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的一个星期天,南方的天气实在炎热,路上很少行人走动,大家都懒洋洋地待在家里吹空调看电视。我信手拿起一本由钟才伦主编的《红色金融丰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纪实》,看到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国民党军队对我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通向外界的交通基本上被封锁死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用于印刷纸币的油墨没有了,怎么办?为了解决油墨问题,当时任国家银行行长的毛泽民同志心急如焚,得知这些情况后,二话不说带着印钞厂厂长杨其鑫直奔福建省长汀,找到长汀城区区委书记毛钟鸣,请他想办法解决这事。毛钟鸣告诉他们:“用土法可以生产油墨,用灶上火烟筒里的烟灰或锅底灰伴油就能生产。这是我师傅临死时告诉我的,但他没有说用什么油。”
毛泽民和杨其鑫回到瑞金后,马上进行试验。他们用煤油伴烟灰,怎么搅拌也掺和不到一起。后来换用花生油,结果也不行。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带头搞试验的油墨部主任钟同兴看见房东端了一罐猪油进房间,双眼一亮。他向房东讨来一勺猪油,一试竞然成功了。
毛泽民等人总算松了口气。油墨部主任钟同兴抽出几名工人,开始大量生产油墨的工作,采购猪油,收集烟灰。他们不辞劳苦,走村串户,如果女主人不在家,他们就亲自动手,从灶上的烟筒里扫烟灰。油墨部的工作人员,都变成了烧碳老翁。
图一 纸币正面
图二 纸币背面
看了这段感人的故事,不由得激起我们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感叹之余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那是2002年元旦期间,我和几个比较要好的收藏界朋友去江西淘宝。在赣州文庙老早就有许多人,从文庙前的大坪,一直到文庙天井,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种收藏品,其中不少夹杂现代工艺品,甚是考验人的眼力。我在那转了一圈之后,走进了文庙里面的一个店铺。店主是老熟人了,他知道我收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钱币和票证,很自然地从柜台里面货架的抽屉里,拿出他放纸币的册子。他一边拿东西一边喃喃自语说:现在不知道怎么搞的,苏维埃时期的这些钱币、票证很难搞到,却又很难卖出去,生意很不好做。旁边,正好有一位搞苏区纸币收藏的赣州人,突然告诉我有几张很奇怪的纸币,他也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会这样。当他拿出这张纸币时,他又说这样的纸币非常少。我知道这是卖者惯用的手法,先做一下商业宣传,给购买者洗洗脑,以更好地抬高价格。我当作没听见,专心地看他拿出来的奇怪纸币。这是一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伍分纸币(图一),正面没有主图,只有黑色的行名、“伍分”面值、冠字“D”、签名、兑换说明和红色六位数编码。背面(图二)什么都没有。其实那时候我真的不懂,只是出于好奇,以略高于同等纸币的价格买下了了一张。买回来之后,也没有十分在意,放在纸币册里很久没有理它了。读了钟才伦这本书之后,我再次把它翻了出来,心想:难道这就是猪油版的纸币?土制油墨颜色容易自然退化,这张币也许就是使用这种油墨的见证。从纸币印刷发行到现在几十年了,也有可能是因为保管不善被自然风化了,也许是有人故意用某种药水浸泡,人为制造的稀罕品卖高价。或许还有其他什么原因,等等。总之,这张纸币给了人们无限遐想,我想有朝一日会用一种科学的仪器进行化学测试,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当年设在瑞金的国家银行营业部
作者简介:
洪荣昌,笔名:红歌,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红色收藏》杂志主编,《中国钱币》杂志特聘审稿专家,龙岩学院中央苏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红色收藏鉴定师,评估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