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旅游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庄岐洲:海丰大安峒 这些不能忘记的村庄(组图)
2021-11-16 17:54:15
作者:庄岐洲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在广东海丰大安峒成立了武装部队,与海陆丰两县的敌人开展斗争。大安峒一带村庄的人民群众,对我们部队的建立和成长作出了很大贡献。今天,我回忆当年这些村庄人民奉献于革命的事迹,让后人知道并牢记这段可贵的历史。

    陈寮肚村 小分队此掩蔽四个多月

    陈寮肚村是广东省惠东县多祝区的一个半山农村,该村住有十几户农民。从山下的草坑村上山,爬山过岭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白公垭,在这里就可以望到陈寮肚村的房屋。从白公垭往下步行,不远就可以到达陈寮肚村。

    这里的农民过着贫穷的生活,村里主要是山地,农田很少。全村的农田,单块面积达到三、四分的很少见,有的农田几乎一把雨伞就可遮住了。靠这一小块一小块的农田,村民们种些稻谷和番薯作口粮,其他生活来源主要是靠砍柴或烧炭,把柴炭挑到多祝圩去卖,再买回日常生活用品。由于陈寮肚村是个贫穷的半山农村,平时没有什么外人来往,青少年农民想娶个老婆很难,是的,有谁愿意嫁到这个半山腰上的贫苦山村呢?

    1945年底,国民党反动派军队一八六师,围剿东江纵队第六支队。时任东纵六支队某大队大队长的张建南同志利用同姓族亲关系,在一八六师进攻时从海丰大安峒转移到陈寮肚村掩蔽。

    1946年6月初,东江纵队第六支队北撤时,上级指示我带领留下一个六人的小分队,在海丰山区掩蔽,坚持武装斗争。后来由于在海丰山区居住的地点太暴露,我带领小分队选择靠近大安峒的陈寮肚村作为最终的落脚点。陈寮肚村是个半山腰上的偏僻山村,村民平时没有与外地人来往,六支队的张建南大队长曾经在这个村活动过,张的警卫员朱滔认识该村的农民。有了这些条件和关系,我带领的小分队就到陈寮肚村拉好关系住下来了。

    小分队入住该村后,和农民群众团结在一起。农民群众知道我们是共产党的游击队,对我们小分队的同志很热情、很关心。队员们也上山帮他们砍柴,帮他们挑去多祝圩卖,顺便帮小分队买回一些鱼和菜。小分队的队员和农民兄弟们真是亲如一家人哪!

    1946年10月中旬,我带领的小分队接到上级关于恢复武装斗争的指示并完成准备工作后,才告别亲爱的陈寮肚村,再次转移回到大安峒的革命根据地。在陈寮肚村住了四个多月时间,小分队安全完成掩蔽任务。陈寮肚村人民对保存革命部队的生存火种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3年7月,我和缪振业、王文瑞、吴美珍等同志,专程去探望陈寮肚村人民。当时,很多村民早已搬到山下去居住了,只见到张荣华这位我们认识的老农民;当年结识的其他农民都没在这里住,在场的村民大部分都不认识了。

    輋钟村,海陆丰人民自卫队诞生的地方

    輋钟村是海丰县辖区内、地处偏僻的黄沙峒内的一个贫穷山村,平时也同样没有与什么外人来往。我们在恢复武装斗争时,1947年1月21日在大安峒集中22人,开会传达上级关于为恢复武装斗争做好准备工作的指示,研究如何组织队伍对敌人开展斗争的问题。

    之前,我们小分队在大安峒为恢复武装斗争进行准备工作住扎了一段时间,发现赤石圩传出黄沙峒内有地下党武装人员在活动。从这些传闻以及群众基础信息了解分析来看,说明我们在大安峒已经暴露了。因此,我们选择转移到黄沙峒内比较安全的輋钟村开会。

    1947年1月21日(农历年三十)夜我们队伍从大安峒转移,爬山前往黄沙峒輋钟村,在深夜到达。由于第二天是农历正月初一(大年初一),按农村春节的风俗习惯,年初一第一次开门需要燃放开门鞭炮,是不可以随便开门的。因此,我们22人在半夜到村后,不敢叫村民开门,就在晒谷町上露宿。天未亮大约四、五点钟,村民陆续开始燃放开门炮。当村民看到晒谷町上睡着一些人,他们并不害怕,而且走近来看一看。我们放哨的同志同村民们打招呼,很客气,向农民贺年;农民们看到我们很客气,知道我们不是坏人,向我

