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张宗奇:鲜花在敌后绽放——一位老军工的回忆(组图)
2018-11-05 09:24:44
作者:张宗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编者按】在持久的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浴血奋战,流血牺牲,多少中华儿女血洒疆场,留下千古绝唱。然而,一支不直接参与征战和厮杀的部队,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晋察冀的命运,聂荣臻说:“没有他们不行。”这就是战斗在晋察冀后方的广大军工,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让这硝烟弥漫的战场盛开出最美的胜利之花。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晋察冀老军工—张宗奇先生的回忆录,一起了解下这些战斗在晋察边区后方的巾帼英雄。【编者按结束】

    案头的照片总是把我带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照片上是我晋察冀军区工业部一连女战士,拍摄于1945年日本投降前的两个月。当时形势好转,为了留下靓丽形象,她们精心梳妆并拼凑了最好的服装。照片掩盖了她们在战争时期的艰难困苦和危险,但掩盖不了她们对的胜利信心和对自由幸福的美好向往,给我们留下了心酸和崇敬的回忆……(1945年一连女战士的照片,数年前投稿未返还。)

    那是在抗日战争中期,也是抗日战争最残酷、最困难的时期,我军区工业部新建立了一个生产无烟火药的工厂,自己生产子弹和烈性炸药,是一个保密单位,番号叫一连,内部叫化学厂。有连长、指导员,共有200多人,近一半是女同志。她们大都是刚离开家乡的农村姑娘,年龄最大的20多岁,最小的只有十四五岁,在父母面前还是撒娇任性的花季少女。为了抗日,她们情愿钻进深山大沟,在困难和战火中贡献自己的花样年华。她们接触的硫酸、硝酸、乙醚、硝化棉、雷汞、雷银等都是一些有毒的危险品,又是土法生产密封不严,到处充满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没有任何劳动保护。吸入这些气体时,喉咙就像吃了辣椒面一样疼痛难忍,憋得两眼冒火花,昏头胀脑。有的同志呛得吐血、昏倒,有的被呛得连连咳出血丝,导致气管炎。可是这些并没有让她们退缩,反而更激发了她们勇敢的工作热情。

    宋改子是个14岁的小姑娘,工作积极,活泼可爱。哪里有脏活儿、累活儿、危险活儿,她都会抢着干。她经常被呛得咳出血丝,但从不叫苦,总是面带笑容,像没事一样,经常受到连长和指导员的表扬。

    硝化棉班的工人在生产硝化棉。一次,张淑珍同志刚把浓硫酸和硝酸兑好,倒入缸中,顿时大量的二氧化氮气体冒出。偏不凑巧,突然下起雨来、装硝化棉的大缸没有加盖,雨点掉进缸里,硝化棉冒起了黄烟,眼看就要着火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她顾不得呛、爆炸的危险,一个箭步跑上去,奋不顾身地脱下衣服压到冒烟的硝化棉缸口上,防止雨水继续滴入,用衣帽盖住酸缸,救下了邻近十几缸硝化棉,保护了抗日军用物资,避免了一次事故,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硝酸班的王淑芝同志17岁,是一位长得白净漂亮的女孩,在工作时因容器破裂,浓硝酸从她脸上流到脖子上,当时就痛得昏了过去。她那青春漂亮的面容被毁,伤好后又继续回到硝酸班工作。

    雷管班的张美金同志,制雷管时被炸断了右手食指。还有的同志在生产中,至残或失去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但是,毒气呛不倒英雄的中华儿女,在那顷刻之间能把石头和钢铁变成粉尘的硫酸、硝酸面前,更显示了她们的坚强勇敢。酸液溅到手上、脸上如火烧刀割般的疼痛,但她们都咬牙忍受。长期酸烧、酸熏,她们的手被烧得橡树皮一样粗糙,皮肤都变了颜色。在困难、危险面前,她们更坚强勇敢,她们说,“为了抗日我们什么都得豁出去。”

    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女工明毅大姐。她是华北联合大学分配来的。在女工中,她算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在工友中有较高的威望。记得有天夜班,她因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呛得吐了血,呼吸困难,躺在地上喘的动不了,同志们把她扶到外边场地上,让她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准备送她回宿舍休息,可是她拒绝回宿舍,只在外边休息了半个来小时就又回到车间继续工作了。她看到同志们都困了,说:“同志们,我给大家唱个歌,提提精神好不好?”“好!”同志们都表示欢迎,因为她常用歌声鼓舞大家的精神和干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她的歌声优美动听,富于感情,同志们都被她那歌声所感动,又被她那坚强的毅力所激励,振作起精神,投入生产。

