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振三用平时省吃俭用的钱铸成了一尊高1.826米的毛主席铜像,既了却自己多年的心愿,同时为后人留下纪念毛主席的念想,河南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移民立毛泽东铜像祈精神力量。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9周年纪念日,今天上午,笔者从湖南韶山获悉,张河村73岁老移民定制的毛主席铜像已经制作完成,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做最后的收尾工作,将要把毛泽东铜像运往河南淅川张河村王振三家中。
12月16日,在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村民王振三厅堂前张挂的毛主席画像格外醒目。王振三告诉记者,逢年过节升挂国旗、帖主席画像已成为他们家的传统习俗。
据了解,今年73岁的王振三原住淅川县三官殿公社王岗大队余庄生产队, 1969年,也就是他16岁那年,为响应国家建设的丹江口水库的号召,全家人投亲靠友搬迁到了现在的地方,一住就是53年了。2021年,借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王振三家的旧房屋进行了拆除,随后新建了三层小楼,并在家中自建毛主席纪念馆。如今,王振三的孙子在重庆一所大学读研究生,孙女也成功保送到了上海一家大学就读研究生,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王振三说在家中立毛主席铜像,其目的就是希望村民不忘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从毛泽东思想那里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把张河村建设的更加繁荣,让子孙后代更加健康、茁壮成长。“谁都不想离开故土,但南水北调是国家那么大的规划,还是应该少数利益服从多数利益。”今年,王振三又承包了66亩石榴地,正在地里干活的他说,“没有党,哪有我们百姓的今天,我在家里纪念毛主席就是想表达咱们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意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干渠在河南省淅川县九重张河村村庄东南,不远处是中线工程的“水龙头”——渠首枢纽大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村而过,为保一渠清水,张河村放弃了原有的辣椒产业,带动周边几个村种植软籽石榴。张河村种植石榴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致富的“金果果”。张河村也是南水北调移民村并修建了党史馆。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党委和政府积极挖掘整理红色事迹,张河村民们每年也自发地行动起来,以挂党旗、帖主席画像等方式来铭记历史、感谢党恩。在张河村王振三家里二楼都贴着100多幅崭新的毛主席画像。这些画像大小兼有,内容不一,最常见的是毛主席半身像,画像下面只写着简单一行字:毛泽东同志。王振三说:“毛主席给大伙带来了幸福,给新中国带来了好运,张帖主席画像,既是尊敬毛主席,也是对今后生活的美好祝愿。”
“幸福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我希望用这个方式,专门从韶山请回毛主席铜像传播他的思想”。毛泽东主席铜像捐资人,73岁高龄的老人王振三说,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毛主席,从小我就想用实际行动感谢毛主席。这尊毛主席铜像,高1.226米,底座高0.6米,1.226米预示毛主席生日日期,以了却自己多年的心愿,同时为后人留下纪念毛主席的念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