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改革开放40年,9月3日至6日,由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中共广安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广安日报传媒集团、广安日报社承办的全川报纸副刊编辑记者“小平故里行”采风活动在广安举行。此次活动为期4天,期间来自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报纸副刊研究会、省级和全省各市州的28家媒体、50余名专家、编辑、记者,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广安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都江堰市长征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都江堰市长征书院创始院长兼都江堰市新闻中心记者李崎应邀参加“走进小平故里 感受改革巨变”采风团全程。
期间,他在广安与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中共广安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及来自全省各地市州的新闻同行、广安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天明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介绍了都江堰市长征书院发展现状及开展红色教育、红色宣传的情况,并接受了《广安日报》、《广安电视台》、《天下广安APP》的采访,畅谈了在小平故里广安大地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新变化、新成果的体会、感受。
红色旅游篇:激情山水 红色广安——广安,一座城市的红色纪念
广安是一座崭新的城市,也是一个古老的地名。
说她新,1993年7月设立广安地区,1998年7月撤地设市,现辖广安区、前锋区、武胜县、岳池县、邻水县,代管华蓥市,人口470多万,完全是一个因为当代政治调整行政区划而成就的川东北一座现代新城。
毫无疑问,这座新城的建立,得益于当代政治,因为她是世纪伟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的故乡,而其今天的名声,也主要缘于政治,是被中外各界人士广为知晓的邓小平故里。
说她古老,广安也是有历史底蕴的地方。自宋开宝二年取“广土安辑”之意设立广安军,历朝历代都在此建府设州置县,“广安”之名沿袭至今。
9月3日下午,记者跟随参加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川报纸副刊编辑记者“小平故里行”采风团抵达广安,直奔广安最著名的广场——“思源广场”。
艺术角 服务百姓的大舞台
思源广场取名于“饮水思源”之意。广场装饰得十分漂亮,一座巨大的“实事求是”宝鼎三足立于高台之上。
思源广场兴建于14年前,是为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准备的献礼工程,如今成了广安市民夜生活的活跃场所。每天晚上,当夜幕降临,广安城区的思源广场,必定是热闹的。
广场最高处,放置着一口当年从澳门运送回广安的铜鼎,铜鼎下面是邓小平的题词“发展才是硬道理”,南面是梁衡撰写的“真理宝鼎记”铭文。东面一条长廊通向山下的渠江。北面巨石林立,上面刻着邓小平的许多重要思想和发展观念。
夜幕降临,记者看到广场四周散步、纳凉的市民络绎不绝。偌大的广场上,被三支跳广场舞的市民分割成三块不小的文化阵地。广场的两侧空地上,让广安与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城市接轨——人们纷纷跳起了广场舞。只是略有不同的是,在这里,歌颂邓小平和改革开放的歌曲,成了广场舞的标配。大妈们所跳的《春天的故事》,无论人数还是声音都比年轻人跳的《小苹果》气势大。
据陪同记者夜游思源广场的广安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安市文艺志愿服务团副团长李天明介绍,每逢周六的傍晚,广安城南市民辛克娴就会放下手中的活,与老友们相聚于思源广场一角的思源艺术角,看各类文艺演出,享受艺术带来的喜悦。与粉丝辛克娴一样,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为思源艺术角的铁粉,只要艺术角有演出,他们就准时地聚集在思源广场,欣赏本土艺术家的各类表演,感受传统经典和现代艺术的魅力。
“向决战贫困再出发!”广安从阵地建设、品牌培育、活动组织等方面着力,切实推动文化惠民进街巷、进农家,引导贫困群众精神脱贫,努力兑现告别贫困的承诺。2016年12月16日,广安市文艺志愿服务团应运而生,担负起打造公益文艺演出平台、振兴艺术角事业、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的使命。
2017年春天,带着广安人民的期盼,在璀璨的灯光下,广安城市广场文化艺术角在思源广场惊艳亮相。从此以后,全市文艺爱好者有了一个全新的、生机勃勃的展示平台,他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定期开展公益性演出,不断更新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从思源艺术角搭建的那天起,它就深受市民拥戴,每次演出,观众都保持在3000人以上。遇到节假日和重要演出时段,上万名观众聚成一片,掌声不断,喝彩声不断,思源广场成为欢乐的海洋。
在广安市委宣传部、广安市文联的关心指导下,在李天明等志同道合者的齐心协力下,广安已打造出“一周一主题”的广安思源艺术角志愿服务品牌。今天,思源艺术角成为广安城市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这不只是市民的心愿,更是得到了更高层次的认可。 据李天明说,去年9月25日,思源艺术角经过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专家评审,获得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共享工程——百姓大舞台立项,成为广安唯一的国家级文艺品牌,为广安的演艺事业发展提供了高端平台。
