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挖掘深层次红色非遗,拓宽展示内涵
赣南红色非遗资源丰富,数量大、分布广泛。有革命遗址1080处、馆藏革命文物45366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82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6处264个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06处643个点;一级文物107件套107件、二级文物370件套382件、三级文物3339件套3567件。据此厚重文化资源,更应充分挖掘深层次红色文化资源,拓宽展示的表现形式。已建成的各革命纪念馆,以数千万幅图画,数千万件实物,采用文字、图片、实物、沙盘、浮雕、多媒体等方式展示,通过色图片及实物借助光、电、声等现代手段向公众图文并茂地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在赣南峥嵘岁月以至赣南近年发展的辉煌成就和美好的未来远景,努力提高为集纪念、史料纪实展示、研究、收藏、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各纪念馆的档次,是发挥红色非遗传承和历史教育作用的生动实践。由此,坚持走内涵化、主题化、生活化、品牌化、融合化、合作化道路,建设红色旅游强市。
(四)重视红色非遗平台,尽大限度发挥作用
以赣南各革命纪念馆为平台,尽大限度发挥其重要作用。一是,对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各革命纪念馆内主体工程布展设施的购置安装以及其他的功能性配套工程,集中展现赣南人民团结一致反帝反封建、共同抗日、赢得解放、夺取革命胜利的历史过程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民族精神。其承担着对全社会各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各革命纪念馆,对净化人们思想灵魂、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加强人们的爱国主义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重要的作用。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增强民族团结爱国意识,对革命老区的旅游开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营造良好环境,培养专业人才
红色非遗资源开发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组织宣传、党史方志、文化文博、研究档案、社联文联等部门积极配合营造收集、展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要让那些持有纸质和实物档案的单位和个人,把它捐献或有偿转让出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同时要做到把红色非遗展示得让人顺眼舒心,把其打造成人人喜欢来,个个不愿走的优良环境。2021年1月以来市委组织部就组织红色非遗资料编拍《枪声》《乙妹》《绣球草鞋》等7部革命历史题材微电影。因此,要重视培养专门人才,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学习相关专业并从事这项工作。通过培养专门人才,采取口耳相传的形式,带动青少年一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各种方式让各种职业的人群去了解、接受并喜欢红色非遗。积极鼓励民间人士加入到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传承工作中,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这需要有专业研究人员,还要有精准的讲解员队伍,更要有担任此项工作的常年工作人员。
(六)加强宣传力度,健全各种制度
研究数据表明,目前在红色非遗宣传、保护上的措施力度有待强化。还待加强重视、全面深入的宣传、保护工作地开展,保护机构地健全、法律体系地配套,增强系统性、针对性保护,要制定完善并依据红色非物质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细则,对做出贡献的相关人员进行奖励,同时对各革命纪念馆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值班制度、讲解员制度、安全卫生制度、财务制度、接待制度、爱护公共财产制度、优质服务标准等等。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在“七一”、国庆、抗战胜利日等重要节日,组织党员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进行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可以开设关于红色非遗的课程(如兴国山歌进学校)供广大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社区、农村等地方可实行流动展览、网络、微信、微博、QQ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保护,营造全民保护红色非遗意识,躬身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