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李耿成:讲述奶奶戎冠秀13次受到戎冠秀接见及自己在毛主席身边做警卫员的幸福故事
2017-12-05 10:42:21
作者:李耿成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我叫李耿成,是毛主席的警卫员(8341部队一中队五分队队员)。1968年参军,1971年转业。曾在铁道部专运处工作。任《工人日报》社原纪委书记。

    我的奶奶戎冠秀1896出生,河北省平山县下盘松村人,中共党员,她早年投入抗日救亡,积极为八路军筹集粮草,组织妇救会,识字班,宣传抗日,带头送子上前线,积极支前,照顾伤员,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子弟兵的母亲”。她历任村妇救会主任、识字班校长、村党支部副书记、乡党委委员、县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妇联代表、全国、省妇联执委。1949年参加全国第一次政协会议,出席“开国大典”,曾多次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特别是13次受到毛主席接见。是拥军爱民的一面旗帜,被评为“双百”人物。

    “今天非常高兴和激动参加这次会议,大家对毛主席都怀有深厚的感情。现在对毛主席的宣传还很不到位,还有诋毁毛主席的情况,我们对此非常气愤。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我们今天纪念毛主席诞辰124周年的活动非常必要,我们就是要弘扬毛主席思想,弘扬正能量,世世代代不忘毛主席的恩情。今天,一是讲讲我的奶奶紧跟毛主席干革命的故事,二是讲讲我在中南海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所见所闻。

    现在网上有一个用‘老电影的名字’编写的小段子,‘我叫《小铃铛》,家住《槐树庄》,左邻《白毛女》,右邻《李双双》,屋前《分水岭》,屋后《沙家浜》,东望《龙须沟》,西看《汾水长流》。我出生在《革命家庭》,爸爸《县委书记》,妈妈《党的女儿》,哥哥《铁道卫士》,姐姐《赵一曼》,弟弟《小兵张嘎》,妹妹《女飞行员》。《今天我休息》,正在思考《家庭问题》,突然来了《七十二家房客》,他们都是《冰山上的来客》,据说丢了《秘密图纸》,让我《跟踪追击》。我带上《鸡毛信》和《神秘的旅伴》,《快马加鞭》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追了《七天七夜》,冒着《暴风骤雨》,穿过《上甘岭》和《青松岭》的《边寨烽火》,走过《风雪大别山》《寂静的山林》和《林海雪原》,渡过《金沙江畔》和《金银滩》的《岸边激浪》,《逆风千里》《飞越天险》,途经《万水千山》,来到《箭杆河边》,听到了《红石钟声》和《古刹钟声》,遇见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大李小李和老李》。我们先后加入到《延安游击队》《平原游击队》《独立大队》《回民之队》《洪湖赤卫队》《铁道游击队》和《红色娘子军》等革命队伍中,分别参加了《和平保卫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和《黑山狙击战》,曾经《智取华山》和《奇袭》《无名岛》,在《沙漠里的战斗》和《湖上的斗争》中,经历了《雾海夜航》和《渡江探险》,终于在《激战前夜》布下《天罗地网》《斩断魔爪》,《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迎来了《江山多娇》。《为了和平》,《人民的战士》《董存瑞》《英雄坦克手》《狼牙山五壮士》《吕梁英雄》《暴风雨中的雄鹰》《海上神鹰》和《地下尖兵》等战友都表现出了《英雄虎胆》,《他们在战斗》中谱写了壮丽的《英雄诗篇》和《青春之歌》。在《葡萄熟了的时候》《太阳照亮红石沟》,我和《患难之交》的《三个战友》《胜利重逢》于《战斗的山村》。我们在战斗中结下了《永恒的友谊》使我们永远《心连心》,继续迈着《青春的脚步》《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续写《战火中的青春》和《生命交响曲》。请您《千万不能忘记》,我一直在《战斗里成长》,我《以革命的名义》将我们《年青的一代》在《大风浪里的小故事》讲述与您,不知您听后《满意不满意》。’我今天讲的就是《槐树庄》电影的主人公郭大娘,她的原型就是我的奶奶。我的奶奶是苦出身,1937年,我们县来了八路军后,受党的教育、培养,我奶奶对共产党、毛主席有了深刻的认识,她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毛主席,为劳苦人民做事。

