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现场。(中红网布铁威摄)
座谈会现场。(中红网布铁威摄)
中红网北京2019年2月17日电(布铁威、陈胜)
“纪念和缅怀留守中央苏区坚持三年艰苦卓绝游击战争的革命先烈!” “继承和弘扬我党我军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铸就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留守红军精神’!” “长征壮举万世瞩目,留守精神光耀千秋!” ……
今天,由中共龙川县委、龙川县人民政府主办,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益民基金承办的中央苏区留守红军文化园项目座谈会在北京举行。龙川县就中央苏区留守红军文化园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革命后代、党史军史专家等就中央苏区留守红军文化园项目建设提出建议意见,指出将进一步继承和弘扬红色苏区革命精神,一如既往地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出席座谈会的有:陈毅元帅之子、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昊苏,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中将,朱德元帅外孙刘建少将,周恩来总理侄子周秉和,张云逸大将之子张光东少将,李德生副主席之子李南征少将,全军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首席军史专家肖裕声少将,周纯全上将之子、原民政部司长周宏林,中办原顾问张中之子、原机械部司长张粤飞,杨德中上将之子杨海岩,原国家旅游局红办副主任胡呈军,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刘津远,北京九鼎辉煌研究院院长朱万峰,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益民基金执行主任兼秘书长余健婷,龙川县委书记黄添胜。
座谈会指出,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是全国97个、广东1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彭德怀、彭湃、王稼祥、罗屏汉、张瑾瑜、古柏、古大存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曾到过龙川。龙川现有党政军团组织驻地战斗、和活动过的旧(遗)址和纪念馆共有68处,龙川县“闽粤赣边五(华)兴(宁)龙(川)县苏维埃政府及兵工厂旧址”位列全国3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之中。2016年12月4日,“中央苏区留守红军文化园”奠基龙川,2018年4月,该园被纳入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益民基金三大公益项目范畴。
座谈会认为,“中央苏区留守红军文化园”落户龙川县,得到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及各位老革命、老红军后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龙川县在土地革命时期做出巨大贡献,建设具有纪念性、教育性、群众性、带动性于一体的“中央苏区留守红军文化园”意义重大,再现了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真实历史,进一步巩固和发扬了红色苏区革命文化,积极响应了国家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政策,还将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振兴发展。目前,“中央苏区留守红军文化园”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对于“中央苏区留守红军文化园”项目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与会嘉宾们积极建言献策,给予支持和帮助,他们指出,要让“长征精神”“留守红军精神”永远闪耀在革命老区发展大道上。 在座谈会上,与会嘉宾还为“中央苏区留守红军文化园”题了词。
新闻背景: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最为血雨腥风、波澜壮阔的一页。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奉命留守中央苏区的1.6万红军坚毅担负起掩护主力红军突围和牵制敌军的重任。留守红军在中共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项英,中央办事处主任陈毅,原红四军、红一方面军前委秘书长、闽粤赣边游击队司令员古柏,中央分局后方留守处主任、粤赣边军政委员会主席罗屏汉等的直接指挥下,坚持三年浴血奋战,有效地牵制了围剿中央苏区的数十万敌军,为8万多中央主力红军顺利渡过于都河,以较少人员伤亡突破敌第一、二道封锁线,为中央主力红军长征托起了一片蓝天。在红军长征后,中央苏区留守红军有效地组织了2万多红军伤病员及红军家属转移,并坚持与围剿苏区的敌人开展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除项英、陈毅、粟裕等少数留守红军成为后来新四军的领导和骨干力量外,其余大部分留守红军在突围和游击中光荣牺牲,包括毛泽覃、阮啸仙、贺昌、瞿秋白、刘伯坚、古柏、罗屏汉、张瑾瑜等留守红军领导人。他们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人民的英雄,是值得人民永远敬仰和缅怀的人,功绩彪炳史册。
龙川县委书记黄添胜(左三)介绍中央苏区留守红军文化园项目进展情况。(中红网布铁威摄)
朱德元帅外孙刘建少将发言。(中红网布铁威摄)
全军史料丛书编审委员会首席军史专家肖裕声少将发言。(中红网布铁威摄)
周恩来总理侄子周秉和发言。(中红网布铁威摄)
张云逸大将之子张光东少将发言。(中红网布铁威摄)
李德生副主席之子李南征少将发言。(中红网布铁威摄)
原国家旅游局红办副主任胡呈军发言。(中红网布铁威摄)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刘津远受会长王健委托在座谈会上发言。(中红网布铁威摄)
陈毅元帅之子、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昊苏发言。(中红网布铁威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