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当富强,始基端在商”。
在民族危难之际,商业在整个国家发展中显得尤为关键,一批民族资本家们怀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勤创实业,为中国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资基础,为中华民族独立奠定了重要基石。都景生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恰逢祖国70周年华诞,为进一步了解祖国抗战史,弘扬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我组成员于10月11日前往杭州都景生织锦博物馆,一起追寻时代印记,共忆建国华章。
实践时间:2019年10月11日
实践地点:杭州市西湖区凤起路杭州都景生织锦博物馆
小组成员:赵奇贝、 吴静佳、董鑫莹、 王超然
2019年10月11日下午一点,我们来到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都锦生织锦博物馆——一个充满红色气息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来到博物馆门口,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古朴典雅的江南风格建筑,在步行街的西洋建筑中显得格外特别却又不觉突兀;抬头仰望,我们看到了写有“都景生织锦博物馆”的八字牌匾,在阁楼檐角的掩映下别有一番雅致;一进入馆内,我们便看到了约2m宽的正红织锦屏,屏上隶书“錦”字与中国结呼应,彰显了中国人民传统的“和合”思想,充分展现了东方艺术之美;接下来在锦屏左侧我们看到了一幅都锦生先生的画像,下面我们将简单介绍一下都锦生的生平:
都锦生,号鲁滨,1898年2月12日出生于杭州西湖茅家埠,为中国著名丝织革新家和爱国实业家。于1917年考上浙江甲种工业学校,就读机织科。1919年毕业后留任学校。1921年3月都锦生根据自己的摄影作品首创中国第一幅黑白丝织风景织锦《九溪十八涧》成功。1922年5月15日,都锦生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创建都锦生丝织厂。其实在那个时候,都锦生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1926年,都锦生将产品送美国费城世博会参展,其中彩绘织锦古画《宫妃夜游图》荣获金质奖章,这也是中国织锦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的第一块金奖。都锦生先生对此感到十分自豪,似乎这是都锦生先生平生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在博物馆中,这幅作品也在隔层中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以至于在我们一进去时就被夜游图所吸引。1929年,都锦生参加第一届西湖博览会,五彩锦绣织锦荣获特等奖,织锦领带荣获优等奖。自此,织锦又在杭州开始传播,织锦产业也得到了一定发展。1931年,都锦生又试制第一把竹骨西湖绸伞获得成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营业额占一半左右的东北市场被日寇占领,都锦生进入困难时期。1932年,为抵制日货,都锦生停用日产人造,北平、香港等地的营业所相继关闭。先生的爱国实在感动了我们,在字画面前观摩的我们忍不住红了眼眶,内心的崇敬之意油然而生、喷薄而出。1937年8月“七七“事变后,杭州遭日机轰炸,都锦生丝织厂被迫停工,关闭厂房。12月杭州沦陷,都锦生拒绝伪政府任命,被迫避住灵隐山上天竺寺里,后举家避居上海。这时的织锦业已经受到了极大程度的影响,产业开始走下滑线。1938年4月都锦生在上海西区租地建厂,从杭州将二十台手拉机及大部分花版运至上海,并把法租界的织机并在一起,共有织机32台,勉强维持生产。1939年,杭州艮山门厂房及新式机械,电力机、佛像花版等被日寇全部烧毁。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被日寇占领,都锦生丝织厂在上海的生产已难维持,工厂关闭。1943年5月26日,都锦生在悲愤交集中,因脑溢血在上海病逝,终年46岁。
在面临日本侵略的关键时刻,都锦生先生表现出一个爱国实业家的铮铮铁骨。1931年、带领工人们走上街头,声讨日寇侵占东三省的罪行; 1932年,带头抵制日货,停用日产人造丝; 1937年12月,拒绝接受日伪政府的任命,连夜逃往灵隐天竺寺,茅家埠都宅的财物包括小汽车被日本兵抢劫一空; 1941年4月,著名抗日英雄、在松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长被刺身亡。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悲愤满腔的都锦生公开前往“孤军营”吊唁,并以自己的实名敬献了花圈。”
作为民族实业家的都景生先生在侵略者面前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了国家,他奉献的不仅是资本,更是民族气节,他维护的不仅是个人基业,更是国家支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在瞻仰博物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我们肩负着的责任: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前程不懈奋斗。
在沉思中,慢慢地我们步入大厅中央,看到了巨幅《毛泽东》织锦伟人像,主体呈灰色调,显得格外大气庄重,画面细致精美,我们能从中直接感受到毛主席目光之深远,以及对人民的博爱情怀。我们从资料中了解到:“织锦伟人像是都锦生织锦的特色产品之一,有彩色和黑白两种,其中有一些大型的棉纬织锦像,曾被广泛用于我国人民群众的各种集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