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的红色旅游是以国内旅游为主体,但也要讲国际化,特别在内涵挖掘上要有国际化概念。”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名旅游策划专家魏小安指出,什么叫向旅游的深度进军或深度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在新形势下必须追求质量型、效益型的发展。红色旅游目前的发展势头非常好,但也要研究向深度发展,否则不进则退。什么叫向国际化发展?一是要有一个国际市场,二是要把国际上好的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学到手,三是在市场机制培育上要形成国际化的概念,四是在内涵的挖掘上要实行国际化。如果我们只把红色旅游看成是中国人的事情,这个认识就过于狭窄,一定要在世界层面上来认识,才能够看到我们很多精神的伟大之处。如外国人评价长征,会说这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在当代世界创造的一个史无前例的奇迹,这就超越了我们的一些就事论事,事实上越是超越的东西在历史上越有生命力。红色旅游如果能向国际化发展,就意味着我们国际地位的提高,也意味着旅游地位的提高。
怎样扩展与延伸——红色旅游内涵可从“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延伸到以此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内容的“红色文化”;红色旅游范围往前可延伸到1848年鸦片战争,往后可延伸到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与改革开放时期
孟良崮战役-四面八方的人们纷纷前来凭吊战场遗址(中红网江山摄)
对于红色旅游内涵的延伸,许多专家认为可从“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延伸到以此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红色文化”。至于红色旅游范围究竟延审到哪儿比较合适?关于往后延伸,大家意见比较一致,就是到目前。但往前延伸,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延伸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二是延伸到1848年的鸦片战争。多数专家认为,延伸到1919年,实际上与原来的1921年区别不大,算不上是扩展;应当往前延伸到1848年的鸦片战争,这样可以说明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是有历史根源的。
“我赞成往前延伸到1848年的鸦片战争开始更合适一点,因为这最能说明中国的问题。”黄如军说,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部苦难史,也是一部奋斗史和探索史。一方面,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一种状况。另一方面,中国的仁人志士连续奋斗、前赴后继,又不断的遭受挫折和失败。这些年来,所有的阶级和政治力量都登场了,包括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也可以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有的办法和手段都试过了——包括和平的与暴力的,甚至连暗杀手段都用上了,但都没有获得成功。最后,才找到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崇高理想来吸引和武装广大的工农群众,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赢得了胜利。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历史充分说明,我们走的这个路子是正确的。可以看出,当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很强大,中国的各种反动势力也很强大,不走革命的道路不行,不真正发动人民群众起来革命也不行。所以,要想讲清中国的问题,必须用历史来说话。这些无可辩驳的史实向全世界说明,我们中国现在走这条路,是有历史依据的,或者说在中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