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二首·送瘟神》最早发表于1958年10月3日的《人民日报》和《诗刊》1958年10月号。为什么6月30日写好的诗词,最终没有如毛泽东所希望的在一两天后发表,而是在时隔三个多月后才见诸报端,得以发表出来呢?推迟发表的原因的不时别的,而是毛泽东作者自己反复修改所致,例如“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原作“坐地日行三万里,巡天遥渡一千河。”这是毛泽东参照唐朝诗人李商隐《瑶池》:“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所作。还有“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原作“红雨无心翻作浪,青山有意化为桥。”这是毛泽东参照唐朝诗人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以及刘禹锡《百舌吟》:“花树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荣坠如雨。”所作。这首诗词经过了反复修改,将近三个多月后,直至满意,毛泽东才同意发表。 10月2日毛主席致信袁水拍:“诗二首定稿,请照此发表。可以照我写的字照相刊出,以为如何?字不好,与诗相称,似乎适宜。”这两首诗,发表在1958 年10 月3 日《人民日报》第一版,两首诗的毛泽东手迹刊印在第八版。
毛泽东发表诗词极其谨慎,毛泽东从1915年至1966年52年时间内所创作的诗词现存近百首,1963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发表37首,加上1976年发表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最后见刊的两首词,生前总共公开发表了39首诗词。其它的很多诗词毛泽东生前没有发表,大多是毛泽东写诗词后都没有最后定稿,其中虽可能间或有因为忘记了,未及再看到和考虑修订的,但一般都是毛泽东对这部分作品不认为很满意,所以生前毛泽东不准备发表,有些明确表示过拒绝发表的。毛泽东这种“一诗千改始心安”的创作态度,值得我们后辈学习效法。
特别在1958年10月3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后,还有很多的后续花絮。鲜为人知的是该诗发表不久,“坐地日行八万里”就曾受到过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时的同学蒋竹如的质疑,提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两句可能有误,因为我们坐在地球一动不动,怎么能一天跑八万里呢?谁能知道有一千条银河呢?”毛泽东不得不在一封信中专门作了解释,这就是在1958年10月25日致湖南第一师范时的同窗挚友周世钊的书信:
“坐地日行八万里,蒋竹如讲得不对,是有数据的。地球直径约一万二千五百公里,以圆周率三点一四一六乘之,得约四万公里,即八万华里。这是地球的自转(即一天时间)里程。坐火车、轮船、汽车,要付代价,叫做旅行。坐地球,不付代价(即不买车票),日行八万华里,问人这是旅行吗?答曰不是,我一动也没有动。真是岂有此理!囿于习俗,迷信未除。完全的日常生活,许多人却以为怪。巡天,即谓我们这个太阳系(地球在内)每日每时都在银河系里穿来穿去。银河一河也,河则无限,‘一千’言其多而已。我们人类只是‘巡’在一条河中,‘看’则可以无数。牛郎晋人,血吸虫病,蛊病,俗名鼓胀病,周秦汉累见书传,牛郎自然关心他的乡人,要问瘟神情况如何了。大熊星座,俗名牛郎星(是否记错了?),属银河系。这些解释,请向竹如道之。有不同意见,可以辩论。”
毛泽东作为一国领袖,日理万机,确实难得有闲暇的时刻,在闲暇之中的毛泽东,依然是一派诗人本色。逢迎昌明时代,毛泽东充分展露他轻松性情和闲适的诗兴,还有愉悦的智慧。毛泽东对有些读者看不懂或误解的地方,做了详细的解释,并耐心给书信释疑。这种心怀坦荡的宽阔胸怀,集诗人政治家和革命领袖于一身,既创造了历史,又创造了史诗,“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毛泽东无愧于政治家诗人,诗人政治家的伟大人物。
《七律·送瘟神》发表至今已逾60周年,毛泽东写作著名的《七律·送瘟神》的历史背景和时间毋庸置疑,但是写作地点有另说,毛泽东不是在杭州,而是在北京万寿路新二所一号楼读到这条消息后心奋不已而写作的。不管是在哪个城市的房间里,毛泽东看到报纸而写作这首诗,这里所要告诉大家的是为人所不知的是这首诗的写作渊源,必从时任民盟中央主席沈钧儒的一封书信泛起的涟漪而起。正是民盟先贤沈钧儒上书陈述疫情,引起毛泽东对血吸虫病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才在短短三年时间内,江西余江县消灭危害和肆虐人民的血吸虫病。这首诗词和一封书信的渊源,再现民盟先贤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同舟共济的光辉历程,见证了初心和同行。这首诗词不仅勾画了这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咏唱了英雄时代的英雄业绩,跳动着时代的脉搏,闪烁着历史的光辉,而且成为一曲建设新中国的颂歌,成为一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史诗,成为新时代多党合作美好前景的光辉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