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习家池自古以来奉为私家园林的鼻祖和典范
明代计成著名的园林学著作《园冶》将其奉为私家园林的鼻祖和典范。《园冶》在论述郊野园林的择地、构筑和意境时写到:“郊野择地,依乎平冈曲坞,叠陇乔林,水浚通源,桥横跨水,去城不数里,而往来可以任意,若为快也。谅地势之崎岖,得基局之大小,围知版筑,构拟习池”。这里的“构拟习池”就是指构建郊野园林要按照习家池的选址原则和建造格局进行。
习家池曾几度兴废。宋代时毁于兵灾,到嘉定年间又重建,新增庭堂、斋舍28楹,题匾为“习池”、“怀晋”,还在新建的院墙中间辟山门一座,题匾“习池馆”。
明正德至嘉靖年间,在襄阳做官的副使聂览、江汇又对习家池作过全面修缮,增筑石台、石栏,新建“凤泉亭”,立习杜祠,祭祀习凿齿和杜甫。
清道光六年(1826年)太守周凯又对习家池的亭台楼榭进行整修,在大池东修二小池,改高阳池馆为“四贤祠”,祭祀习郁、习珍、山简、习凿齿。
清同治年间,襄阳知府方大堤对习家池也进行过一次大修,给两个较小的泉池取名“溅珠”、“半规”。白马泉水被引入到稍大池“溅珠”中,作为饮用,然后进入 “半规”池中,用来洗涤,而第三个大水塘则用来养鱼了,塘中起有钓台,台上建有一亭,立于亭上,可垂钓,可赏鱼,可纵山水之乐,亦可兴思古之幽情。
1958年以前,白马泉和习家池等景观都基本保存完好。后来逐步被破坏得残破不堪。1992年,襄阳市政府投资对习家池进行了初步整修。习家池作为中国唯一一处从东汉开始修建并使用和保存至今、历史最为悠久的私家园林,作为中国园林建筑典范的鼻祖,一定能再现其昔日美丽的历史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