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强会劳:引发“王实味事件”的“导火索”——《解放日报》杂文《野百合花》原貌缕析(组图)
2020-04-29 16:30:17
作者:强会劳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延安“整风”期间,轰动一时的“王实味事件”,其“导火索”可以说是一篇文章——《解放日报》发表的杂文《野百合花》(署名实味)。

图片1: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校园植物简介

    野百合花,就是在延安久负盛名的山丹丹花,学名细叶百合,百合科百合属。王实味称:“第一,这种花是延安山野间最美丽的野花,用以献给那圣洁的影子;其次,据说这花与一般百合花同样有着鳞状球茎,吃起来味虽略带苦涩,不似一般百合花那样香甜可口,但却有更大的药用价值——未知确否。”

    王实味,原名诗微,笔名实味、叔翰、实微, 1906年生,河南潢川人。先后考入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北京大学文科预科,均因经济所迫而辍学。192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掉失组织关系。1937年在开封重新入党,同年10月到延安。1942年3月发表《野百合花》时为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研究员(有称特别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列著作等翻译工作。1942年10月被开除党籍,同年底因反革命托派问题被关押。1946年结论为“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1947年7月,在山西兴县晋绥公安总局看守所被秘密处决。1991年2月7日,公安部《关于对王实味同志托派问题的复查决定》纠正了“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的结论,对 “王在战争环境中被错误处决给予平反昭雪”。

    《野百合花》初次发表时的署名为“实味”,有1个前记4个小题共5部分,分两次刊登在作为中共中央及西北局机关报的《解放日报》第四版“文艺”副刊第102期和106期。1942年3月13日刊登前记和一(我们生活里缺少什么)、二(碰“碰壁” );1942年3月23日刊登三( “必然性”“天塌不下来”与“小事情” )、四(平均主义与等□制度)。由于来源路径广杂传递频次多,目前一般读者所能看到的文章或内容不够完整、或与原文略有出入、或面目全非,还有一些人怀疑所谓“原文”的“真实性”,更多的人希望品尝“原汁原味”。笔者还发现,随手搜到的网络“原文”,几乎无一例外地署名为“王实味”,可见引用者大概没有看过《解放日报》刊登的“真”原文。为此,依当日《解放日报》摘取原文并配图佐证,以期有解疑释惑之效。这里有必要说明:原文是繁体汉字,用现行简化字对应转化;原文个别局部明显编排失误,但似乎一看就懂,因而力所能及保持版面原貌。

    另外,最近一些人员时有挂钩“王实味事件”评判特定热点话题,但感觉这些先生们对王实味及“野百合花”知之甚少、把握肤浅,基本上都可归入“想当然,生搬硬套”之列。尽管越是原初的东西历史承载愈厚,但完全揭示事件全貌、剖析本质以还原历史而正视听,实非本文立意之要。

图片2:1942年3月13日《解放日报》报头

    1942年3月13日《解放日报》(第三00号,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三月十三日),第四版《文艺》(第一0二期)版面有两部分共三篇文章:实味的《野百合花》(前记和一、二题);文艺栏“百期特刊(三)”——荒煤的《我的祝词》,舒群的《为编者写的》。

    野百合花

    实味

    前记

    在河边独步时,一位同志脚上的旧式棉鞋,使我又想起了曾穿过这种棉鞋的李芬同志——我所最敬爱的生平第一个朋友。

    想起她,心脏照例震动一下。照例我觉到血液循环得更有力。

    李芬同志是北大一九二六年级文预科学生,同年入党,一九二八年牺牲于她底故乡——湖南宝庆。她底死不是由于被捕,而是被她底亲舅父缚送给当地驻军的。这说明旧中国底代表者是如何残忍。同时,在赴死之前,她曾把所有的三套衬衣裤都穿在身上,用针线上下密密缝在一起:因为,当时宝庆青年女共产党员被捕枪决后,常由军队纵使流氓去奸尸!这又说明着旧中国是怎样一具血腥,丑恶,肮脏,黑暗的社会!从听到她底噩耗时起,我底血管里便一直燃烧着最狂烈的热爱与毒恨。每一想到她,我眼前便浮出她那圣洁的女殉道者的影子,穿着三套密密缝在一起的衬衣裤,由自己的亲舅父缚送去从容就义!每一想到她,我便心脏震动,血液循环的更有力!(在这歌啭玉堂春、舞回金莲步的升平气象中,提到这样的故事,似乎不太和谐,但当前的现实——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吧,每一分钟都有我们亲爱的同志在血泊中倒下——似乎与这气象也不太和谐!)

