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江西修水2017年12月7日电(古建林)许多人见到修水县委党史办主任龚九森同志,第一句话就会说:“龚主任,这几年你们的党史工作做得红红火火哦。”或者,干脆称呼:“红色修水,最近在忙什么?”因龚主任经常做着研究、宣传“红色修水”这一首要县情的事,他们就趣称龚主任为“红色修水”了。
与龚主任有接触的人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龚主任“很忙”。因为他除了外出公干或参加会议或一日三餐之外,基本上每天早上7点左右就来到办公室,晚上12点还没有回家,日均工作14小时以上,心里想得最多的就是修水党史工作。经常加班的县委主要领导对到县的省、市党史部门领导说:“龚主任晚上加班,总是比我来得早,回得晚。”机关门卫则说“龚主任的家就是办公室”。
据粗略统计,自2013年5月履职县委党史办主任4年来,龚九森同志撰稿、审稿1300多篇,基本做到“句句有来历”,组织或参加党史研讨、资政、教育、宣传、纪念、旧址保护利用、资料征集、交流和红色旅游等大小活动700多次。他,能不忙吗?
龚九森带队情境再现式徒步1927年9月9日的秋收起义部队率先起义路
在龚主任的心里,有一个宏伟的目标,那就是修水党史工作要跻身全国县级党史部门第一方阵,因为修水是诞生第一面军旗的地方,有着较多全国特有的党史资源。为此,他夙兴夜寐,孜孜以求,尽量做到无愧长眠修水红土地的10万英烈,无愧15岁就写入党志愿书而到27岁才正式入党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党史部门,相比而言,是一个“冷清”的部门。每个县懂党史的人不多,光靠某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让党史工作如“燎原之势”的。但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他的努力下,硬是让“冷”部门“热”起来了。2013年12月,根据县委文件精神,他发起筹建修水县红色文化研究会。2014年12月,修水县红色文化研究会依法登记并召开代表大会正式成立,龚九森被选举为会长。红色文化研究会致力于传播红色正能量,吸引了数百名修水红色历史的研究者和兴趣爱好者。他们不但深入各乡村民居和山野收集红色史料,还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推动着修水党史工作向前发展。
党史工作要研究,更要宣传。修水作为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组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革命军队(后改称红军),设计、制作并率先打出我党我军第一面军旗,打响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第一枪,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常说:“秋收起义是修水5000年来,唯一能载入国史的大事,也是改变了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的大事。它是一座价值不可估量的精神宝矿,修水完全可以依之建成当之无愧的国家首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了宣传红色修水,在他的带领下,近几年,党史办每年都有大量研究文章发表在新华网、人民网、腾讯网、新浪网、凤凰网、红色文化网、中红网、江西党史网、江西日报、九江日报和修水报等主流媒体上,其工作也经常被中央、省、市、县电视台报道。在跨省的区域性合作论坛——湘鄂赣苏区论坛,修水组织报送的论文入选数量和质量都在县市名列前茅。党史办还主办了微信公号“红色修水”和“红色修水公众号”,不定期地发送宣传红色修水的文章,大大提高了红色修水的知名度。不少文章经过其他公众号的转载,点击率过万。
他时时刻刻都把自己当做红色修水的宣传员。近几年,他到各单位、部门、乡村讲修水党史课两百余次。他还把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微信与QQ群当做宣传渠道,发送大量与红色修水相关的文章和图片,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正能量氛围。只要外出调查或参加会议,都会有更多的人在他的影响下,加入关注红色修水的队伍。这些进步,离不开他的呕心沥血。
他常说:“红色教育必须从小学生做起,才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此,他联系县教体局、团县委等单位在县二小建成全省首所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学校,组建了少先队卢德铭中队。为了让老百姓感受到红色文化惠民生的作用,在他的倡议推动下,在众多单位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组建了修水县红色文化研究会卢德铭志愿队二小分队,维护二小学生安全文明健康有序出行,不让有害食品现身校园周边。几十年来,困扰二小师生的校门口周边“脏乱差”的顽症,一下得以解决,广受社会好评。2016年暑假,他和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同仁一起,在二小选了6名学生,把他们培训成宣传秋收起义的红领巾讲解员。2017年3月份,他又联系有关单位,建设县一小为县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并结合校情成立了少先队甘特吾中队。所有的一切,龚九森同志都是用心良苦。他深知,赢得了孩子的心,就赢得了党的未来。
修水革命旧址遗址有350多处,但很多革命旧址遗址因为资金和群众认识等原因,得不到有效修缮和保护。为此,他心急如焚。做为一名政协委员,他通过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向省人大、省政协写建议、提案,呼吁上级部门关注修水的革命旧址保护工作。因为修水没有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很多革命旧址得不到有效保护。当得知省政府启动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的消息时,他主动请缨,联系县文广新局,参与申报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对重要革命旧址进行拍照和文字征集整理,按要求填报,一共申报了70多处革命旧址(群)。在他看来,这是份内之事。党史旧址是凝固的党史,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法理依据。书本上的文字只有结合当时的旧址遗址,才更有党史国史教育说服力。到现场参观瞻仰革命旧址,远胜过一切口头的说教。
龚九森骑单车到老苏区作田野调查
为了发挥革命旧址的教育功能,党史办会同有关单位、群众,对台庄会议旧址——东港乡台庄村张氏宗祠、秋收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渣津集镇老街万寿宫、溪口镇包家庄村长征老红军刘克之生平陈列室、杨祠暴动旧址——白岭镇荣春村杨氏宗祠进行布展,挂牌该址或所在行政村为修水县党史教育基地,还把杨祠暴动旧址建设成了江西省首所乡镇革命史陈列室——白岭革命史陈列室。
修水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抗战史。为抢救性发掘修水抗战史料,进一步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修水制造的罪行,全面真实地记录修水人民的抗战事迹,彰显抗战志士的丰功伟绩,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精神,他联系县内外各种研究力量,克服各种困难,走访、调查修水抗战情况,组织问访、撰写出较为系统的稿件120余篇共20多万文字,编为《修水抗战》一书,还请《求是》原常务副总编、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润为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只要时机成熟,该书就能出版。他为发掘、宣传抗战历史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止于此。
2015年8月24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抗战时期驻扎在修水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集团军第七十二军的将士张雅韵、舒汉璧入编该名录。张雅韵是上高会战中,中国军队牺牲的最高军衔的人。他被国民政府追赠为少将。但因为时间久远,他到底葬在修水的哪个地方,很少有人知晓。张雅韵的后人一直在苦苦寻找,他牺牲地——上高县的史志部门也在寻找,却都不得而终。龚九森同志当义宁镇政府副镇长时,曾在南桥村黄土坑下乡走访,听到当地妇女曾说,上山采蘑菇时,看到山上有一个国民党军官的墓,墓很大。后来,龚九森同志在研究修水抗战史时,就想到了这件事。经过探寻和考证,发现村民口中所说的很大的墓就是众人苦苦寻访而不得的张将军墓。他还主动联系上了张将军的后人,使得他的后人行程千里,从新疆、四川等地辗转来到修水,祭扫先人。
同样,几经周折寻访到舒汉璧烈士墓后,他主动联系四川的志愿者,发布信息,联系上了舒汉璧烈士的女儿舒国魂。75年后,她终于能到英烈墓前祭拜了。在父亲墓地,78岁的舒国魂跪倒在坟前,忍不住嚎啕大哭,泪如滂沱,语不成声:“爸爸,爸爸,对不起!女儿不孝,这么多年没能来看您。妈妈这么多年都一直思念着你,直到生病过世。政府对她一直很照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