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追堵截:独立师迎战来犯之敌
1934年10月29日,黔东独立师在黔东特委的领导下撤离南腰界。11月8日,黔东独立师、独立团各一部前往枫香溪与敌人展开激战,当晚黔东独立师退回耳当溪一线。
此后,红军又在印山保与敌遭遇,打退敌人几次进攻后,退回到谯家铺和沙子坡一带。
11日,敌人调集4个团兵力进攻沙子坡。
黔东独立师打退敌人数次进攻后,除留下黔东独立团牵制对方外,其余部队在师长王光泽、政委段苏权的率领下撤离战场,于13日抵达梵净山脚下的张家坝、滥泥坳、洞德寺等地。10月16日,黔东独立团完成沙子坡阻击任务后,赶到梵净山与黔东独立师会合。
在敌军重兵压境的形势下,11月15日,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保卫队及部分区乡苏维埃人员200余人,在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秦育青、陈正国的带领下,撤出沿河白石溪、旧寨坝,开始艰难转移。一路上,队伍多次遭到地方团防的袭击,撤退队伍中有20多人牺牲,24人被俘。
17日,队伍至火烧桥一带时,又遭地方武装张云梯、张云开等伏击,又有数十位同志牺牲或被俘,余部几经苦战,才突围至秀山坝芒一带。最后,由于反动武装重重拦击,这支200余人的队伍除少数脱险外,其余全部遇难。
形势严峻:独立师顽强抗敌
黔东独立师和部分游击队进入梵净山地区后,在积极进行备战、补充给养,还广泛开展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工作,动员青壮年参军支前,做好应对“围剿”之敌来犯的准备。
正在此时,黔敌李成章部的2000余兵力,已分3路开始包围黔东独立师所在的梵净山地区。面对敌众我寡的严峻形势,黔东独立师顽强抗敌,打退多次进攻,粉碎了敌人妄想攻占梵净山的企图。
但是,红军伤亡严重弹药将尽,无力击破敌人重重围攻。
保存火种:独立师退出梵净山
1934年11月24日,为了保存革命火种,段苏权、王光泽决定退出梵净山地区,带领部队去湘西寻找红军主力。黔东独立师撤离梵净山阵地后,经拜佛台、棉絮岭、大尖峰、金刀峡,翻越海拔2500米的梵净山顶。
11月26日,黔东独立师辗转进入秀山县境内的双峰、兰桥一带,在占领兰桥后,又立即向秀山邑梅方向进发,沿途击退保警、乡丁以及等敌人的多次袭击。
段苏权在突围中腿脚受伤,不能行走,由通讯班长李通珍背至安全地带。王光泽带领部队奋力突围,仅有300余人成功突出重围。
负伤的段苏权被雅江车田村苗族农民李木富救护于山洞中,经一个月的调治后,前往湖南寻找部队。
11月28日,黔东独立师余部抵达川湘交界的秀山川河盖。然而,就在部队行至大板场时,突然遭到峨溶乡一带民团的袭击和追兵的夹击。黔东独立师再次投入激战,但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部队只得被迫分散突围。
在部队整体撤出已属不能情势下,王光泽将部队化整为零,潜伏转移湘西。一切安排妥当,王光泽在当地百姓帮助下,化装成农民向湘西转移,行致上川,因口音差异,被敌发现,不幸被俘。被杀害于酉阳龙潭镇邬家坡,时年31岁。
最后,黔东独立师在独立团团长秦真权及邓吉星带领下,仅10余人突出重围,到达湘西,投入到红军主力怀抱。
热心相助:红薯稀饭救活政委
政委段苏权是黔东独立师后来活下来的唯一代表。依靠的是秀山雅江乡苗族农民李木富等人的保护。
1934年11月27日晨,李木富闻讯赶至苏家坡,将腿部负伤的段苏权背至灵官庙救治。两日后,又乘夜将他藏于山洞躲避追捕,这就是现在的“红军洞”。李木富夫妻不顾个人安危,每日为段求医送药,送红薯稀饭充饥,乡邻皆守口如瓶并于多方关照,使段政委安全养伤1月有余,康复归队。雅江乡苏家坡苗家兄弟李木富,冒死掩护红军黔东特委书记兼独立师政委段苏权,给他治伤,让他重返红军部队,用真诚、善良、朴实,谱写了苗家山寨鱼水旷世情缘!
硝烟散尽:英雄赞歌万代传
据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考证得知:当时黔东独立师只有700多人,还有部分丧失战斗力的伤员。武器装备只有400多条枪。他们面对的,是10倍余己的军阀队伍,以及穷凶极恶的地方反动民团组织。这是一场悲壮的战斗,在和“围剿”黔东根据地的万余川军血战10多个昼夜后,独立师在秀山川河盖高地全军覆灭。段苏权负伤和部队失联,被秀山苗族农民李木富救下;师长王光泽壮烈牺牲,年仅31岁。
如今的川河盖,漫山遍野盛开着鲜艳的映山红、杜鹃花,各种不知名的鸟儿在茂密的森林里放声歌唱,仿佛是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在林间戏耍;山边不时飘逸七彩云朵,蓝天白云间不时传来优雅的旋律:“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期盼红军亲人的歌声,成了“川河盖映山红文化旅游节”的主题曲;
秀山川河盖红军战斗遗址、“黔东独立师红军战斗纪念碑”、“红军洞”、“红军桥”、和“红军的亲人”李木富的故事,成了全国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本文取材于秀山县政协《秀山文史资料》、秀山党史办《秀山党史资料》、《红军在秀山》等文史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