    为了民族底利益,我们并不愿再算阶级仇恨的旧账。我们是真正大公无私的。我们甚至尽一切力量拖曳着旧中国底代表者同我们一路走向光明。可是,在拖曳的过程中,旧中国底肮脏污秽也就沾染了我们自己,散布细菌,传染疾病。

    我曾不止十次二十次地从李芬同志底影子汲取力量,生活的力量和战斗的力量。这次偶然想到她,使我决心要写一些杂文。野百合花就是它们的总标题。这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这种花是延安山野间最美丽的野花,用以献给那圣洁的影子;其次,据说这花与一般百合花同样有着鳞状球茎,吃起来味虽略带苦涩,不似一般百合花那样香甜可口,但却有更大的药用价值——未知确否。

    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六日

    一、我们生活里缺少什么?

    延安青年近来似乎生活得有些不起劲,而且似乎肚子里装得有不舒服。

    为什么呢?我们生活里缺少什么呢?有人会回答说:我们营养不良,我们缺少维他命,所以……。另有人会回答说:延安男女的比例是“十八比一”,许多青年找不到爱人,所以……。还有人会回答说:延安生活太单调,太枯燥,缺少娱乐,所以……。

    这些回答都不是没有道理的。要吃得好一点,要有异性配偶,要生活得有趣,这些都是天经地义。但谁也不能不承认:延安的青年,都是抱定牺牲精神来从事革命,并不是来追求食色的满足和生活的快乐。说他们不起劲,甚至肚子里装着不舒服,就是为了这些问题不能圆满解决,我不敢轻于同意。

    那么,我们生活里到底缺些什么呢?下面一段谈话可能透露一些消息。

    新年假期中,一天晚上从友人处归来,昏黑里,前面有两个青年女同志在低声而兴奋地谈着话。我们相距丈多远,我放轻脚步凝神谛听着:

    “……动不动,就说人家小资产阶级平均主义;其实,他自己倒真有点特殊主义。事事都只顾自己特殊化,对下面同志,身体好也罢坏也罢,病也罢,死也罢,差不多漠不关心!”

    “哼,到处乌鸦一般黑,我们底××同志还不也是这样!”

    “说得好听!阶级友爱呀,什么呀——屁!好像连人对人的同情心都没有!平常见人装得笑嘻嘻,其实是皮笑肉不笑,肉笑心不笑。稍不如意,就瞪起眼睛,搭出首长架子来训人。”

    “大头子是这样,小头子也是这样。我们底科长,×××,对上是毕恭毕敬的,对我们,却是神气活现,好几次同志病了,他连看都不伸头看一下。可是,一次老鹰抓了他一只小鸡,你看他多么关心这件大事呀!以后每次看见老鹰飞来,他却嚎嚎的叫,扔土块去打它——自私自利的家伙!”

    沉默了一下。我一方面佩服这位女同志口齿尖利,一方面惘然若有所失。

    “害病的同志真太多了,想起来叫人难过。其实,害病,倒并不希望那类人来看你。他只能给你添难受。他底声音、表情、态度,都不使你感觉他对你有什么关怀、爱护。”

    “我两年来换了三四个工作机关,那些首长以及科长、主任之类,真正关心干部爱护干部的,实在太少了。”

    “是呀,一点也不错!他对别人没有一点爱,别人自然也一点不爱他。要是做群众工作,非垮台不可……。”

    她们还继续低声兴奋地谈着。因为要分路,我就只听到这里为止,这段谈话也许有偏颇,有夸张,其中的“形象”也许没有太大的普遍性:但我们决不能否认它有镜子底作用。我们生活里到底缺少什么呢?镜子里看吧。

    二、碰“碰壁”

    在本报“青年之页”第十二期上,读到一位同志底标题为“碰壁”的文章,不禁有感。

    先抄两段原文:

    “新从大后方来的一位中年朋友,看到延安青年忍不住些微拂意的事,牢骚满腹,到处发泄的情形,深以为不然地说:‘这算得什么!我们在外面不知碰了多少壁,受人多少气……’①

