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碑
朗峰湖
一、藕塘概况
藕塘镇位于安徽省定远县东南30公里处,与滁州市南谯区接壤。藕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华东著名的革命圣地。618年—626年(大唐武德年间),藕塘便有市井,商贾云集。民间流传着塔山娘娘、包公乌盆案、宋金大战藕塘关等民间传说。另有明灵宫、真武庙、元封寺等古迹,后毁于兵燹。全镇总面积191.5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总人口5.6万,其中政府所在地集镇面积5.7平方公里,人口2.2万人。农产品深加工和畜禽规模化养殖是该镇的两大支柱产业,旅游业正成为新兴产业。刘少奇、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并建立了以藕塘为中心的皖东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之一,素有“小莫斯科”之誉称。1996年10月,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亲临藕塘,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镇内的藕塘烈士纪念馆及中原局旧址,是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政府、省军区国防教育基地。藕塘是安徽省6万吨花生集散地和加工基地。该镇交通便利,连接合肥、蚌埠、南京等地。藕塘是定远县经济强镇,滁州市10大特色名片之一,安徽省195个中心集镇之一。
二、革命烽火
1939年,新四年第四支队所属八团和挺进团,进驻藕塘一带,开创抗日革命根据地。11月底,中共中央代表、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同志(化名胡服),率中原局机关到达藕塘附近的江北指挥部,先后于瓦屋薛、山黄、湾杨主持召开了三次中原局扩大会议,领导军民抗日,从此打开了华中抗日的新局面,藕塘也因此一度成为华中抗日的枢纽。津浦路西省委、苏皖省委、皖北行署曾均设于此。1944年10月,经批准成立藕塘市(县级),聂浩同志任市长、当地军民骄傲地称藕塘为“小莫斯科”,1948年3月,藕塘得到解放。勤劳勇敢的藕塘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光辉灿烂的壮丽篇章。
三、藕塘地区主要景点
1.革命烈士陵园及纪念馆
为旌表先烈,以昭后人,1942年5月路西参议会一届二次会议,通过“建立藕塘烈士陵园的决定”,经路西联防办事处的批准,烈士陵园于1944年9月建成,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陵园主体设施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革命纪念馆”一处,附属设施有:荷花池塘、金鱼池塘各1个,大小花坛6个。1944年9月18日建成“抗日烈士纪念塔”,并立碑以志。1946年5月,新四军二师奉命战略转移后,藕塘烈士陵园被国民党军队77师和138师炸毁、拆除。1964年省政府拔款重建藕塘烈士陵园(经原安徽省省长黄若批准在原址重建),重建后的烈士纪念塔占地90平方米,碑高24米,碑体上是毛泽东手体“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园中的革命纪念馆于1978年建成,占地面积360平方米,馆内分一厅三室,正厅屏展“名垂千古,浩气长存”八个大字(系原省政协主席张恺帆手书)。三室陈展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定远地区的党、团组织发展和群众革命运动情况;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同志在藕塘地区的活动以及根据地军民对敌斗争情况和其它文物资料170余件,其中《烈士英名录》铭记着二千多个烈士英名,其中团以上干部17人,连级以上干部110多人。藕塘烈士陵园于198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1956年6月与2001年6月,两次被安徽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滁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滁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77年,抗战爆发40周年,全国11个省市的新四军老战士到此祭拜、座谈。藕塘烈士陵园于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多次接待省市领导以及新四军老战士来园瞻仰和凭吊先烈。1996年10月30日,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时任全国政协常委的王光美同志来此瞻仰、凭吊,并为陵园题词留言,深切缅怀,革命先烈。