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至1998年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在此期间,有幸拜访了当时新华社副总编朱承修,朱先生不仅热情地接待了我这位来自家乡的小记者,还介绍我与在新华社工作的其它江阴人见面,他们是薛永兴(新华社副总编)、郑德金(《中国记者》编辑)、何洪锡(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副总编)。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发现,在新华社有着一批江阴老乡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梅幼先:新华社中南总分社军事组副组长,后担任《湖南日报》总编,朱安:新华社中国图片社高级摄影洗印师,刘洪潮:新华社《国际内参》编辑室主任,李树勋:新华社高级记者,北京分社采编室副主任,戴增义: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高级编辑,陈进才:新华社社会工作部主任,王生良:新华社《世界形势研究》编辑部编委,顾正兴:新华社新华音像中心经理部经理,张正宪:新华社高级编辑半月谈杂志副总编。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同时也是世界性现代通讯社。
新华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的重要宣传舆论机构,1931年11月7日,新华社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在江西瑞金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
1934年10月,红中社随中央红军长征。
1937年1月,为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根据中央的决定,红中社在延安更名为新华通讯社。从诞生起就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发挥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总汇作用,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华社目前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个分社,在中国大陆的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有分社,有的地区还设有支社。新华社是中文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同时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葡萄牙文发稿。
在新华社工作的江阴人最引以为自豪的便是朱穆之同志,这位从小离开江阴到北京求学的江阴人活了99岁,真正是百年风云的经历者和记录者。今天如果我们去西柏坡参观,会在村口看到一个醒目的标语:中国命运定于此村。这是朱穆之的题词,当年作为新华社骨干记者被抽调到第一代中共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身边工作,成为中共走向胜利的历史参与者和记录者。当时经过27年的斗争实践,中共对枪杆子和笔杆子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这里,朱穆之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的,从毛主席用新闻吓退傅作义的十万大军,也深刻地领会到了新闻工作在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把握大局的能力。
解放初期,在他领导新华社工作时,很好地履行了毛主席关于“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的指示,从全国各地挑选精兵强将,集中培训,分赴世界各地,先后建立了50多个国外分社,成立了26个国外出稿站,每天向亚、非、拉、欧洲27个国家播发新闻1万字,一开始,国外媒体不用新华社的稿子,为了让新华社的消息落地,朱穆之一方面争取与路透、法新等西方大通讯社订立无偿交换新闻协定,另一方面在布拉格、伦敦、开罗等地建立出稿站,抄收总社播发的稿件后印发给用户。这些出稿站所发新闻,受到亚非拉报纸的普遍欢迎。打破了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实行的新闻封锁,传播了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为新中国的对外工作立下了第一功。
在新华社工作的江阴人在朱穆之的影响下都有着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个是特别严谨细致,业务精谌。
朱承修是新华社的一名编辑。他从19岁就跨进新华社的大门,21岁就走上编辑的岗位。 他是编辑。30多个春秋,年年月月,辛勤耕耘,从不懈怠,忠于职守。 尽管1988年已经走上副总编辑的领导岗位,但仍然实实在在地从事着编辑工作,只不过经验更丰富、眼光更开阔了而已。从组稿、编稿、到拟按语、写评论、为记者出谋划策、组织指挥战役性报道……从朝鲜战争的上甘岭战役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数不清的稿件从他手中经过,由“毛坯”变成了“成品”,由“成品”变成“精品”,有的经过他画龙点睛,提高了作品的品位。获得了新华社好新闻,甚至全国好新闻,记者的名字登报、上广播,受到通报表扬,而报纸上却看不到他的名字。 当首届韬奋新闻奖评选结果公之于世时,朱承修位列榜首。熟悉他的新闻界同行们并不感到突然,许多人不由自主地说:“他当之无愧!”
薛永兴,担任过新华社副总编辑、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社长兼总编辑;他除了把好新闻关外,还是一个在镜头里善于发现美,善于捕捉美的摄影者,随身背在肩膀上的是一个相机包,里面装着是不同的镜头,还有采访时用的笔和本子。 第二个特点是敢于担当,坚持真理。
在文革初期,朱穆之被打倒,进了劳改队,半天劳动,半天接受批斗,他从被打倒的第一天开始,无论环境如何复杂,都经受住了考验,他一方面不给自己乱戴帽子、无限上纲,以求得到造反派的好感,同时另一方面,也不把责任推给其它领导同志。对于造反派对他的无端指责,上纲上线,他总是沉着应对,实事求是说明情况。文革中期,他在周恩来总理的多次过问下,由毛主席亲自批示:有印象、能工作。1972年9月8日担任新华社社长。
在工作中他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与当时分管新闻工作的姚文元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并最后因告“御状”而再此被打倒。1975年9月5日,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召开,参加会议报道的记者向总社汇报了江青在会上的一些反常表现,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穆青派人作了调查,朱穆之听了汇报后,高度重视,在自己的办公室亲自布置参加会议报道的4名记者,整理了相关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