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种渠道,记者都未能找到充分的证据证实邹日贵烈士是瑞金那里人。就在寻找陷入僵局之时,有人建议通过网络来查找,或许会有更大的突破。于是我向吉林双辽贴吧发贴:“寻找瑞金籍烈士邹日贵营长,他在解放双山的战斗中牺牲(1947年5月),请问他的陵墓安葬在双山哪里?”帖子发出后,双辽网友积极响应,其中一位网友更是向笔者提供了当年解放双山战斗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以下是内容摘录:
“1947年5月14日,国民党郑家屯守军向双山守军增援的5汽车枪支,在后俗一带被民主联军截获。民主联军截获武器弹药后,电话告诉双山守军速接应援军部队,有意引双山守敌出击而歼之。双山守军接到电话后,带重武器赴后俗接应,被民主联军围击,受重创后退回双山。14日晚,民主联军占领双山镇和亲里、城西的石头山、城南的祥云里、城东的百禄村,构筑了作战工事。主攻部队利用夜幕潜伏在离敌碉堡200多米的地方。15日凌晨,民主联军发起总攻,主攻的重点是西大岗子和东大岗子。西岗阵地是镇守双山的咽喉阵地。民主联军夺得了西大岗子阵地后,命炮兵向东大岗子和城内猛烈轰击。东大岗子守军在炮火轰击下,弃阵而逃,向怀德方面窜去。民主联军炮兵将双山镇内碉堡炸毁。攻城部队在炮兵和重机枪的掩护下,向城内发起攻击。东、西、北三门先后被民主联军攻占,国民党70军87师259团副团长吴祖伯及其部下400余人被俘;易亚东等营级以下43人被击毙。缴获八二迫击炮2门,六O炮6门,重机枪3挺,轻机枪20挺,马枪129支,冲锋枪36支,短枪2支,子弹7万发,炮弹600余发,马30余匹,吉普车1辆,电台1部。收复双山的战斗仅用了3个小时。在解放双山的攻坚战中,东北民主联军某部营长邹日贵壮烈牺牲。”透过文章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邹日贵烈士确实是在解放双辽战斗中牺牲的,但关于他的情况只有寥寥几句话,也不能为证实他的籍贯提供任何帮助。
通过网友告知双辽市相关部门的联系电话,我又联系了双辽市烈士陵园一工作人员,经该工作人员查证,烈士陵园安葬的300多具烈士墓里没有发现碑名是邹日贵的烈士墓。后来笔者又联系到双辽市民政局优抚科的李科长,他告诉我,邹日贵烈士确实是解放双山战斗牺牲的,但至今没有发现他的陵墓。他解释说,战争年代,因战事紧张,很多牺牲的烈士大都是草草掩埋,没有留下姓名,也没有留下碑文。八十年代双辽县政府从双山烈士墓迁移了16具无名烈士遗骸到双辽烈士陵园里,烈士墓至今也是按数字排列,邹日贵烈士是不是在这16具遗骸里也不好确定。但是《双辽县志》里有邹日贵烈士的人物介绍,内容为:“邹日贵,男,汉族,江西省瑞金县人,1931年参加红军,1933年入党,历任通讯员、班长、排长、连长、抗日战争中晋升为营长,身经百战,四次负伤,1945年5月邹日贵奉命转战东北,1947年5月他参加了解放双山的战斗,在战斗中,邹日贵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经多次激战,终于击溃敌人的主力部队,在战争即将结束时,邹日贵被一颗流弹击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人物介绍里也没有烈士更多的资料信息。李科长还告诉我双辽烈士陵园里展厅里还有设立了邹日贵烈士的事迹介绍展版,李科长把展厅里烈士的一张珍贵的照片传给了我。我询问李科长是否留下烈士的生活用品、工作日记等遗物?李祥科长告诉我:烈士戎马一生,没有留下什么遗产,不过他说如有烈士更多的消息也会及时的告诉我。
(三)永远铭记
英雄的事迹令人感叹,我想到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由毛主席起草,周总理题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我希望通过媒体宣传能找到烈士的后人和亲属,了解更多烈士的情况,让烈士能够魂归故里。我也希望清明节相关部门和在当地工作生活的瑞金籍人士能组织到吉林双辽市烈士陵园祭奠,去告慰先烈:家乡人民没有忘记他,家乡人民牵挂他,家乡人民永远怀念他!邹日贵烈士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