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胡春雨:莱芜笔记:参观鲁中抗战展览馆和莱芜战役纪念馆
2019-05-21 14:37:21
作者:胡春雨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下篇:莱芜战役

    树欲静而风不止。二战结束后,世界陷入了美苏对峙的局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影笼罩着人们,超级大国的竞争主要在两国之外的中间地带展开。中国的走向,势必影响着全球运势。随着抗战的胜利,积贫积弱的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中共也发展为拥有一百二十万党员的全国性大党,领导着一百二十余万久经考验的大军和二百二十万兵农合一的民兵。历经重庆谈判、双十协定,中国人民一度看到和平的曙光,但折冲樽俎之余,内战之势终于无可挽回。1946年6月,从进攻中原解放区开始,内战全面爆发。

    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边打边撤、保存实力,以空间换取时间,赢得持久作战的方针相反,此时的意图在于凭借暂时的优势,快速结束战争,采取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步压缩的战术,夺取中共在北方的各大根据地。在实力敌强我弱、战区纵深宽广的形势下,中共中央采取“诱敌深入、内线作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依托有利地形、依靠群众支持,通过大开大合的运动战,达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同时,利用国统区民生凋敝、民怨沸腾的危机,争取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泛开辟了第二条战线,一步步杀开血路,扭转战局。

    鲁南战役后,山东成为华东主战场,中共在临沂附近召开鲁南会议,整编华东部队,组成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其中仅能够集中使用的野战军便多达二十七万,应对即将到来的决战。1947年1月,国军统帅部判断华野已经损失惨重,遂制定鲁南会战计划,总参谋长陈诚指挥三十万大军,南线由欧震率主力自临城等地三路北上,稳打稳扎;北线由济南王耀武所属李仙洲部,作为辅助突击集团,自明水等地两路南下,威胁临沂侧后——企图南北对进,迫华野于不利形势下决战。中共中央指示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敌愈深进愈好,我愈打得迟愈好;只要你们不求急救,并准备于必要时放弃临沂,则此次我必能胜利。”双方都在反复折冲之间,扬长避短,捕捉战机。

    《孙子》云:“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战役的展开则要“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南线国军坚持齐头并进,华野始终无法寻找战机;2月2日,李仙洲部孤军深入,进占莱芜,意图进攻蒙阴,威胁华野后方。千钧一发之际,华野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主力迅速转兵北上,直扑李仙洲部。留下部分部队虚张声势,佯装全军,作宽正面防御。其间巧妙采用行军增铺等方法惑敌,在牵制南线欧震主力的同时,诱使北线李仙洲部大胆深入。同时布置疑兵,在运河上搭桥,扬言渡河会和刘邓,造成即将逃窜的假象。这一系列的“示形”,成功掩护了作战目的。

    2月15日,华野主力对李仙洲部几乎形成包围之势,南线指挥所果断下令撤出临沂,继续北上增援。关键时刻,陈诚听信了部属“在临沂外围歼灭共军16个旅”的谎报,严令李仙洲部南下,阻击华野于黄河以南。而王耀武则根据欧震部轻松占领临沂城等情况,判断华野系主动放弃临沂,有北上之意,于16日下令李仙洲部全线后缩。久经战阵的李仙洲虽然准确判断了华野的企图,但来自上方的命令几经反复,全军乍进乍退之际,华野主力于18日到达莱芜周围,于20日完成了战役合围。至此,战局已定。

    战役首先在青石关打响,历经三十个小时的激战,华野全歼了奉命南下归建的七十七师,率先切断了李仙洲部南援、北撤的道路。二十日夜攻占锦阳关,断其退路和补给,完成了阻击任务,使主力部队可以安然解决城中守军。当夜,华野各部全线进攻,22日将李部包围于城内。但在国军囤积辎重、重兵把守的吐丝口,华野费尽周折始终未能得手,双方形成对峙,却坚定了李仙洲向吐丝口会和的决心。23日,李仙洲被迫决定突围。关键时刻,面对内战早已心向中共的韩练成,不仅设法迟滞突围时间,而且临阵放弃对号称“钢军”的整编四十六师的指挥,引起全军大乱。华野采取“围三缺一,网开一面”的传统战法,集中优势兵力,在吐丝口和莱芜城间布下袋型阵地,待李部出城后迅速进占城垣。《投笔肤谈》云:“不虚营而实阵,不重战而轻守。”李部五万大军暴露于外,在狭小的地段挤作一团,无从战斗展开,仅仅几个小时便兵败如山。一代抗日名将,从此退出了不得人心的内战。

    莱芜战役对华东战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粉碎了国军鲁南会战计划,正如陈毅所说:“我渤海、鲁中、胶东、滨海4个军区完全打成了一片,不仅山东我军的胜利基础因此稳如磐石,影响所及,全国独立民主阵线上的斗士也得到了极大的鼓励”。在陈毅探望时,李仙洲说道:“我们此次失败,主要是国防部战略指挥失误,而王耀武先生干涉下面太严,王先生每直接分电各军师甚至团,我虽在前方有时也不知道。这次到前方来,不过是高级的传令兵。”大有“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之慨。《尉缭子》云:“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大将临戎而听令于人,素为兵家大忌,用兵至此,焉能不败?

    但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天,胜败归根结底在于民心向背。《史记-管晏列传》云:“知予之为取,政之宝也。”战役过程中,根据地人民被广泛发动起来,积极投入“反蒋保田”运动,为保卫土改果实“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不惜一切,支援前线”。广大农民坚壁清野,组织地方武装,普遍开展地雷战、游击战,赶做给养,保障供给,封锁消息,运送伤员,大约按一兵三夫的比例支持作战。谁强谁弱,一目了然。汉贾谊云:“故其民之为其上也,接敌而喜,进而不能止,敌人必骇,战由此胜也。夫民之于其上也,接而惧,必走去,战由此败也。故夫菑与福也,非粹在天也,必在士民也。”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无论大乱之世还是升平之世,只有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告别展厅,一方“传承红色基因”的篆刻映入了我的眼帘。那么,究竟什么是红色基因?我想,在国人的文化意识里,红色代表着热忱与忠贞,也便代表者富贵与吉祥。红色来自我们燃烧的热血,来自我们美好的向望,其间澎湃的,乃大爱的力量:爱国、爱乡、爱人、爱己,也便写出了仁者无敌,大爱无疆!从抗战精神到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无非中华民族奔腾不息的红色基因。现在,我们讴歌无数前辈谱写的史诗,总结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就是为了凝聚国魂,把握当下,继续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陈永乐:新旅程的宣言
·下一篇:无
·特稿:莱芜笔记:参观鲁中抗战展览馆和莱芜战役纪念馆
·讲述鲁中抗战传奇 《一马三司令》周村开机(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胡春雨:莱芜笔记:参观鲁中抗战展览馆和莱芜战役纪
特稿:莱芜笔记:参观鲁中抗战展览馆和莱芜战役纪念
陈永乐:新旅程的宣言
特稿:新旅程的宣言
陈安、曾春生:王瑗:“我就是共产党!”
特稿:王瑗:“我就是共产党!”
姚老庚:史海沉浮·被中国枪决的日军最高将领田中久
特稿:史海沉浮·被中国枪决的日军最高将领田中久一
史海沉浮·被中国枪决的日军最高将领田中久一
李江萍、赵新华:发扬亮剑精神重走西征路,迎接新中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