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党的建立初期,上海有一名湖南籍青年,常以“钳工”身份在报刊上代表工人发表议论。他就是我党第一个工人党员——李中。
李中,原名李声澥,湖南双峰人。1913年秋,他与蔡和森一同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在一师,他不仅与蔡和森很要好,还结识了毛泽东、罗学瓒等同学。在这些进步同学的影响下,他刻苦钻研功课,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915年,毛泽东在一师发起的驱逐校长张干的活动,李中是参与者之一。他还协助毛泽东领导一师的学友会。1917年11月,学友会举办了一所工
人夜学,李中任乙班的管理。因此,学校附近工厂的许多工人都熟识他,亲切地称他“李先生”。
李中在一师毕业后不久去上海,在一家古玩商店帮工。这期间,他经常为店主到浦口、南京去收购古董。1919年初,毛泽东去上海路过浦口时,身无分文,仅有的一双鞋子也被偷了,没有车票,无法离开浦口。这时,恰好在车站外碰到了李中。李中慷慨解囊,为毛泽东解了燃眉之急。后来,毛泽东在跟斯诺谈话时,曾很有风趣地回忆这件往事。毛泽东说,我遇见了从湖南来的一个老朋友,他成了我的“救命菩萨”。
五四运动后的上海,新文化、新思想广为传播。1920年初,陈独秀从北京来到上海后,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新青年》杂志也随之迁来,在这里扩大发行,吸引着从各地来沪“谋出路”的青年。李中成了这个刊物的热心读者。他打听到陈独秀的寓所在渔阳里二号,便经常前往拜访。陈独秀经常送给他新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并启发他到工人群众中去传播。当时,上海江南造船厂拥有三千多工人,该厂系曾国藩和李鸿章所创建,来自曾、李家乡的工人很多。李中与曾国藩是同乡,在这里可以找到不少湘乡籍工友,所以他毅然离开了古董店,进入了江南造船厂。他一面当钳工,一面通过同乡工友广泛联络工人群众。他的这种行动,很得陈独秀的赏识。为了共同筹建工会组织,陈独秀邀他到渔阳里二号同住。从此,李中不仅与陈独秀接触更多了,还通过陈的关系,广泛结识了李达、李汉俊、俞秀松、陈望道、李启汉、包惠僧等人。
关于李中的这一段革命活动,毛泽东是很赞赏的。1919年12月,毛泽东送蔡和森、向警予等赴法勤工俭学,率领湖南驱张(敬尧)代表团赴京时,曾途经武汉,绕道上海;翌年3月,他们在北京完成请愿和宣传驱张的任务后,又到上海。毛泽东这两次在上海期间,都在渔阳里二号住过。李中向毛泽东介绍了自己在江南造船厂帮助陈独秀筹建工会的经历,畅谈了当工人的体会,并劝毛泽东入工厂。毛泽东很想入厂做工,但为了“湘事”,不久就赶回了湖南。
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为了培养党的后备队伍,又建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当时,李中在江南造船厂帮助陈独秀筹建机器工会,在工人中名声颇大;他又是“沪滨工读互助团”的发起人之一,第一批加入了青年团。不久,又入了党,成为我党最早的一名工人党员。
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后,在霞飞路渔阳里六号外国语学社设立了团中央临时机关。为培养青年和团的干部,临时团中央在党的领导下,组织青年团员和沪滨工读互助团的成员,有的在复旦大学旁听,有的在华法教育会、夜校授课,有的在外国语学社听课。李中既是外国语学社的学员,又是该社的外语教员。但他这一时期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工人运动上。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工人刊物《劳动界》。李中在深入工人群众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还积极为《劳动界》组稿、撰稿,通俗地向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的宣传,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教育工人群众组织起来,为争取自身的解放而斗争。1920年9月26日,他以“海军钳工”李中的署名,在《劳动界》第七册上发表了《一个工人的宣言》,深入浅出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观点,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在上海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一些党员、团员在工人中的宣传教育,工人群众的阶级觉悟迅速提高,组织起来的要求十分迫切。为适应这种发展的形势,李中受党的委托,第一个在江南造船厂发起组织机器工会。他还把自己与陈独秀共同起草的《机器工会章程》抄送给电灯厂工人陈文焕,陈文焕按照章程的要求,在电灯厂积极开展工会的筹建活动,也成为机器工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上海机器工会于1920年10月3日在渔阳里六号外国语学社召开发起会,11月21日开了成立大会。据报载,发起会与成立会均由筹备会书记李中担任临时主席,陈独秀到会演说,并请陈独秀为经募处主任,推李中等为办事员。这个工会发起时,只有七八十个机器工人参加,到正式成立时,发展到三百七十多人。为加强机器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李中还倡议工会事务所出版了工会刊物《机器工人》。在机器工会的影响下,上海印刷工会、纺织工会等也相继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