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刘继楠:襄阳习家池——中国最古老的园林文化(组图)
2018-08-10 10:30:11
作者:刘继楠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一、习家池,建于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

    习郁,为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立下了显赫战功,被封为襄阳侯。他辛勤建设这片土地,在襄阳城南约五公里的凤凰山南麓,依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养鱼的方法,筑建一长六十步、宽四十步的土堤,引白马泉水建池养鱼,延存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园林建筑之一,也是全国至今保存完好的汉代名园,被誉为“中国郊野园林第一家”。

    习家池背倚白马山,三面环抱,南望汉水,风帆隐现,远眺鹿门,山色苍然。亭台掩映,流水涓涓,风景宜人,古往今来吸引了不少游人。旧有凤泉馆、芙蓉台,亭北有习郁墓,现存六角亭、荷花池、溅珠池、半规池等景点。

    二、自古以来,习家池都是襄阳人春游和来襄阳外的文人墨客游历第一去处

    西晋永嘉年间镇南将军山简镇守襄阳时,常来此饮酒。醉后自呼“高阳酒徒”,故习家池又名“高阳池”。

    唐代孟浩然曾感叹: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我国五言律诗奠基人初唐诗人杜审言在《登襄阳城》赞美习家池: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襄阳曲四首》中唱到: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
    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
    头上白接篱,倒著还骑马。
    岘山临汉江,水绿沙如雪。
    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
    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唐代著名文学家皮日休著名的《习池晨起》,赞美了习家池的妙处:

    清曙萧森载酒来,凉风相引绕亭台。
    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
    茭叶深深埋钓艇,鱼儿漾漾逐流怀。
    竹屏风下登山屐,十宿高阳忘却回。
    明代嘉靖年间抗倭英雄钱錞有诗道:
    凤凰亭枕岘山头,雁自飞飞客自游。
    独有习家池上月,不随江水向东流。

    明代诗人薛瑄对习家池有生动的描写:

    谷口一径入,苍山四面开;
    中有习池水,水碧无尘埃。
    泉源初喷薄,交流遂萦回;
    飞鸟镜中度,行云天外来。

    三、习凿齿为习家池打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习郁后裔、东晋著名史学家习凿齿曾隐居于此,读史诵经,所著《汉晋春秋》洋洋洒洒54卷,他所著的《襄阳耆旧记》是我国最早的人物志之一,习家池名声日盛。

    兴宁三年(365),习凿齿邀请高僧释道安到襄阳弘法。释道安师徒一行400余人被安置在习氏宅第附近的白马寺,他在襄阳讲经弘法15年,创立了新的佛教学派"本无宗",使襄阳成为当时全国的佛教文化中心。这些与名人名著相关的历史典故,使习家池不仅仅作为历史遗迹而存在,而且积淀和传承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四、习姓以国为姓

    古代有诸侯国习国,习国被消灭后,其国人以国为氏,而称为习氏。古代的习国在现在的陕西省丹凤县武关附近少习山一带。汉代有习响,曾出任陈相。望族居于东阳郡,即今天的浙江省金华市。习氏后人尊习响为习姓的始祖。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襄阳市分别发现了一方“国士习公、孺人李氏墓志铭”及一通习氏宗祠残碑,其文字内容记述了襄阳习氏宗族的演变和发展历程。“国士习公、孺人李氏墓志铭”发现于襄城区欧庙镇李垴村习家沟自然村之习氏墓地中,志文记:“习氏,故襄名族,晋、唐间最盛,载青史中,不具述。即今城南凤凰山之麓,习氏池亭最著名者,其故居也。”可见,现襄阳城南5公里的习家池就是汉—唐时期襄阳豪族习氏家族的故地,是襄阳地区延续时间最长的大族之一,是习姓宗祠所在。习家池所属的习家人于五代时因故迁出襄阳,以迁入江西一支发展得最为繁盛,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已寓居江西数百年的习姓一支又迁回襄阳城南的习家沟,直至今天。 

    五、习氏宗祠

    进入景区向右,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祠堂。祠堂由大门、戏台、过亭、廊房、正厅、厢房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窗户、门、檐饰件均采用镂空雕花而成,做工精细,尽显汉晋风采和地方建筑特色。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彭志安:贝加尔湖是旅游圣地 北水南调是幸福源泉
·下一篇:无
·刘继楠:襄阳习家池——中国最古老的园林文化(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刘继楠:襄阳习家池——中国最古老的园林文化(组图
刘继楠:襄阳习家池——中国最古老的园林文化(组图
彭志安:贝加尔湖是旅游圣地 北水南调是幸福源泉
红土象湖知青缘(组图)
陈学贵:红土象湖知青缘(组图)
特稿:红土象湖知青缘(组图)
范长江:保卫长治的李其相将军
特稿:保卫长治的李其相将军
杨礼萍、廖霞:共同成长 传递力量——2018年安源路矿
特稿:共同成长 传递力量——2018年安源路矿工人运动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