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徐徐吹来。地处湘鄂边界的南县德昌公园内,土著的桃花迫不及待地绽放着,而外来的樱花,也在毫不示弱地展露芳容。一时间,山坡下,东、西湖畔,花潮汹涌,暗暗浮动。
正是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尽管离清明节还有一段时间,我却手捧花环,神情凝重地迈入了德昌公园南大门。这时,我一眼便望见了屹立于公园中轴线上的段德昌将军威武英俊的戎装铜像,不知何故,我的步伐不由自主地迈得更加庄严,手中的花环亦显得沉重起来。这只小小的花环,是我清早起来,用家乡嫩绿的柳枝、金黄的油菜花枝,还有洁白的梨花枝条,精心编织而成的。今日,公园里游人如织,但我并不是来踏春赏花的,而是以一名普通公民的身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祭奠、缅怀革命先烈。首先,我向道路两旁整齐划一的松柏点头致敬,感谢它们像身着绿色军装的士兵,不辞辛劳,日夜守护着共和国第一号烈士段德昌将军的亡灵。随后,我走近段德昌将军铜像,将花环,连同一颗虔诚的心,毕恭毕敬地摆放、供奉于铜像前。此刻,明媚的阳光像金色饱满的麦粒,播撒在铜像的周围。我倏然察觉到,段德昌将军正用他犀利而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一股暖流刹那间奔腾于我的血脉,掀起心底层层波澜!
段德昌是我自幼崇拜的英雄,我曾经无数次想象自己和他一样,跨上战马,挥舞战刀,英勇无畏地冲杀在疆场上。然而,我长在和平年代,生在福中不知福,加之年少懵懂,岂知战争年代的艰难困苦。1904年8月,段德昌出生于湖南省南县九都山乡九屋厂。他幼年丧母,由祖母抚养成人。青少年时期的段德昌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从此立下了报国之志。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读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他在毛泽东等人主办的中国国民党政治讲习班接受过熏陶,后来又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他是彭德怀的入党介绍人,与贺龙、周逸群共同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从一名土生土长的南县伢子,成长为红六军军长,段德昌身经百战,被誉为常胜将军,却不幸倒在了王明左倾路线的枪口下,29岁的生命之花蓦然凋谢!
时间,无疑是一块明矾,它能让浑浊的历史变得澄清。1944年4月,毛泽东主席拨云见日,为含冤而死的段德昌平反昭雪。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又亲自为段德昌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书。1994年,中央军委将段德昌列为共和国历史上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段德昌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风雨飘摇的岁月,段德昌为了寻找真理,毅然别离了故土,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过这一片生养他的土地。他牺牲后,其遗骸最终于1962年迁至湖北省鹤峰县满山红烈士陵园。真可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拜谒了段德昌铜像,我继续前行,一边拾级而上,一边抬头仰望山丘上直指苍穹的段德昌烈士纪念碑。该碑上“段德昌烈士永垂不朽”的鲜红大字灿若星斗,乃段德昌生前战友何长工所题。登上山丘,我绕纪念碑踽踽而行,英烈亭,段德昌烈士事迹陈列馆、飞机坪,以及假山瀑布、茂林修竹、东湖对岸高耸入云的子奇塔等景观尽收眼底。可是,我却停止了前行的脚步,心中油然而生的除了惋惜,更多的是对段德昌烈士的崇敬!“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的诗句,仿佛专为段德昌将军所写。为了生命中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宁死不屈。段德昌,永远是我心坎里那一位“金戈铁马,气吞山河如虎”的铁血英雄。1983年,家乡人民为了纪念段德昌烈士,于是在他的出生地九都山,修建了这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园。德昌公园由陵园、景园、游园三大景区组成。修建初期,公园四周全都是农田和荒地,如今,拔地而起的高楼几乎将庞大的公园团团包围。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健康长寿,人们早已养成了到公园晨练夜跑、跳广场舞的习惯,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座免费的天然氧吧。尤其是清明、国庆等节假日,来公园凭悼先烈,休闲娱乐的人们更加络绎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