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南山(1911-1989),安徽至德(今东至)人。原名倪家盛,1911年出生于潜山县彭家河,两岁随父母迁居秋浦县(今东至县)高山乡太平村。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1月,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指示,分散坚持斗争在皖浙赣边区的各路红军游击队,陆续汇集于祁门县舍会山;紧接着,队伍下山开赴浮梁县瑶里集中整训。参加整训的部队有:皖赣特委独立营和活动在祁门、浮梁、婺源(婺源县委书记吴镇青、休婺中心区委书记倪南山所率27人)一带的游击队约150 人;田英率领的都(昌)湖(口)鄱(阳)彭(泽)红军游击队150余人;熊刚率领的皖浙赣独立团余部和阙怀仰带领的上浙皖独立营余部50余人。这些红军游击队经过瑶里改编为“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二支队”(即后为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三营),此后,倪南山随部队走上了抗日战场,并功勋卓著。
在瑶里改编之前,倪南山是皖浙赣边区休(宁)婺(源)中心区委书记,他带着6名红军战士,其中有两名伤病员,隐蔽在大鄣山北麓。因敌人的疯狂“清剿”,他们与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只得独自作战。当时,绵亘百里的山区不见人烟,到处是封锁线。由于移民并村,群众无法进山,就连群众在山里种的蔬菜、玉米也被敌人糟蹋得精光。危难之时,倪南山想到大鄣山南麓婺源白山上窟村有一户姓李的人家,对红军很热情,且种了不少玉米,估计就是被敌人强迫并村搬了家,也决不会把玉米全部搬走,这是一线希望。
当天晚上,倪南山带着战士老汪、小余穿过荆棘丛生的密林,翻过鄣公山大岗,朝白山方向走去。途中,他们中了埋伏,倪南山急忙叫另外两人分散冲出去,自己从身边的石崖滚了下去,忍痛冲进山腰的密林,摆脱了敌人。但头被摔破,左腿也被树杈划伤了。黎明前,倪南山带着伤痛来到事先约定的集合地点等候老汪和小余。满脸血污的小余踉踉跄跄走来,可是他们等了好久就是不见老汪回来,倪南山预感到老汪可能遭遇了不测,决定先去上窟村寻找粮食。下午,倪南山和小余强忍着伤痛,相互搀扶着来到上窟村,然而这里由于群众被迫搬迁已成了一片荒凉之地。他们在废墟里寻了半天,也未找到一点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夜幕降临,他们只得失望地藏身密林。
第二天上午,心有不甘的倪南山和小余再次来到上窟村,继续在村子附近寻找。直到傍晚时,他们在村子附近的石岩下发现一个被乱石隐藏的瓦缸,缸内藏有200多斤玉米粒。原来,这缸玉米正是被逼搬迁的李炎桂悄悄留下的。他知道被困在大山之中的红军游击队急需粮食,一定会来寻找。倪南山和小余急忙打开随身带着的被单,每人包了一包玉米,然后在缸中放了3块银元作为粮钱,并按原样隐藏好瓦缸,趁夜返回。途中,他们在一石壁下面发现了老汪的遗体,强忍悲痛掩埋了这位年过半百已被敌人残酷杀害的战友。
据了解,李炎桂老人在临终前叮嘱儿子:这3块银元上面留有血迹,是他1938年在自己埋藏的玉米缸里发现的,这一定是红军战士换玉米时留下的。并被红军战士的行为所感动,才把这3块银元珍藏起来,再困难也一直舍不得花。要好好保存,再穷再苦也不能用……后来,李炎桂的儿子又把这3块银元交给了当地政府,以使更多的人受到革命传统教育。说起这3块银元的故事,老将军倪南山动情地说:“这3块银元,正是我们留下的,终身难忘啊。要是没有那缸玉米粒的话,我们这支游击队早就困死在山中了。正是这些穷苦百姓的无私支持,才使我们的革命斗争赢得胜利!”婺源县党史办负责人表示:“这3枚带血的银元,见证了当年红军游击队对群众的秋毫无犯,见证了群众对红军的深厚情意,见证了血雨腥风年代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