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便衣队时时想着群众,处处关心群众,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为群众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因而赢得广大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和爱戴,甚至用生命保护便衣队。罗山县铁铺何家冲的何大娘,丈夫和两个儿子均为革命牺牲。她提着竹篮,以做小生意为掩护,走村串户为便衣二队、四队搜集情报,转送物资,先后掩护和护理13名红军伤病员。她被敌人抓去刑讯逼供,右眼被打瞎,大腿被刺刀捅坏,造成终身残废,也没有向敌人吐露半点秘密。1935年秋,敌人在经扶县夏青区“清剿”,其别动队看见便衣队进了村,跟踪追来,就是搜查不到,原来是一位木匠把便衣队藏在他家床底的一块石板下面。敌人将全村的人都集合起来审讯,老百姓就是不讲,连小孩子也守口如瓶。敌人恼羞成怒,当场杀害三人。群众面对敌人的屠刀,宁死不屈,敌人终于失败了。敌人烧毁山区小村时,把群众并入大村。便衣队找不到饭吃,晚上爬到大村边撒把沙上去(事先订的暗号、经常改变),群众就偷偷地把食物从窗口吊下。群众白天外出生产时,各人把只准带仅够一人吃一餐的食物留给便衣队,自己饿着肚子回家按事先约定的地点,群众穿着鞋子去,把鞋脱下来让便衣队取走,自己赤着脚回家。[ 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安徽人民出版社,第711页. ]上述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正是由于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才使便衣队度过敌人反复“清剿”的一道道难关,保存和发展自己,胜利完成所承担的重任。而广大群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便衣队关心群众的痛痒,处处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便衣队与广大群众的这种情同鱼水关系,是任何反动派都破坏不了的。这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扎根于此,迅速发展的原因。
结语
在中国近一百多年的斗争史中,大别山革命史可能只是她其中的一部分,然而正是这一部分一部分的相加才有了完整的中国革命斗争史。大别山地区的党和人民在开辟荆棘丛生革命道路上,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勠力同心,充分展示了大别山地区人民的顽强品格。大别山地区的共产党组织勇于探索革命发展道路,利用边界有利条件,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使以大别山脉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迅速在长江以北巍然屹立起来,红旗不倒,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里,歼灭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有力的配合了其他根据地红军和人民的斗争,支援了红军长征。在这里,先后组建并锻炼成拖不垮、打不烂的红军队伍。在这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在这里造就了一大批忠于党和人民,富有经验的政治和军事领导干部。这就是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8年12月 [2]《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六安历史》(第一卷1923-1949)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21年5月 [3]《金寨县革命史》(1919-1949)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9年4月修订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