    抗战时期,我的奶奶主要是‘拥军支前’、救护伤病员。有的伤病员生命垂危,但是在我奶奶的救护下,脱离危险,转危为安。一年冬天,有一个伤病员被敌人砍了六刀,血肉模糊,许多人都认为他活不成了,我奶奶将手探到他的鼻下,感到还有一丝气息,于是,她不放弃,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她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她认为这些战士是为老百姓打天下受伤的,一定要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儿女一样去救护他们。她先给受伤战士擦拭身体,然后,给他喂水。此时,受伤战士已是牙关紧闭,根本喂不进去,我的奶奶就用小勺将那个战士的牙齿轻轻地撬开一条小缝,顺着牙缝一勺一勺的滴,小半碗温开水喂了一个小时,这名小战士总算有了知觉,牙关也能张开一点点。此时,正赶上有一家人正在办丧事,我奶奶又从人家要了一碗儿豆腐脑,顺着牙缝喂下去,小战士终于苏醒过来。我的奶奶又看到小战士光着脚,当时,因为很穷,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奶奶刚好看到我的姑姑在那儿,就从我姑姑的棉袄前襟上撕了一些棉花,把伤员的脚给包裹上。经过我奶奶的精心护理,小战士从死亡的边缘被抢救回来,临到离开时,小战士依依不舍,发自内心地对我奶奶说:“您就是我的好母亲!”

    我的奶奶救过很多伤病员,其中,和邓仕均的故事最为传奇。邓仕均所在部队“老五团”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英雄部队,曾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抗战时期,当地老百姓曾有歌谣:“北有老三团,南有老五团。杀敌显威力,鬼子胆心寒。”1943年秋,邓仕均负伤住在花木后方医院。一次敌人“扫荡”时,正在发着疟疾的邓仕均掉了队。日军发现了他的踪迹,妄图活捉他,开始了满山遍野的搜查。这时,正带领乡亲们转移的我奶奶发现了他,一把抓住邓仕均说:“啊!是自己人,快!跟我来吧!” 奶奶不放心他藏在群众中间,万一有人暴露出来,就会被日本兵发现。于是,我的奶奶将他藏在一个秘密的山洞,甚至于家人也不知道。因为,我的奶奶熟悉当地环境,裹着小脚的奶奶半搀扶半背着邓仕均在山中七拐八拐踉踉跄跄向半山腰的一个山洞爬去,可是,那个山坡斜面呈60°,洞口距地面有七八尺高,身染重病浑身无力的邓仕均怎么也爬不上去。关键时刻,小脚的奶奶蹲下身子,让邓仕均踩在自己的肩上,顺势把他顶进了山洞。刚开始,邓仕均想自己这么大的个子,很不忍心,在奶奶的一再催促下,踩着奶奶的肩膀进入山洞。这是什么样的一种信仰啊!年轻人爬上去都很困难,更何况搀扶着一个伤病员,这就源于奶奶对子弟兵的热爱。奶奶又给他找来吃的喝的和治疟疾的中草药,在奶奶的精心照料下,邓仕均终于恢复了健康,重返前线时,他对着奶奶扑通跪下,连声喊着“娘,娘!”奶奶含着眼泪说:“咱八路军不兴这个,你负了伤,我侍候你是应该的。”但是,奶奶从来没有问邓仕均叫什么,邓仕均也不知道奶奶的名字。非常巧的是,1944年2月10日,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会在河北省阜平县北崖村召开,奶奶由于积极拥军获“北岳区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的光荣称号,邓仕均也因作战勇敢获“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战斗英雄”称号。他们都是大会主席团成员。大会最后一天,奶奶走上讲台,讲述自己抢救八路军伤员的故事。这时,邓仕均才知道曾经的救命恩人叫戎冠秀,终于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救命恩人,奶奶发言后,邓仕均快步走到奶奶面前,紧紧地抱住奶奶说:“大娘,您还记得我吗?我就是您救的那个八路军啊!”奶奶笑呵呵地说:“你们都是我的亲人,不过你是谁,我还真是不记得了!”“大娘,我叫邓仕均,没有您的救护,我一定活不到今天!谢谢您……”当时,还有一位爆破英雄李勇,他们同时被授予军区一级荣誉称号。晋察冀军区专职摄影记者叶曼之让他们站在一起,用照片记录下了这个感人的瞬间。聂荣臻看到这张照片后,欣然为其作了“光辉永存”的题词。这张著名的《晋察冀三英雄》,即邓仕均、戎冠秀、李勇的合影照,发表在晋察冀画报1944年第5期封面上,成为叶曼之的传世名作。会后,邓仕均亲自把奶奶扶上骡子,送了一程又一程。返回部队后,他还给奶奶写了一封信:“您是子弟兵伟大的母亲,我愿将我的枪端得平平的,瞄得准准的,去射击万恶的敌人,保卫您,保卫我们的晋察冀。”更为传奇的是,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大会在北京召开,邓仕均和奶奶在中南海怀仁堂再次相逢,奶奶抚摸着邓仕均身上的伤疤,问长问短。邓仕均更是把奶奶当作了自己的母亲,见了面总有说不完的话。会议期间,他们还幸福地同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合了影。他们之间鱼水深情的感人故事也成为‘拥军爱民’的典范。1959年10月1日,奶奶赴京参加国庆10周年观礼时,听到了邓仕均牺牲在朝鲜战场的噩耗。闻知这一消息,奶奶两腿发软,哭着说:“他为革命贡献了一切,多好的同志啊!”如今,邓仕均所在的部队已改为武警部队。在天津武警指挥学院的卫士广场一隅,矗立着一座根据邓仕均和我奶奶戎冠秀当年的合影创作的人像雕塑,成为武警指挥学院对学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鲜活教材。

