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湖北省最大的淡水湖,在监利、洪湖两县市间
周老嘴镇老正街西入口
大型红色题材电视剧《洪湖英雄传》在周老嘴取景拍摄
贺龙在洪湖苏区(中国画) 程宝泓
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大厅
湘鄂西红色首府纪念馆大厅
周老嘴镇老正街
俯瞰周老嘴
李光荣陪同来自武汉的文学艺术界朋友到监利采风,在周老嘴合影
柳直荀烈士纪念园门楼
柳直荀烈士纪念园内景
柳直荀烈士纪念园内的湘鄂西红色首府纪念馆
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赵广军的曾祖父赵训芳名列革命烈士英名墙上,他与父亲一起从广州来凭吊先烈
央视4套《走遍中国》栏目播出百集系列片中国古镇第51集“周老嘴——特殊记忆”
周老嘴镇镇委书记柏妍(右二)等陪同开国大将许光达之子许延滨少将(右一)参观湘鄂西红色首府纪念馆
素有“千湖之省”美称的湖北,那些星罗棋布的湖泊,像颗颗散落的珍珠,与纵横交错的河流,组成江汉平原旖旎秀美的水乡泽国风光。百里洪湖,宛如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江汉平原东南端,襟连监利、洪湖两县市,为“千湖之省”湖北第一大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一曲《洪湖水,浪打浪》使得洪湖“人间天堂”之美誉名扬天下,烟波浩渺、连天碧荷的绮丽景色,成为人们魂牵梦萦的向往宝地。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一些河流和湖泊渐渐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可那些经过岁月洗礼、“拖泥带水”的地名,却永久地留存下来,成为诠释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湾、墩、洲、嘴……这些依水而生、土得掉渣的地名,如一坨坨小泥块,在江汉平原南端的湖北省监利县俯拾即是,成为这个素称“百湖之县”的鱼米之乡的“特产”。其中,最形象的当是“嘴”(俗作“咀”),指的是形状突出的部分。譬如,位于监利县北部、洪湖西岸的周老嘴,据说是因其初系内荆河北沿的一小荒嘴,有周姓老翁来此设渡而得名,成为“因渡而兴”的古老集镇。因境内五条河流汇聚于此,又被喻为“五龙捧圣”之地。
在红色文物承载的历史记忆中,有一份1930年邓中夏在监利县朱河镇写给长江局转中央的报告,将监利的这个地方记为“周家咀”,并被有些党史书籍及媒体沿用至今。查清康熙《监利县志》有云:“周老嘴,县北五十里,原无市,明末县南居民避此成市,于顺治四年分立荆关隘口。”清同治《监利县志》直接记为“周老嘴市”。发黄的纸张,揭示了其真实身份。
不过,说起来,上海还真有个旧地名叫“周家嘴”,因黄浦江在此折北成嘴角状,旁有周姓村落故名,如今横跨虹口、杨浦两区的一条主干道就叫周家嘴路。当年邓中夏也曾在那儿从事过革命活动,也许是这个地名让他印象深刻而形成了误记。无意之中造成的偶合,让长江下游的党中央与长江中游的湘鄂西“赤都”形成了一个长长的红色链条,环环相扣,首尾相继。
说到“嘴”,中国最著名的莫过于上海浦东、寸土寸金的“陆家嘴”,这个黄浦江的冲积滩地,因明朝大文学家和书法家陆深曾在此居住而得名。可“周老嘴”的周姓老翁却没有这么幸运,这位摆渡者至今还是位湮没无闻的“古代雷锋”。真正让“周老嘴”名闻遐迩的,是降生于武陵山区,以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处女作”兼“成名作”而威声远震的贺龙,而且他是在上海奉党中央之命,溯江而上,“龙归大海”的。也许是缘分,贺龙故乡洪家关也有“三水绕门,五龙捧圣”的风水宝地之说。历史的机缘巧合,“贺胡子”由此与监利、与周老嘴以及洪湖水乡结下不解之缘。
裹挟着南昌起义的雄风,脚踩着滚滚的长江波涛,贺龙与周逸群等在前往湘西北途中,于1928年初在长江北岸的监利观音洲登船上岸,领导荆江两岸年关暴动,星星之火终成燎原烈焰。“洪湖水哟长又长,人心向着共产党。贺龙领导闹革命哪,红旗飘飘打胜仗。”他在这块沃土上遍撒红色的种子,使得洪湖地区成为革命的摇篮,成千上万的英雄儿女“扛起梭镖跟贺龙”,“血染沙场气化虹”,演绎了一幕又一幕悲壮而伟烈的历史正剧,唱出了一阕又一阕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浩歌。