    们热情地打招呼、叫我们进屋休息。我们向村民做宣传工作,讲明我们是共产党游击队。为了避免打扰村民们过节,仍然在晒谷町休息。一段时间后,村民们热情接待了我们。

    我们安定下来后,蓝训材同志就主持会议,传达上级党委决定恢复武装斗争的指示和方针政策,并与到会同志进行讨论。第二天,庄岐洲就如何开展对敌斗争作了发言,姚山同志就如何开展民运工作也作了发言,大家就这些问题开展热烈讨论。到会同志虽然不多,但大家对敌人仇恨很深,情绪激动,信心很强。参加这次会议的同志共有22人,分别有蓝训材、庄岐洲、陈惠良、江国新、陈庆明、陈贵、缪振业、姚山、李仕杰、朱滔、卓杰英、赖熙、廖英、陈世扬、李民、陈仕荣、刘全、张汀、丘传、汪林等同志。

    1月24日,蓝训材、我和姚山三人讨论成立武装部队的名称,经讨论研究,最终决定将我提议的“海陆丰人民自卫队”作为新成立的武装队伍的称号。决定后,向大家宣布:我们在海陆丰对敌开展斗争的部队叫“海陆丰人民自卫队”,到会同志一致通过,并在25日就展开活动。

    輋钟村是海陆丰人民自卫队的诞生地。我们在輋钟村住了四个多月,得到村民大力支持,提供给我们生活物资,使我们平安开完这次会议,并成立了武装队伍。

    輋钟村啊!我们海陆丰人民自卫队全体战士永远怀念你们对革命做出的贡献!

    土改后,海丰县人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在黄沙峒修建水库。輋钟村农民为了支持水库的建设,迁离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山村,到其他村庄去居住生活。现在,輋钟村虽已沉睡在黄沙峒水底,但人民永远忘记不了你们做出的贡献。

    北坑肚,海陆丰中心县委在此成立

    北坑肚是大安峒山坑内的一块地方的名字。它背靠白马山,右侧是娘伞炎山,左侧是惠东县所属的打银坑山。山坑水很甜,是从花岗岩裂隙流出来的山泉水。坑的两侧有几块山坡较缓的坡地,我们在恢复武装斗争时,就选择这块宝地,成立武装部队。

    1947年1月25日,海陆丰人民自卫队二十几名战士和大安峒地下党员带领一些进步青年开辟了这片荒地,搭起了七八间草寮,能住100多人,还开辟一个能容纳几十人训练的操场。海陆丰人民自卫队在这里建立领导机关(队部)。3月1日成立了中共海陆丰中心县委,也将这里作为指挥中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队伍不断发展,到1947年下半年,我们在这里还建起了一间枪械修理厂、一间伤病员简便医务室、一间出版宣传品和小报(大众报)的编印室。平时,这里都有几十人,有时一百多人在这里进行整训、开会、学习等活动。生活军事化和文化娱乐相结合,时时有歌声,还不定期组织娱乐晚会表演,全体同志生活过得非常愉快,很有意义。

    中共海陆丰中心县委指挥中心、海陆丰人民自卫队队部,在北坑肚整整住过两个年头。虽然夜间只有煤油灯,有时点上气灯,也是灯火明亮的欢乐夜晚。两年间,部队在这里培训武装战士、民运政工人员,还培训过地雷制造、燃烧弹制造等战争本领。

    北坑肚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干部的培训基地。前前后后,有成千人次的同志在这里生活过。因此,解放战争时期的老战士们,都很怀念北坑肚这个生活过的地方。可是现在为了建设需要,已修建起大安峒北坑水电站。我作为原海陆丰人民自卫队的创建者之一,在1997年11月和蓝坚、刘仕杰、吴虹、卓洪、庄育等老战士,在北坑肚故地重游,在山坑石头上拍下了有历史意义的留念照片。

