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2月19日,广州起义失败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全体将士在师长叶镛、副师长宋湘涛的带领下,自广州郊区花县从紫金南岭绕道五华县,再经平东乡抵达海丰县城东郊。在东江特委书记彭湃等领导人的欢迎下,红四师1200位将士在军号声中,列队抵达海丰县城。
师长叶镛
当晚,东江特委和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在红场举行了4万多人的欢迎大会,仪式十分隆重,师部军乐队奏起《国际歌》。彭湃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翌日在海陆丰苏维埃政府的主持下,红四师和红二师在红场胜利会师(注1)。
1928年1月5日,红四师1200多位将士行军进驻可塘区下可塘村。由此,该村成为红四师抵达海丰县的第一个驻军地点。
下可塘叶氏宗祠
下可塘村内有一座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建置的叶氏“九包五”大门楼,里面前后两进一天井各五间正厝,左右两边横厝各九间,面积共5000平方米。巷内有两个水井,四周有2.5米高的围墙。门楼外各有向东向南以及向西三条通道,连接通往可塘墟和通往青坑墟的大道。围墙外有书院空地,便于部队的扎营守护和转移。且是可塘区农会会长叶光聚族而居的叶姓大厝,群众基础好。叶镛师长遂决定将师部设在下可塘村。叶镛师长、王侃予党代表、袁裕(袁国平)参谋长与四师一团党代表徐向前等红军首长,在东江特委委员、可塘区农会会长、赤卫队队长叶光,以及赤卫队党代表吴礼式的陪同下,驻进叶氏“九包五”大门楼。故此,可塘镇下可塘村成为红四师奔向海陆丰的第一个师部旧址。
可塘区农会会长叶光烈士
红四师驻进下可塘村的四天期间,主要的工作日程是:1月6日,彭湃抵达下可塘村主持“欢迎朝鲜同志大会”,会后接见随红四师到达海陆丰的越南洪水(时任连长),朝鲜金山、崔庸健、咸声、李彬、金秉炫、梁道夫等17名外籍同志。徐向前后来回忆说,红四师进入可塘墟时,受到广大群众的夹道欢迎。“群众听说我们是从广州下来的红军,热情万分,家家让房子,烧水做饭。虽然语言不通,但人们打着手势表示对红军的热爱。”原红四师四团战士、建国后担任过民政部长的程子华曾深情回忆说,“苏区的群众毕竟不同,我们每过一个村子,他们都是敲锣打鼓,送水送饭,使我们感到真像到了家一样。”
1月7日,在东江特委书记彭湃的主持下,红四师党委在下可塘村召开了第一次党员大会,全师与会党员约300多名。会议总结了红四师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批评了不团结的现象。大会改组了红四师师部和师党委机构,选举了新的师委会,决定任命叶镛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师长、袁裕为师党代表。由于原参谋长王侃予(兼政治部主任),调往刚成立的东江特委任军委会书记,因此,师参谋长余缺,调徐象谦(徐向前)继任。并任命陆更夫为师政治部主任。第四师下辖三个团。第十团团长白鑫,党代表徐象谦(兼);第十一团团长赵希杰,党代表缪云人;第十二团团长饶寿柏,党代表陆更夫。同时成立红四师党委会,选举袁裕为党委书记;唐维、唐嵩、袁裕为常委;白鑫、龙子仁、刘校阁、王若水为委员。会后,红四师派出部分将士充实东江特委和海丰县委的地方干部力量,如师医务处长贺诚,担任海丰苏维埃政府卫生局长;金山担任东江特委组织部兼东江党校教官,咸声、张北星等任东江党校校委,梁道夫、金秉炫、李彬等任党校教官,其他朝鲜友人继续留在四师参加军事指挥和参谋工作。当时全师武器装备有步枪、机枪及土枪等1000支,是海陆丰苏维埃政权两支主力部队之一。
1月8日,彭湃根据广东省委的指示,召开红军下一步开展军事行动的战略会议,拟定东江大暴动计划。决定红二师和红四师分成两路推进,一路由董朗、颜昌颐率领红二师四、五团北上向紫金、五华发展;另一路由彭湃直接指挥举行东进,带领红四师第十一、十二团向普宁、惠来发展。红四师第十团则留驻海丰县城,以对付蠢蠢欲动的惠阳平海蔡廷辉保安队,保护成立不久的海陆丰苏维埃政权。会议制定了进攻潮汕国民党统治区、扩大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随后在红四师叶镛师长和袁裕党代表的主持下,在叶氏宗祠举行了红四师与海丰赤卫队攻占陆丰县城的联席军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红四师各团团长、党代表,东江特委委员和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负责人,还有县苏维埃军委委员、赤卫队队长黄强,县苏维埃政府委员、可塘区赤卫队党代表吴礼式,东江特委委员、可塘区赤卫队队长叶光等。会议决定由叶光带领可塘区500名赤卫队员作为红军向导,于1月8日联合进攻陆丰县城,镇压陆丰白旗队的叛乱。
是日下午,彭湃、叶镛亲率红四师11、12团两团主力约800多人出发,离开下可塘村叶厝大门楼。在六区赤卫队的向导下,迈开了红军向潮汕东进的第一步。当晚,在叶光和赤卫队员的配合下,红军主力攻克了陆丰县城,一举平定了陆丰“白旗队”之乱。叶光遂带领九区赤卫队返回海丰,当晚在可塘墟内召开盛大的庆祝会议,热烈庆祝工农红军红四师攻克陆丰县城,取得东进的第一场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