思源艺术角旁边,是一座青灰色的5层主体建筑。在璀璨的灯光照射下,楼顶上“邓小平图书馆”格外引人注目。李天明告诉我们说:“邓小平图书馆是广安思源广场的一大人文景点,也是广安广大市民的知识宝库,它与气势恢弘的圆弧形装饰建筑曲直相间,错落有致,象征一部永远开卷的书”。
据了解,2005年,“邓小平图书馆”是当地在广安市图书馆基础上增挂的一块牌子。目前,馆藏图书及多媒体资料达120多万册(件),其中,有关邓小平及广安地方文献等特色文献资料近30000册(件)。
牌坊村 追寻伟人的红色足迹
位于广安市区北郊、离城不过7公里的协兴镇牌坊新村,是邓小平故居所在地,也是广安最吸引人的地方。这里是四川省红色旅游的龙头和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9月4日一早,我们乘红色旅游大巴车从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广安思源广场出发向北方驶去。一路上,宽阔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辆……充满生机活力的美丽画卷依次映入专家、编辑、记者们的眼帘。
邓小平故里位于广安市协兴镇牌坊村,距市区7公里,是全国唯一以纪念邓小平同志为主题内容的纪念园区,也是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采风团一行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小平故里,缅怀伟人,并随着他的经历追寻红色足迹。
走近邓小平故里,采风团首先来到了邓小平铜像广场。大家庄严地在邓小平铜像前肃立,向伟人三鞠躬,向伟人敬献花篮。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执行副主席刘为民宣布采风活动开始,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雷健,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甘丽分别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献花仪式暨启动仪式结束后,大家前往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参观。一走近陈列馆,就能看到邓小平的大型雕塑。在雕塑的左侧墙面上,刻着邓小平同志的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由序厅、三个陈列展厅、电影厅、珍藏厅等组成。共展出文物170件、档案文献资料200余件,图片408幅,复原场景4个,运用多媒体展示系统以及最具震撼力的电影,共同组成鲜活的立体空间,生动、全面、形象地展示了邓小平伟大辉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以及的呢过小平理论的不朽丰碑。
随后,采风团来到了邓小平缅怀馆。据介绍,邓小平缅怀馆距邓小平故居约100米,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开馆。邓小平缅怀馆占地约5亩,总建筑面积4327.9平方米,由序厅,三个陈列展厅,一个场景复原厅,一个影视厅及相关辅助设施组成。共展出实物270件、图片218张,恢复邓小平同志生前工作和生活场景3处,全景式呈现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幅画面,是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的延续和补充,让人们走进小平同志,更加了解他的生活、他的情感、他的世界。
最后,采风团来到了邓小平故居。据介绍,邓小平故居是一座普通的川东农家三合院,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邓家老院子”。1904年8月22日,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就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15载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一个普通的山区农民的儿子,在母亲的鼓励下,15岁就走出山村,开始了一生的革命生涯,最终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解放,走向改革开放,走向繁荣富强的一代伟人。
经过修缮的邓家老宅,占地880余平方米,有大小房屋近20间,木质结构,青瓦粉壁,屋里还原的,是过去农家生活的场景,摆放的是过去农家生活用具,多少保留着当年的模样,从中还依稀能想象出当年邓氏先祖生活的场景,墙壁上贴着邓小平少年时生活的场景绘画。
记者看到,从广安市区通往邓小平故居的沿途公路宽阔平坦。因为广安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中丘、浅丘,沿途可见已开发的农业生态园区。公路两旁则是国家各部委,四川等省、市各级政府机关捐献建设的绿化林带,石头上都一一标记。邓小平的故乡牌坊村,300多户居民早已被迁到了公路另一侧,当地政府专为他们修建的新牌坊村。如今,邓小平的功绩给他们带来了滚滚财源。这里的民居格调统一规划为古朴的四川民居风格,村里修了四通八达的公路,农业开发搞得很好,许多农民搞起了农家乐,生意兴隆。
漫步于改造过的小平故居景区里,整洁的小道,遍地的草坪,盛开的花卉,名贵的树种,犹如走进了林荫蔽日的茫茫森林。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经过广安政府的打造,现在的小平故里,是以邓小平故居为背景、被改建成的一座园林式旅游区,占地3.19平方公里,2013年10月就已经挂牌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