1930年9月中旬,邓中夏受党中央派遣,从上海经白螺矶来到洪湖苏区;20日,风尘仆仆赶到周老嘴,主持召开红二军团前委军事会议,传达中央指示,会议决定“先攻监利再渡江”。在十万农军配合下,以贺龙为总指挥的红二军团一举攻克白色据点监利县城,使鄂西、湘鄂边和洞庭特区连成一片,大江南北风展红旗如画。随后,中共湘鄂西特委第一次紧急会议和湘鄂西第二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相继在监利县城召开,中共湘鄂西特委和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宣告成立,以监利为中心,与鄂豫皖、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毛泽东曾给予高度评价:“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
红二军团移师南征后,湘鄂西苏区军民在周逸群、段德昌、崔琪领导下,在奋力抗击水灾的同时,运用游击战术,挫败了敌人一块一块摧毁根据地的企图,取得了反“围剿”和抗灾斗争的双胜利。1931年12月至翌年1月,湘鄂西第三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和湘鄂西党的第四次代表大会相继在周老嘴召开,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和中共湘鄂西省委先后宣告成立,周老嘴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红色首府熠熠生辉。
如今,烈士的殷殷鲜血已浇灌出自由之花,战争的浓浓硝烟已离我们渐渐远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周老嘴也成为享誉荆楚乃至神州的“名嘴”,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军事委员会、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等4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着当年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与革命旧址融为一体的明清古民居群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长卷。
岁月的风刀雪剑,在周老嘴古镇的容颜上刻下道道皱纹,但它依旧绽放出独特的风韵。位于老正街的明清古民居群,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的砖木结构,小开间大进深的平面布局,排门与石库门相间的沿街立面,天斗与天井错落的空间形态,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又独具江汉平原特色。
周老嘴红色遗迹与古民居风貌有机融合、交相辉映,共同组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为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游览胜地,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客人纷至沓来。在中共湘鄂西省委组织部旧址右边的山墙上,著名书法家、邑人王遐举题写的“周老嘴”三个大字遒劲有力,成为游客留影的首选之地。
老正街承载着周老嘴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依附贺龙大道、直荀大道、逸群路、德昌路、中夏路等道路建设的街区也打上了红色印记,历史与现实以一种风格迥异却又相得益彰的面貌彼此呼应,相映生辉。坐落于直荀大道,建造在湘鄂西第三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遗址、柳直荀烈士殉难处——心慈庵,总投资3700多万元、占地80亩的柳直荀烈士纪念园,成为周老嘴红色旅游的新亮点、鄂西生态旅游圈中的明星景区。庄重典雅的仿古牌坊式大门楼,张开臂膀,恭迎来客。
门楼上的飞檐像翩翩振翼的蝴蝶,一曲或哀婉或激越的旋律在耳际萦绕。“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迎面而卧的词碑上镌刻的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饱含着一代伟人对亡妻杨开慧烈士和挚友柳直荀烈士的热情讴歌和深切悼念,同时也充溢着对柳直荀遗孀、杨开慧闺蜜李淑一的真挚情谊和深切关爱,堪称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被词坛泰斗郭沫若称之为“古今的绝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