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任弼时、彭德怀、董必武、刘伯承、聂荣臻、刘伯承、徐向前、林伯渠、谢觉哉、徐特立、万里、邓颖超、薄一波等党政军领导同志先后也为陵园撰写的题词、挽联、悼文达40余件,衬托着整个烈士陵园更加庄严肃穆,这在全国各革命纪念地和烈士陵园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故为人们所重视。欧州一个国家的专家在留言薄上写道:“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英雄们是永垂不朽的,陵园的修饰和设施,也给我留下很好的感觉;在宏伟的纪念碑上、陵墓上、陈列馆的照片上,铭记着中国人民及其军队光荣事业的英雄历史”。
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视察我国南方的归途中,在邯郸站下车,专程到陵园缅怀烈士。毛主席和滕代远、罗瑞卿一行人徒步走进来,到左权将军墓前,脱帽致哀,默立良久。望着陵园的青松翠柏,毛主席深情地说:“他们应该有一块安息之地呀!”是的,陵园高大的纪念建筑和烈士公墓,是力量的象征,是胜利的象征,它不仅记载了中国革命不朽的过去,而且昭示了我们伟大祖国光明的现在和未来。随着历史的发展,陵园将更好地担负起“褒扬烈士,教育后人”的光荣任务,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发挥愈来愈巨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