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长期从事红军政治工作,有着十分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他善于做政治工作,把国民党起义部队锻造成无产阶级的人民军队。他就是曾任红五军团第十五军(简称红十五军)政治部主任刘型。
1931年12月14日,受红军反“围剿”胜利的影响和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推动,国民党二十六路军在宁都起义。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非常成功的、重要的武装起义,在国民党军队中引起很大震动,同时也使红军增加了一支生力军。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随后,刘型调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军第三十八师政治委员。由于政治工作十分出色,1932年12月,刘型调任红五军团第十五军政治部主任,协助政治委员左权的工作。
红十五军是由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第七十四旅改编的。因为这个旅原先是第二十六路军的主力旅,受国民党的影响较深,所以红十五军的改造任务十分艰巨。
刘型首先给红十五军的官兵们讲道理,教方法。他们搞不清楚“打土豪,分田地”的大道理。刘型便耐心细致地向他们分析:“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多数贫苦农民无地或少地,这个矛盾是主要的。所以,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依靠打土豪,分田地。”可是,刚开始打土豪时,官兵们把土豪吊起来、拿马鞭抽。见此情况,刘型赶紧制止说:“这可不行呀!”,并帮助他们改变简单生硬的作风。
红十五军的官兵们不懂调查研究。刘型便对他们娓娓道来:“调查研究,学问很大。调查研究就是挨家访问,白天去访问,他们可能什么也不讲,只能晚上去,老百姓没有顾虑,才给我们讲真话。”刘型还亲自带领官兵做社会调查,夜里挨家挨户地访贫问苦,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减租减息斗争。
针对“国民党军常常抓伕,喜欢叫老百姓来干活,把枪支、包等都让伕子去挑,自己却大摇大摆地空着手走路”等现象,刘型结合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官兵进行教育,并对他们提出了“要团结群众、帮助老百姓,不能欺压群众、欺侮老百姓,还有不准调戏妇女,要帮助老百姓打扫房屋”等要求。
改编后,红十五军官兵仍然穿旧式黄军装、大盖帽,与红军的土布灰军装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格外晃眼。许多政工干部对他们存有戒心。刘型得知这一情况后,就教育政工干部要打破表面上的东西,要带着感情深入到战士中去,用暖人心的话语和实际行动去感染、影响、团结每位战士。
同时,红十五军留用了很多起义部队的连排干部。刘型便组织他们参加学习,传授如何建立新型官兵关系的办法,并在红十五军成立了士兵委员会,揭露、控诉军阀作风,实行民主管理,开除了一些极反动的军官,教育干部要把战士当兄弟来爱护,在部队中实行官兵平等。曾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保卫局秘书钱益民回忆说:“在短短的时间内收效很大……最后达到了打仗没有逃跑的、行军没有掉队的、宿营没有违纪的,自觉帮老乡挑水、扫地,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群众高兴地说,这支部队虽然语言不同、衣服不同(即说北方话,穿黄军装),却和红军一个样。”
此外,刘型十分注意并尊重西北回族战士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西北回族战士喜欢吃面,吃不惯大米。为解决这个问题,刘型便让炊事员把缴获的面粉做成面。西北回族战士不吃猪肉和腊肉等习惯引起了南方战士的不满,刘型耐心地跟他们解释说:“要尊重北方人的风俗习惯,不能笼统地讲不吃腊肉就是不革命。”针对回族战士打仗非常勇敢、战斗力特别强的特点,刘型还在部队中组建回族排、回族连、回族营、回族团。刘型的这一举措,在当时非常有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