    大安峒,22人的武装发展到3000多人

    大安是海丰县赤石镇所属的村委会,全村有十几个自然村,解放前人口只有800人左右。村民们纯靠务农维生,十分贫困。

    大安峒四面环山,中间一条小平原,一条山坑河贯穿其间,地势险要,只有从赤石圩进峒才有一条平地道路,如从梅陇(海丰县属)、多祝区(惠东县属)进大安峒则是陡峭难行的山路。大安峒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年里,为革命部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海陆丰人民自卫队成长壮大的根据地。特此介绍大安峒人民对我们革命部队的贡献,希望后人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1946年6月,东江纵队第六支队临北撤前,把一挺机枪、二十几支步枪、子弹交给上国心村地下党员张帝水掩藏。1947年1月,重组武装部队,才把这批枪支子弹取出来。

    1946年10月,我带领一个武装小分队留守,坚持斗争的任务。后来,我们到大安峒为准备恢复武装斗争筹集经费,向赤石圩大商户筹款,由大安峒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到赤石圩派发传单。1947年元旦,从香港掩藏归队回来参加武装斗争的人员都是原六支队的老同志,他们到大安峒来集中;1月21日,蓝训材从香港带回六、七名原留在香港掩藏的同志,也来到大安峒集中,然后到黄山峒輋钟村开会。1月24日,海陆丰人民自卫队就在輋钟村诞生了,原来掩藏的枪支子弹也取出来了。第二天(25日),这个刚刚诞生的部队就来到大安峒安营扎寨。

    在大安峒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的帮助下,在北坑肚搭起了能住100多人的草寮,开出一个几十人的练兵操场。我们部队的工作人员和武装战士,就是在这个场地开展工作的。我们的生活来源是靠大安峒地下党员和人民群众提供、到赤石圩分散采购,回到峒内集中挑到北坑肚的。从塘尾村沿着山路,挑一担鱼、菜、米等到北坑肚营地要走路一个小时。从1947年1月开始到1948年12月整整两年中,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大安峒人民为我们部队挑运的!

    1948年12月江南地委、江南支队在大安峒含头岭村召开扩大会议近半个月,领导机关及警卫部队住在大安峒的人数约有300人左右,这么多的人员生活用品也都是从赤石圩挑运回来的,这些“民工”也都是大安峒人民无偿提供的。

    1947年3月,刘志远同志来大安峒后,建立中共海陆丰中心县委,统一领导海陆丰党政和军队。中心县委和部队从此时至1948年3月开过四次干部会议,都在北坑肚营地召开的。部队的外围前哨,都是大安峒民兵在山头上放哨的。哨兵放到米田仔村后山头,监视梅陇方向的敌人。我们部队战士只在营地放警卫哨。这些,都足以说明大安峒人民为我们部队的安全所做出的贡献。

    海丰县的敌人以县长黄干英为首,1947年7月、1948年3月两次集结200多人武装进犯大安峒。第一次,我们部队不在大安峒内同敌人作战:第二次,我们海陆丰人民自卫队赤石大队,在娘伞炎山和敌人交火。这两次战斗,没有一个大安峒人泄露我们部队的情况,但人民群众遭受敌人放火烧草寮的报复!这么严重的损失,人民群众却没有一声怨言,也没有情绪低落,而是一如既往积极支持我们部队。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郝明亮:引领未来航向,看中共百年党史中的三个历史决议
·下一篇:无
·庄岐洲回忆——海丰大安峒 这些不能忘记的村庄(组图)
·庄岐洲回忆——海丰大安峒 这些不能忘记的村庄(组图)
·特稿:庄岐洲回忆——海丰大安峒 这些不能忘记的村庄(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庄岐洲回忆——海丰大安峒 这些不能忘记的村庄(组图
庄岐洲回忆——海丰大安峒 这些不能忘记的村庄(组图
庄岐洲:海丰大安峒 这些不能忘记的村庄(组图)
特稿:庄岐洲回忆——海丰大安峒 这些不能忘记的村庄
中红头条: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图)
中红头条:中美视频峰会,这十个细节非同寻常!
郝明亮:引领未来航向,看中共百年党史中的三个历史
特稿:引领未来航向,看中共百年党史中的三个历史决
李华:百年风雨史文馆 万卷古今樊氏楼——走进东海樊
特稿:百年风雨史文馆 万卷古今樊氏楼——走进东海樊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