    解放后,奶奶一如既往地坚持‘拥军爱民’,她对子弟兵的爱深入骨髓。在到部队的时候,她总是带着针线包,随时随地给战士缝补。记得在我7岁时,我奶奶去山上给太姥姥上坟,路过半山腰的时候,奶奶拿出祭品祭奠,我就问:奶奶在干什么?家人告诉我说:奶奶在祭奠曾经牺牲在这里的八路军战士。虽然不知道姓名,但他是为我们老百姓牺牲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党国家也没有忘记我奶奶,给予了她很高的荣誉。多次被评为全国劳模和三八红旗手标兵。2009年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100位人物”即‘双百人物’之一;当选为全国第一至第五届人大代表;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13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戎冠秀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中国现代革命史和中国妇女运动史的史册里。

    奶奶的英雄事迹,被编成话剧《戎冠秀》,拍摄了电影《戎冠秀》和《槐树庄》,拍摄了电视连续剧《戎冠秀》,创作了木刻连环画《戎冠秀》,写了歌剧《戎冠秀》,徐悲鸿、罗工柳为我奶奶画像题词,河北梆子《子弟兵的母亲》晋京演出,栗战书观看了演出,中央电视台已播放了16次。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李耿成:我的奶奶戎冠秀
·下一篇:无
·特稿:李耿成讲述奶奶戎冠秀13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及自己在毛主席身边做警卫员的幸福故事
·李耿成:我的奶奶戎冠秀
·特稿:我的奶奶戎冠秀
·特稿:七律·子弟兵母亲之戎冠秀
·七律·子弟兵母亲之戎冠秀
·特稿:七律·子弟兵母亲之戎冠秀
·韩英伟:七律·子弟兵母亲之戎冠秀
·吕玉兰和“子弟兵的母亲”、全国拥军模范戎冠秀在一起
·吕玉兰和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
·吕玉兰和戎冠秀在一起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李耿成:讲述奶奶戎冠秀13次受到戎冠秀接见及自己在
特稿:李耿成讲述奶奶戎冠秀13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及自
李耿成:我的奶奶戎冠秀
特稿:我的奶奶戎冠秀
蔡长运:毛泽东是怎样对待地主的
特稿:毛泽东是怎样对待地主的
特稿:小小艺术团“温暖”基层群众(组图)
新时代的宣言 新征程的号角——赵志鹏在周恩来纪念地
朱德铜像纪念园:《诗书传德艺——朱德诗词选字帖》
特稿:《诗书传德艺——朱德诗词选字帖》捐赠仪式在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