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特藏室里,珍藏着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原中央军委主席徐向前为立夏节起义(又称商南起义)胜利50周年写下的题词。李先念的题词是:“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没有人民的地位!”
六霍起义是大别山区早期爆发的三大起义之一(另外两次是立夏节起义和黄麻起义,六霍起义的地点在金寨),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我们党在长江以北地区领导的最具影响的农民武装起义,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开创性、决定性的贡献。从那以后,在金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星火燎原、旌旗飘扬,先后诞生了11支主力红军队伍,走出59位开国将军,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大将军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三大起义的全面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豪,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也是霍山,金寨老区和安徽人民的骄傲。
提起六霍起义,人民就会自然而然地、情不自禁地想起韩启益——这颗不该早陨的将星,因为他是六霍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立夏节起义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11军33师副师长,并兼任红四方面军政治方面的职务。
一、追求进步,加入中国共产党
韩启益,家谱名韩齐一、外号韩伯超。生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3日,宣统元年岁次已酉年入私塾、读儒书,他天资聪颖,12岁便熟读四书五经,还会诗词歌赋,颇有文采。民国六年因病辍学在家。民国八年秋,病稍好,帮助父亲韩立功(乡村塾师)教私塾。
192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省立第二甲种农校(在今天的芜湖市,校址大磨坊)。入学后,他继续勤学苦读,同时密切关注国家命运前途,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当时正是我国历史大变革的年代,清廷的腐败、西方列强入侵、民族灾难深重,每一名有良知的中国人无不愤慨激昂。他经常与一些进步师生谈论时政、针砭时弊,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报告会、演讲会一次都不落,总是积极参与。还努力学习《向导》《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搜集了少数马列主义著作的传抄本,经常参加进步青年组织的革命活动,和进步学生一起散发革命传单,进行宣传鼓动等,还经常跟随同学们到社会上宣传新的革命思想,进行反压迫、反剥削、反封建的革命宣传。在进步师生的带动影响下,他的思想觉悟很快便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26年秋,他加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入团后,他以此为新的思想起点,努力研读进步书籍,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
1927年,他利用回乡结婚之机,在家乡秘密宣传革命思想,吸收同乡进步青年学习革命道理,在同乡青年中威望颇高。1929年7月,经党的秘密宣传者韩品三的介绍,在金寨县毛坪乡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和中国共产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了实现党的目标鞠躬尽瘁、死而后矣。为进一步壮大革命力量,他发动了韩关云、韩立礼、方赞尤等人秘密参加党组织。在敌人封锁严查的情况下,他借探亲之机,大胆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巧妙地带回了一大批宣传革命的材料,发动同乡张老十、余孝思等人一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向乡亲们宣传“耕者有其田”和打倒劣绅、军阀等政治主张。入党后,他的思想十分纯洁,与国家的命运、党的命运、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出推倒旧世界、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决心意志。
1929年到1932年,党和各级政府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创办了一大批各级列宁小学开始创立,时有4个教学班、1个识字班,校长由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兼任,开设国文、算术、习字、常识、音乐、体育6门课程,学校建立党、团、童子团、少先队组织。韩启益在党的安排下,出任金寨县列宁小学文化主任,从事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工作。在他的辛苦努力下,不仅提高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各条战线的优秀人才,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英勇顽强,投身六霍起义
1929年冬,在韩启益的努力下,成立了佛兴庵乡农会,韩启益被推选为佛兴庵乡农会负责人。在他的领导下,乡亲们的革命斗志越来越高,他们到处打土豪,分田地,组织赤卫队维持治安,打富济贫,不仅为长期受压迫的穷人狠狠出了一口气,同时也为即将开启的大规模武装起义进行了准备。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安徽临时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决定以六安为中心,将六安、霍山、霍邱、英山、寿县划为第一暴动区。10月,省委即着手在六霍地区进行农民起义的准备。1928年11月9日,中共六安中心县委要求各区和邻近各县立即举行武装起义。霍山县西镇区数百名农民在中共霍山县委的领导下,攻占阿镇事务所。随后,六安的金家寨、徐家集地区和霍山的漫水河地区农民也相继举行起义。在此期间,以韩启益为代表的佛兴庵乡中心附近农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与农民协会,加入零星的武装斗争。韩启益在武装斗争中,与同村的革命人士一起英勇顽强,奋勇杀敌,有力地支持和响应了六霍起义的发动和发展。
1930年1月20日,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将起义武装集中于流坡撞,编为中国工农红军11军33师,徐百川任师长,姜镜堂任政治部主任。起义胜利后,各地迅速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或革命委员会。至4月,建立了以金家寨为中心的皖西革命根据地,成为后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红三十三军是一支很好的部队。”20世纪80年代,共和国元帅徐向前在其《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如是评价。从四百余人到上万兵力,从游击武装到红军部队,从川陕边区到雪山草地,从西路苦战到高台殉国,这支“很好的部队”以其悲壮的历程、辉煌的战绩和优良的作风,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红军33师成立后,经常在金寨县地区活动。为了刺探敌情,红33师在金寨县董家河成立特务营。革命烈士赵湛如任特务营营长,韩启益因表现突出,出任司务长职务,后任膳食委员会主任兼部队思想政治文化工作宣传员,负责动员、宣传工作,他积极研究党的各项思想、政策,结合当地的农民的文化水平、实际需求等情况,组织成立宣传队,采用开群众会议口头宣讲或编顺口溜等形式教育动员广大群众起来参加革命战争,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苏维埃政权。当时群众中流传着许多烩炙人口的宣传标语,如“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宣汉有个王维舟,领导千人杀瘟牛(刘存厚)。杀了瘟牛炖汤锅,老蒋(蒋介石)哭得泪长流”。这些宣传标语鼓舞了士气、动摇了敌方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