    “他的话是对的。延安虽也有着令人生气的‘脸色’,和一些不能尽如人意的事物;可是在一个碰壁多少次,尝够人生冷暖的人看来,却是微乎其微,算不得什么的。至於在入世未深的青年,尤其是学生出身的,那就迥乎不同了。家庭和学校哺乳他们成人,爱和热向他们细语着人生,教他们描摹单纯和美丽的憧憬;现实的丑恶和冷淡于他们是陌生的,无怪乎他们一遇到小小的风浪就要叫嚷,感到从来未有过的不安。”

    我不知道作者这位“中年朋友”是怎样的一个人,但我认为他底这种知足者长乐的人生哲学,不但不是“对的”,而是有害的。青年的可贵,在于他们纯洁,敏感,热情,勇敢,他们充满着生命底新锐的力。别人没有感觉的黑暗,他们先感觉;别人没有看到的肮脏,他们先看到;别人不愿说不敢说的话,他们大胆地说。因此,他们意见多一些,但不见得就是“牢骚”;他们的话或许说得不够四平八稳,但也不见得就是“叫嚷”。我们应该从这些所谓“牢骚”“叫嚷”和“不安”的现象里,去探求那产生这些现象的问题底本质,合理地(注意:合理地!青年不见得总是“盲目的叫嚣”。)消除这些现象的根源。说延安比“外面”好得多,教导青年不发“牢骚”,说延安的黑暗方面只是“些微拂意的事”,“算不得什么”,这丝毫不能解决问题。是的,延安比“外面”好得多,但延安可能而且必须更好的一点。

    当然,青年常表现不冷静,不沉着。这似乎是“碰壁”作者底主题。但青年如果真个个都是“少年老成”起来,那世界该有多么寂寞呀!其实,延安青年已经够老成了,前文所引那两位女同志底“牢骚”,便是在昏黑中用低沉的声音发出的。我们不但不应该讨厌这种“牢骚”,而且应该把它当作镜子照一照自己。

图片3:《解放日报》“文艺”第一0二期版面

    说延安“学生出身”的青年是“家庭和学校哺乳他们成人,爱和热向他们细语着人生……”我认为这多少有些主观主义。延安青年虽然绝大多数是“学生出身”,“入世未深”,没有“尝够人生冷暖”,但他们也绝大多数是从各种不同的痛苦斗争道路走到延安来的,过去的生活不见得有那样多的“爱和热”;相反他们倒是懂得了“恨和冷”,才到革命阵营里来追求“爱和热”的。依“碰壁”作者底看法,仿佛延安青年都是娇生惯养。或许因为没有糖果吃就发起“牢骚”来,至于“丑恶和冷淡”,对于他们也并不是“陌生”;正因为认识了“丑恶和冷淡”,他们才到延安来追求“美丽和温暖”,他们才看到延安的“丑恶和冷淡”而“忍不住”要发“牢骚”,以期引起大家注意,把这“丑恶和冷淡”减至最小限度。

    1938年冬天,我们党曾大规模检查工作,当时党中央号召同志们要“议论纷纷”,“意见不管正确不正确都尽管提”,我希望这样的大检查再来一次  ②听听一般下层青年底“牢骚”。这对我们底工作一定有很大的好处。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张付庆:儿子为国捐躯 战友代为尽孝——王孟镇退役军人志愿者开展为烈士父母志愿服务活动(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引发“王实味事件”的“导火索”——《解放日报》杂文《野百合花》原貌缕析(组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强会劳:引发“王实味事件”的“导火索”——《解放
特稿:引发“王实味事件”的“导火索”——《解放日
张付庆:儿子为国捐躯 战友代为尽孝——王孟镇退役
特稿:儿子为国捐躯 战友代为尽孝——王孟镇退役军
周恩来纪念馆团支部举行“战‘疫’有我,激扬青春”
周恩来纪念馆举办“致敬战‘疫’逆行者”道德讲堂(
《纪念海陆丰苏维埃三十周年专刊》首次翻印(组图)
《纪念海陆丰苏维埃三十周年专刊》首次翻印(组图)
海丰县档案馆:《纪念海陆丰苏维埃三十周年专刊》首
特稿:《纪念海陆丰苏维埃三十周年专刊》首次翻印(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