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众所周知的西南重镇、中国红城,无论是主城区还是卫星城,都留下了不少中共地下党的革命遗迹。猪年春节期间,我们四川都江堰市四位红色文化爱好者驱车前往渝西北,一路探寻早年中国地下共产党员在巴渝大地、长江两岸留下的红色印记。
首站:板桥古镇
过成渝高速永川立交,再上铜永高速,行驶10余公里,我们向第一个目的地——板桥古镇飞奔而去。虽说是古镇,却不见气派的牌坊,课件,这是一个还没有完全打造、藏在大山脚下的原生态古镇。
永川、铜梁交界的地方就是板桥古镇。走进古镇,一条800米长的老街两侧,分布着穿斗式民居建筑,颇有“中国风”味道。但其中,居然“混居”着一栋西式小洋楼。
在清代,著名文人郑板桥肯定没想到会有一个地方会叫“板桥”。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在这个以穿斗式民居建筑为主的板桥古镇上,却有一座罗马风格的小洋楼,与老街建筑格格不入。
当地老人说,这座小洋楼叫“劝学所”,至于修建于何时?由谁所修?用来做什么?却是一个谜。
板桥镇劝学所位于永川区板桥镇场镇居委会,始建于民国12年(公元1924年)。前店后院布局,小青瓦屋面,硬山式屋顶,砖木结构,共三层,通高9.2米,檐高8.6米,宽6.2米,面阔一间,用四柱,柱顶塑有卷叶纹饰,进深二间,9.2米。正立面各层开有拱形顶窗户,其中上层开三窗,下层开两窗。
进入屋里,我们看见,室内天花板中心位置装饰有莲花瓣环绕絃纹图案,天花板四角还装饰有荷花古币图案一对、五角星图案一对。木栿楼板,木质扶手楼梯(现露天部分改为水泥梯)。
整座建筑为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后院井字形布局,纵深2.2米,横宽4.3米,土木结构,单层,小青瓦屋面,悬山式屋顶。通高9.2米,檐高8.6米。
据了解,这里最初为劝学所,后改为教育局。实行督学制后,分为两个单位,其中左边为邮电所,右边为回春堂药铺,二楼是回春堂药铺的药库。
板桥镇位于永川北部,建场于清康熙六十年,因场内桥多,又多为木板桥而得名。
古镇上一个老人告诉我们说,板桥镇曾属铜梁县管辖。1953年4月15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铜梁县第六区辖地划归永川县管辖,编为永川县第十区,区公所设在板桥场。板桥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迄今三百余年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水陆交通便捷,商贸物流云集,历为永川至铜梁的边境重镇。
时光催人老,风情仍如故。板桥老街上的人老了一茬又一茬,房后的大树也青了黄、黄了青,但老街却依然保存着当年大致的模样,街巷如故,风情如昔。至今,老街还保留着百年的铁匠铺、榨油房、酿酒坊、陶瓷作坊、缝纫铺等巴渝最具民俗特色的传统手工艺。
板桥老街上的老屋,故事多多,大有来头。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板桥邮电所、张王庙、禹王庙、石碉楼等建筑。
板桥邮电所位于板桥镇正街117号,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4年),最初为劝学所。“劝学”可不能按字面理解为 “劝人学习”,它其实源自清光绪年间开始推行的一项教育制度改革,即在只有科举制度的背景下,强制推进和普及基础教育,当时在全国各县,建立“劝学所”的达4/5。因此,“劝学所”其实是一个教育督导的官方机构,后改为教育局。督学制后,才分为两个单位,左边为邮电所,右边为会春堂药铺,二楼是会春堂药铺的药库。
大革命时期,实际为当时中共地下党组织所在地,记录了早期中共地下党为新中国解放事业不惧艰险、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的实物见证,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板桥地区民国至解放后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材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板桥邮电所实际是地下党组织所在地,1928年在此就成立了“中共板桥区委员会”。1938年4月,中共铜梁县委成立后,重建了中共板桥区委。1939年上半年,板桥区委建立支部6个,发展党员40余人。同时,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在党内外募集款项,开设进步书店,举办党训班2次。那时,共产党员谢伯龄在板桥镇街上开了“会春堂”中药铺,其门方上挂有传递信件的邮箱,延安和重庆传来的抗日资料都经此转送,该药铺也因此成为了板桥区委的联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