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1402年到1412年避难龙冈的秘闻,是在建文帝离开龙冈5年之后的1417年,才在民间暗暗的流传。又过了7年到1424年,朱棣在北京驾崩,龙冈人才敢于在坊间公开议论。自1424年后,龙冈周边凡与建文帝有过关联的地方,纷纷改名为“龙奔”“龙虬”“永安”“中兴”,以期沾点王气,给乡里带来好运。
对建文帝避难龙冈这一段历史,我并没有仅听凭老人们的传说,我查阅了《明史》·惠帝朱允炆、《明史》·成祖朱棣、《明史》·外戚陈公传、《明史纪事本末》、吴晗《朱元璋传》和美国学者费正清明史研究等资料和图书,也询问过北京的明清史专家。专家分析和史料史书一样,对建文帝避难龙冈与建文帝出逃福建、广东和海外,都未置可否,难以定论。但是他们认为从军事、政治、地理诸因素考量,建文帝避难龙冈,以图往北发展东山再起,是有说服力的。
不知道是天使神助,还是机缘巧合,朱棣和朱允炆这对冤家叔侄,为了各自不同的目标,虽背道而驰,但选择了同一条路线,都到过龙冈。龙冈也让他们实现了各自的梦想:龙冈助朱棣推翻了朱允炆的帝王宝座,龙冈也助朱允炆逃离了朱棣的如来神掌。
这一切是因为,这里是龙冈。
用家乡的道情歌之舞之:
箜篌唱,(注) 舞霓裳, 虬潜藏。 射天狼, 明月清风两相忘。
华屋金粉均不在, 风阳鼙鼓更凄凉。 靖难滴血已成饬, 莫惆怅。 我的(个)王 (啊), 永在龙冈。
借家乡里下河地区民间道情体,填唱词一段,为本文收尾。
注:
箜篌唱,舞霓裳,指燕王取胜之后的载歌载舞。 虬潜藏,射天狼,指建文帝逃难及企图东山再起。 风阳鼙鼓,指朱元璋凤阳起兵。 靖难滴血,指建文帝的兵败逃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