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冬湘鄂赣省苏区进入革命高潮期,平修铜地区成为大后方。省军区第一红军医院驻扎修水县东港乡黄荆村三溪坳凤皇坪,众多不治牺牲的红军官兵散葬于山林,其中不乏秋收起义部队留下的不治重伤员的墓葬。1934年春,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后代,激励人民革命到底,在平(江)修(水)铜(鼓)边界修水一侧的三溪坳修建无名烈士公墓,将烈士的遗骸收拢进行了集中安葬。
当时墓两边立有青石凿成的墓联。正方柱形,高350厘米,宽厚各40厘米,重约2吨。上面分别精心雕刻着“受豪绅地主压迫生也痛苦”“为工农群众解放死亦光荣”。充分反映出革命先辈的人生心态,体现出他们参加革命的真实初心。此联为当时苏区一区秘书朱师孟编撰。该墓联是全国唯一的红色悲壮墓联,是珍贵的红色墓葬文物。
墓刚建好,即遭国民党军重兵围剿,墓被捣毁、烈士遗骨抛散山野,建墓人也大部分牺牲。墓联条石被国民党抬到山上修雕堡砌做墙角石。雕堡被傅彪率游击队烧毁后倒塌。墓联条石被游击队和当地群众就地掩埋在乱石之中保存起来。
1977年,村民做灶需要灶门砖,就到屋后国民党雕堡遗址上挖老砖,挖到一块条石,上面有字,当地老人就回想到是1934年湘鄂赣苏区政府建烈士墓的对联石条。因这幅对联是三溪坳唯一的读书人朱师孟(朱师孟,三溪坳人,1926年南昌省立师范毕业,在校入党,1927年参加武汉毛泽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毕业后回乡闹革命,后被国民党杀害在铜鼓)编撰,所以年长的村民记得很清楚。
当时村民就认为这是革命文物,应交公家保管。当时是人民公社时期,叫靖林公社,到公社有15公里,是羊肠小道。两块条石一吨多重,村民自发组织十多个壮劳力,将条石抬到公社。公社又用拖拉机送到县民政局。
该墓联曾受到湘鄂赣苏区史研究专家的高度评价,认定是罕见的红色文物。现收藏于修水秋收起义纪念馆供广大人民群众瞻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