    在1943年“五一”反围剿后,这个厂转移到阜平县一个山高沟深人迹罕至的地方——齐家庄户。为恢复生产,要盖几十间厂房,男同志采石运木,女同志去背黄土。盖厂房的地方没有黄土,要到五六百米远的对面山腰去背,像挖煤一样一点点地抠,再用布袋装满,从崎岖的山道上背回来。为了尽快建成厂房,她们相互激励,进行背土比赛,一天要背几十个来回,只用了五六天时间,就备足了建厂用土,厂房很快建成投入生产,为前线源源不断送去质量优良的火药、子弹。

    那时她们所有的东西就是一床棉被,一年发的一身棉衣和一身单衣。除此而外,连梳子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镜子、香皂、擦脸油等化妆品。她们住的是低矮的石头房和草棚,睡得是土炕和地铺,十几个人挤在一起。吃的是小米饭、豆芽汤。长年如此,许多人都得了夜盲症,无药可治,只好上山挖野菜吃。等夜盲症好了,浮肿又来了。衣服被酸烧得破烂不堪,没有破的也被酸熏得一碰就碎。硝酸班有位女同志在院内刚想坐下,一不小心,裤子一下子绷开了,只好坐在原地不动,等别的女同志找来草绳子绑好裤腿才回到宿舍。衣服破了没有布补,只要找到一块布,不管新旧、不管什么颜色,补上就好,不少同志衣服袖子和裤腿都被酸烧掉了。即便是这样的条件,她们依然坚持学文化、学政治、学技能,从不识字,不会看温度计、比重计,到学会了化学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熟练地掌握了生产技术,有的当了班长、有的入了党。庞秀玲同志表现突出,被评为劳动模范,光荣地出席了晋察冀边区的英模大会。

    1944年11月,美国一个军事考察团到这个厂参观,看到了这些女军工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长期困在大山沟里,环境这么恶劣,穿得这么破,但个个情绪高涨、斗志昂扬,用土方法生产出这么好的军工用品,竖起大拇指说:“你们是奇迹,你们是真正的英雄!”

    1944年年底,晋察冀军区唐延杰副参谋长在军工部为全体同志作形势报告,几个连队均按时到达整齐地坐好等待着化学厂战士的到来。化学厂路远沟深,当这支服装不整大多是女工的队伍出现时,在场的队伍先是惊呆了,随后是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是耻笑,而是敬仰、是同情。这队伍衣着破烂,补丁颜色杂乱、棉絮外露、布片飞扬,但队形整齐、精神饱满,显得光荣和骄傲。军区首长也感动了,他没有批评她们迟到,反而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向她们行了一个军礼,大声向她们说:“向光荣的军工同志致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牺牲精神和对革命贡献,将永远载入抗日战争的史册!”

    我们这些军工女战士女职工,不过是抗日战争中女战士的一小部分,是亿万中国妇女中的一朵浪花,这无数的浪花汇聚成了汹涌澎湃的巨浪,抗击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在敌后为抗日制造军火的女战士女工们,以坚强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用自己的行动唱响了一曲可歌可泣热爱祖国的民族之歌。

    作者简介:张宗奇,1926年生,1938年参加八路军时12岁,1942年调入晋察冀工业军区化学厂到全国解放,参加硫酸、硝酸、无烟火药的生产。1950年在包钢厂工作至今,离休前,任包钢教育处长。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笔杆:中俄两国共同纪念毛泽东诞辰125周年大型展览《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在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列宁纪念馆隆重开幕(组图)
·下一篇:红笔杆:国礼艺术家张惠臣向中红网赠送书法作品(组图)
·特稿:鲜花在敌后绽放——一位老军工的回忆(组图)
·曾景忠:太原失陷后的山西战局——八路军进入太行山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背景
·特稿:太原失陷后的山西战局——八路军进入太行山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背景
·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彭志安:金山遥忆,抗战时期我家乡的敌后根据地(组图)
·特稿:金山遥忆,抗战时期我家乡的敌后根据地(组图)
·彭志安:我为恢复领导,指挥,吒咤湖南敌后抗战心脏与策源地遗址鼓与呼!(组图)
·特稿:我为恢复领导,指挥,吒咤湖南敌后抗战心脏与策源地遗址鼓与呼!(组图)
·张爱萍挺进皖东北 敌后起风雷
·激励中华民族奋起的精神乐章:《黄河大合唱》在敌后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彭湃
陈独秀举荐彭湃任海丰县教育局局长(图)
1921年,马克思主义在海丰传播(组图)
海丰农民运动 殊足惹人注意(图)
庶社会革新 促教育和贫民接近
创办《赤心周刊》 决心从事农民运动
成立农会 彭湃当众烧田契(图)
海丰县总农会 确立奋斗纲领(图)
海丰总农会的两个宣言
陆丰县成立总农会(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