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初期,当刚刚获得解放的圈头村民,还沉浸在“两亩地一条船,老婆孩子乐不完”的欢乐之中时,又来了电影队给人们放映电影,怎麽不让人高兴呢?孩子大人个个奔走相告,人人翘首望天。那时候人们还没见过电影,疑惑、猜想萦绕在每个人的心中。
记得那天下午,在奶奶庙后边(老粮点)的麻袋工厂坐西朝东挂起了银幕,因为是第一次演电影,全村的孩子们都赶来看稀罕,小伙伴儿们高兴的蹦啊跳啊!还有的孩子提前搬来小櫈子坐在银幕前,眼睛看着这个又白又大的正方形发愣,恨不得用竹竿把迟落的夕阳拽下来。
傍晚时分广场上的人已经挤的满满的,竹竿上挑起的电灯把整个场子照的雪亮,头一次看见电灯的人们感到十分的惊奇,这比咱们家里的煤油灯亮多了,嘴里不由的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大喇叭里播放着音乐,放电影的人正忙着放映前的准备。忽然,大喇叭的一声喊叫吓了人们一跳,“张某某,赶快回家给你媳妇开门去!”哎!大喇叭里怎麽知道咱们村的人呢?真是神了,人们纷纷议论着,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好笑。那天演出的电影是《两家春》。影片的大概意思是:解放以后翁婿两家分了房子分了地,焕发了生活的青春,在党的领导下同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望着电影里生活中的人们,村民们 也都惊呆了,这块大布帐子里头怎麽会有人呢?更有好奇的人转到银幕后边去看,用手摸摸银幕最后还是满脸狐疑的走开了。实行合作化以后,圈头村上映过一部前苏联的新闻记录片《苏联的集体农庄》,人们看到苏联人身着朴素(黑白片)的民族服饰,人人喜笑颜开个个春风满面,正在田间用机械化劳作。从播种、施肥、浇水、收割完全实行机械化操作。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夹杂着动人的歌声,人们羡慕的眼都红了。从五十年代开始农村从原小社到高级社,最后到人民公社实现了集体化,但要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区)却成了天方夜谭。
一九五八年白洋淀人民公社建立。为了满足社员们的文化娱乐生活,组建了白洋淀公社电影队,轮流下乡为群众放映电影。圈头村的郝福田成了电影队的成员,负责放映的发电工作。当时郝福田也就是十八九岁,对发电机的操作并不是很熟练。每次到圈头演电影,郝福田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怕出事儿。可你越怕什麽他就有什麽。那个倒霉的发电机真不给郝福田长脸,在圈头十回总有那麽一两回发不出电来,急的他满头大汗。而那些急等着看电影的孩子们,还围着发电机直起哄惹的他大发脾气,自讨无趣的孩子们便灰溜溜地散去。
随着白洋淀公社的解体,公社电影队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以后安新县电影队第三小队的邸振河、王秀朵俩人,每月准时到圈头村放映电影,他们还用幻灯的形式及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扬好人好事,满足了社员们对电影渴望的心情。电影《寂静的山林》、《秘密图纸》、《青松岭》是反映敌特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农村阶级斗争故事,通过电影的有形教育,使广大村民增强了对敌斗争观念,树立起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坚强信念。《李双双》、《甜蜜的事业》等,都是反映社员们热爱党维护集体利益的好片子,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普及在社员头脑中的影响极大。戏曲片豫剧《朝阳沟》和黄梅戏电影《天仙配》,至今人们还记忆犹新,年长的老一辈人都能唱上三两段,在京腔京韵的戏曲之中,哼一段河南味儿的豫剧别有一番风味。文化大革命期间,八个样板戏还没有拍成电影,银幕复制片让社员们先睹为快,出现了人人唱样板戏、个个说样板戏、大家争做革命人崇高的革命激情。
改革开放以后,老电影恢复了青春。记得头一次放映《穆桂英大破洪洲》,因为是跑片,需要等上一个公社演完圈头才能演,那天天还没黑广场里就坐满了人。当时正下着小雨,社员们有的戴着草帽、有的披着塑料布,年轻的打着雨伞,还有的干淋着。刘秀荣饰演的穆桂英唱、唸、做、打让社员们着实地过了一回戏瘾。
1969年冬季,圈头公社电影队成立。每天人们吃过晚饭就到影院看电影,享受着文化生活的大餐,电影队还定期在採蒲台、光淀、邵庄子三个生产大队轮流放映,解决了小村社员们看电影的需求。1981年8月,圈头村露天电影院建成,除了固定在本村放映外,还携带16毫米放映机在另外三个自然村放映。
1990年以后电视逐渐走进了家庭。1993年6月,圈头乡文化中心影剧院落成,坚持常年为村民放映电影,2005年电影院被迫停止了放映。圈头村从五十年代初第一次看电影,到2005年电影院停演。圈头村的电影经历了一段不平坦的历程,也是农村电影从无到有由发展到繁荣的历史阶段,“正如保定地区电影公司的管理员赵福立,说圈头影院是保定地区坚持最长的乡村影院,也是最后一个停演的乡村影院。”(张满乐语)。半个世纪过去了,在享受着丰富多彩文化娱乐生活的今天,电影带给人们的精神食粮,是任何物质都不能替代的,它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和积奠的文化思想,时时刻刻在激励着圈头村人的进步。市场经济确立以后,圈头村的年轻人打起背包奔赴全国各地大展拳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圈头村赢得了信得过的好声誉、还把自己的腰包挣的鼓鼓的。这些超前思维形成的经济头脑,是电影正能量教育的丰硕成果,也是传统道德观念在现阶段最好的演释。随着时间的推移,圈头村的电影院从此成了村里历史的坐标。然而我们更不能忘记,当年圈头公社电影放映员陈和初、陈宝德、张满乐,是他们冒着酷暑严寒舟车劳顿接片送片,才保障了电影的正常放映,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为我们带来了欢乐,那就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