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朱刘两家是中南海的好邻居,关系密切、其乐融融
1963年夏天,为了方便刘少奇主席的工作和生活,中南海的行政管理部门安排他搬进怀仁堂后面的福禄居。然而,在西楼相处的11年却给朱、刘两家留下了不少耐人回味的记忆。那时,朱、刘两家都是大家庭。刘家孩子多,朱家亲戚多。爷爷在四川老家是有名的孝子,也是厚道的兄长,当年他能读书并走上革命道路离不了兄弟姐妹手足相助。解放后,他感恩图报,就接他们每家一个孩子到北京来读书。这样,20世纪50年代初,忽一下从老家来了十几个孩子。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朱、刘两家互为邻居,老老少少几十口,却相处得其乐融融。这一切都源于朱老总和少奇同志两位老革命家的人格风范。
当时彭德怀和杨尚昆家人口少,饭菜的质量相对好些。爷爷和少奇同志家人口多,一到节假周末,住校的孩子都回来了,大盘大碗地端上桌。家长在桌时,大家还眼巴巴地瞅着装斯文。家长一走,顿时抢作一片。每逢此时,彭老总和杨尚昆就把暗中多加的饭菜端过来,看着孩子们风卷残云,争食,抢饭,舔盘子。
从1959年开始,国家遇到连续三年的经济困难。政府将每个国民的粮食定量缩减到最低限度。党中央领袖们带头勒紧裤腰带,带领全国人民共渡难关。当时,在中南海工作的机关干部开始重新定量,先由个人报数,再由群众公议评定。身高体阔的毛泽东自报每月粮食定量26斤,爷爷也自报26斤,周恩来报了24斤。少奇同志报最低,只有18斤。后来,按照国家制定的定量标准,北京市绝大多数男性干部的粮食定量都定在28斤。但领袖们坚持说,既然已经自报,就不要变动了。有关部门只好按照他们自报的数量发给粮票。
爷爷把定量缩减到26斤,在副食品匮乏而且全部要凭票供应的年代,这个定量标准就是爷爷一个人吃都不算宽裕,更何况家里还有二十来口人,又都是年轻人。但对如何度过困难时期,爷爷却胸有成竹。困难时期,爷爷和奶奶带领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孙辈们,在乙楼南边的空地开出一片菜园,种了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萝卜,又种了一些杂粮,还养了几十只兔子,依靠自家的力量解决了粮菜不足的困难。不久,爷爷的做法就在中南海迅速普及开来。少奇同志一家也在甲楼南边开出一片菜地。他家种的向日葵长得最好,葵花盘大大的,颗粒非常饱满。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日子。爷爷带着孙辈们把收获的蔬菜送到大食堂,慰劳工作人员,留下一部分自己吃。少奇同志家的向日葵丰收了。他请炊事员把瓜子炒熟,又让孩子们端着小盆把香喷喷的葵花子送给相邻的各家。
四、两位伟人的革命友谊延续至今、日久弥坚
少奇同志对朱老总的后代十分关心。1949年6月至8月,少奇同志秘密访问苏联,与斯大林沟通情况,争取苏联对新中国的帮助和支援。在繁忙工作的间隙,他不仅见到了分别10年的儿子刘允斌和女儿刘爱琴,还把我的母亲朱敏接到宾馆一起吃饭。在莫斯科,少奇同志特意把我母亲的几张照片,带回北京送给爷爷看。爷爷戴着老花镜仔细欣赏着一张张来自异国他乡的照片。
母亲朱敏和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是从小玩到大的好闺蜜。1950年夏天,母亲从莫斯科回国度假时,爷爷带着一群孩子去爬香山。爷爷从年轻时就喜欢体育运动,爬山是他的爱好之一。这一次,母亲叫上她在苏联国际儿童院时的好伙伴刘爱琴和李敏,李敏还带上自己的妹妹李讷。爬山的一路上,几个从苏联回来的女孩子叽叽喳喳,讲的全是俄语,搞得爷爷和奶奶康克清就像维持秩序的家长,左右召唤。
1949年8月,刘少奇访问苏联时,与长子刘允斌(左四)、女儿刘爱琴(左三)及朱敏(左一)合影
等我上小学以后,我又和刘少奇的儿子刘源、女儿刘亭成了同一所小学的校友。每天清晨,我们五六个小伙伴在中南海西门乘坐一辆三轮儿童车去上学,傍晚又一起下学,常年如此,风雨无阻。在短短二十几分钟的路程中,这辆摇摇晃晃的儿童车却是我们快乐的小天地。有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复述着刚刚看过的电影,有时又玩起“剪子、石头、布”。如今,看到校园门口停满接送孩子的小汽车,我就想起乘儿童车上学的快乐日子。
1978年9月在中国妇女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康克清奶奶当选为全国妇联主席,后来,又连任第五届全国妇联主席。那时,虽然朱、刘两家一个住在万寿路,一个住在木樨地,心却是相通的,两家的友谊仍在延续着。当年在奶奶身边的工作人员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来到万寿路新六所看望康奶奶,特意买了两件绣花的真丝衬衣送给她。而像康奶奶这样比较宽大的体型很难买到合适的衣服。外婆打开一件衬衣穿在身上试了试,不仅非常合体,人也显得年轻了许多。康奶奶满心欢喜地收下了王光美的礼物。她平常舍不得穿,只是在接待外宾或出席大会的隆重场合才拿出来穿,开完会又仔细地存放起来。
(作者系朱德元帅外孙,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装备学院原副院长、少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