开荒种田、发展生产的事实。据《富平县志》(1994年版)载:“光绪六年(1880年)全县土地荒废48万余亩,官府招募山东、湖北、四川等省无业流民,开垦荒地,‘计口授田’。到光绪十二年(1886)年,共招垦民1299户5799人,连同土著18845户82170人”。贺氏家族就是这一时期迁居富平的。其立居之地,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水利方便。现齐村镇三合村中东组村民,皆是贺氏后裔,已逾300余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