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一生爱好文艺,在其遗著《多余的话》中曾多次提及。作为著名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因曾在党内的地位(1927年8月至1931年1月担任过中共中央总书记),加之早年在文学方面所做出的业绩,使上海左翼文化界人士都为此产生过影响,对他更是敬佩有加,以至成为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这些都无不发挥着他的智慧与才干。
1930年3月2日,左联(全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成立,是一个以鲁迅为擎旗手的现代革命文学团体,也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文学组织,在成立大会上,鲁迅提出了文艺要为“工农大众”服务的要求,左联接受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成立于1929年10月)领导,鲁迅、夏衍、田汉、洪灵菲、冯乃超、郑伯奇、阿英7人组成常务委员会(领导机构),积极组织左翼文艺创作,对国民党实施的反革命文化围剿进行有力斗争,推动左翼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短短几年,左联为中国文化的发展铺设了重要地位,当左联成立之时,身为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瞿秋白还远在莫斯科,担任着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一职,处理繁忙紧要的事务。
与左联的正式接触是在1931年4月,当时瞿秋白正在茅盾家(愚园路口树德里一座三楼厢房)避难,作为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新文化运动先驱者的茅盾曾领导过左联,是左联的早期成员之一,也是《前哨》月刊的编委之一,他向瞿秋白谈到了左联的工作情况,瞿秋白听后表示要注重文化,他向茅盾提议,需得改进左联工作性质,作为左联机关刊物的《前哨》坚持办下去,把它作为左联文艺理论性指导刊物,而瞿秋白所提的这一意见也得到众多盟员的认同,由鲁迅主持编辑的《前哨》,因刊名之意比较明显,于是根据瞿秋白的意见,将第二期改名为《文学导报》,以防国民党的注目查禁。9月20日,左联又创办了一份文学月刊,名为《北斗》,这是左联专门以发表文学作品为主的刊物,由女作家丁玲任主编,冯雪峰曾协助她参与编辑,鲁迅十分支持此刊,曾刊登10余篇杂文、译文。
瞿秋白与左联之间的关系,也不能不提到一份重要决议。左联成立后,因受党内“左”顷立三路线的影响,在纲领中也出现了“左”的顷向,瞿秋白在参与左联、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后,对这种错误情况作出了整改。1931年11月,左联执委会通过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的决议,这份决议由时任左联党团书记冯雪峰(著名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社会活动家)参与起草,在决议中,明确规定了“文学的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大众化问题是左翼文艺理论的焦点之一,并且针对原先“左”的顷向,提出了一些实际与具体的原则,对指导左联日后开展各种活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瞿秋白在此决议中更倾注了不少心血,并且作出了多方面的显著成就。
在紫霞路居住期间,友人冯雪峰、茅盾常来瞿秋白家光顾,他们商讨谈论,但话题往往都离不开左联,期间瞿秋白还直接领导了中央文委,深刻分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参与了众多决策议案、起草指示文件等相关工作,对党的文艺工作做到无时不刻的重视关心,为进一步宣传文化思想、组织推动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左联成为对抗国民党“反文化”围剿斗争的中坚力量,这是左联历史的新开端、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新阶段,为中国革命史、文化史增添了光彩的一笔。著名社会活动家夏衍日后曾回忆说:“瞿秋白同志对于左联纠正错误,改进工作,扩大统一战线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