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1日,一个平常的上午,一位头戴卡其色红军帽,精神抖擞的老人风尘仆仆来到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很有礼貌的拿出用圆筒装好的一份用宣纸自制的“走长征路(鄂豫皖)简图”,恳求我们给他盖上单位公章当做纪念。老人拿出的这一份制作精细并已经盖上许多鄂豫皖地区红色纪念展馆公章的简图让我们非常震撼,也颇为感动,虽然老人所走之路并非长征之路,沿途也没有可以称赞的壮举,但,红色文化的传承发扬需要这样的一份执着。
在经过短暂的交流之后,我得知这位老人来自辽宁大连,名字叫崔宝莹,今年78岁高龄,1960年考入海军军事院校学习,成为一名现役军人,1965年毕业后在青岛潜水艇部队服役,转业后担任过大连港务局武装部部长。老人说,很遗憾自己没有参加过革命战争,是一名新时期的军人,在服役期间,他的许多上级领导都是从鄂豫皖走出去的身经百战戎马生涯一生的老红军,其高贵的品质及严格的纪律性让其难以忘怀。退休之后一直想探访革命前辈生活过、转战过、战斗过的红色热土,碍于生活中的琐事一直未能如愿。今年,老人再次想起挂在心头几十年没有完成的愿望,耿耿于怀,年纪的不断增长让他再也坐不住了,12月8日,他给了自己20天的时间,带着自己花了一天时间制作的鄂豫皖简图和简单的行李,在告别家人后,独自一人出发了。从大连到郑州,从郑州到南阳、信阳、罗山、光山、新县,再到麻城、红安、金寨。每去一个地方,老人都会停留一天,顾不上舟车劳顿,兴致勃勃的参观红色纪念馆,了解当地的革命历史,聆听革命前辈的峥嵘往事,最后都会希望能给他的行程做一个见证。十几个红彤彤的印章、褶皱的宣纸告诉了我们这一路的艰辛。
金寨,是此次行程的第九站,在了解到金寨辉煌的革命历史和为新中国建设做出的巨大牺牲奉献后,老人肃然起敬,眼里含着泪水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一突然动作让我们不知所措,我想,他又回到了青年时,回到了老领导给他讲述革命岁月的日子。他敬的是先烈,是和他一样有着铮铮铁骨的军人。停留几秒之后,他拭去眼角的泪水,缓缓卷起已经重复无数次的“宝贝”,小心翼翼地装入圆筒里。我知道,此刻他的内心是复杂的,想和他说点什么,但却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最恰当。应老人的要求,我们赠送了宣传手册和书籍,也留下了他的联系方式。临别之际,老人再次向我们敬了一个军礼,并说道“有需要我的地方,随叫随到”。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是军人铁一般的纪律和顽强的作风锻造的。看着远去的背影,时间仿佛停滞了,年近八旬的老者,不远千里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有艰辛,有困顿,更多的是坚定的信念。这一路给慢慢淡忘过去艰苦岁月,贪图享乐的人们以启迪,有人仍然记得为共和国献身的勇士们,愿意走进他们身边,回首烽火岁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的初心在哪?在逝去的历史长河里,在斑驳破损的文物里,在感人至深的故事里,在恒温永久的手心里。牢记使命的动力源又在哪?在艰难险阻的征途上,在生死考验的冲锋上,在执着坚守的岗位上,在五指并拢的手指上。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越多正能量。”新时代,新征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动力支撑,需要思想引领,或许,在重走红军路上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