1998年11月12日,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行百余人,前来陵园瞻仰凭吊,并挥毫撰联。2004年10月,烈士陵园被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每年清明前后和“七一”前后,一些党政机关、学校、部队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到陵园开展祭祀烈士活动,接受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2009年5月,刘少奇、徐海东等原国家领导与开国元勋的后人及新四军老战士重踏伟人之路,来到藕塘“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中原局旧址
中原局第二次会议旧址位于定远县界牌集镇(原永宁乡)山黄村时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地。山黄村地处藕塘至界牌和藕塘至大桥两条县道岔路口旁,现住有50户人家,210人,村庄面积约10万平方米。会址原占地约1.2万平方米,四周是水围和围墙。水围长约400米、宽7米,深3米;仅靠水围内建有长约400米、高3米的围墙。南边和北边围墙中间各竖一座门楼式炮楼,炮楼之间建有300米长的地下道。有会堂、办公用房、住房、伙房、仓库、马房等共47间房屋,房屋面积约800平方米。另设有练兵场一处,驻一个警卫连。 中原局第三次会议旧址及中原局机关驻地位于定远县大桥乡湾杨村民组,三面环河,是一半岛弧形的隐僻村庄,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该处现有住户38家。 中原局第三次会址为三进院落,35间房屋。每进10间,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有厢房2间,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有厢房3间,刘少奇居住在第三进,屋内有屏帐遮挡后门,院内配备电台设备。会议在第二进院内召开,参加会议人员和警卫及工作人员300余人。会址所在地东、北、西三面环河,北侧的河道上架设吊桥一座,易守难攻。
3.藕塘烈士陵园分园——王小庙无名烈士陵园
在这里安息的是1944年11月至1945年5月我新四军二师(罗炳辉部)和一师(粟裕部)、三师(黄克诚部)在滁州、合肥、定远境内二百里的战线上与日伪顽作战中负伤抢救无效牺牲的重伤员和部分阵亡的新四军官兵,共有七百多位烈士。(1942年12月至1945年5月新四军淮南路西军分区兼二师六旅卫生部设在马厂村)。因战争环境恶劣,大多没有棺木可殓,只有直接掩埋,或一墓一人,或一墓几人,七百多位烈士安葬于174座坟茔内,分别立有木牌。然而天长日久,风雨侵蚀,木牌逐渐腐烂不见了,遂成了无名烈士墓群。为旌表先烈,昭示后人,1994年中共滁州市委、市政府,滁州军分区将其定为“国防教育基地”。后经安徽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引起中央、省、市领导的重视和全国社会各界的关注。1998年,中共定远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各乡镇、机关单位捐资兴建无名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17.4米(旌表174座坟茔中七百多位烈士的功绩),碑名由南京军区政委傅奎清中将题写。纪念碑底层建有400平方米的陈列室,底座是大型表铜雕和雪花白石雕。同年10月安徽省民政厅以民优函[1998]228号文批准同意将王小庙无名烈士墓群,归属藕塘烈士陵园管理。
4. 新四军二师《新民主》报社旧址
新四军二师《新民主》报社旧址位于定远县藕塘镇东南约7公里处,系新集水库中心大周自然村的所在地。这里群山环抱,景色宜人,进出通道需从新集水库乘船到达。该处现有住户16家。 抗日战争时期,报社设在一周姓人家,是一座四合院,前后各四间堂屋,两边侧房各两间,共12间房。
5. 令狐山休闲度假区
位于藕塘镇东南的令狐山国家森林公园,蔚然深秀,林壑尤美。相传汉代,令狐山上就建有寺庙;唐宗相继增建子伯祠、碧霞宫、庙宇辉弘、香火颇盛。千百年来,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碧霞元君(俗称黑奶奶)神座前,络绎不绝的八方香客,顶礼膜拜。东汉楚相令狐子伯,少年避难读书于此,其称相后为酬谢藕塘父老和僧人教养之恩,于庙后山巅兴建七级浮屠,名曰“文峰塔”,后人为怀念子伯而易名“令狐塔”。景色宜人的环境,令许多文人墨客驻足留连,呤诗作赋。抗日战争时期,东瀛兵燹将庙宇毁于一旦。“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以破“四旧”之名,于1966年8月27日下午三时许,将千年古塔用炸药炸毁。老区因此失去昔日“小延安宝塔山”的雄姿,故地重游的新四军老战士和百姓无不为之喟叹:1994年3月19日,藕塘镇党委政府作出“重建令狐塔”决议,经过省、市、县、兄弟乡镇、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重建令狐塔工程于1998年5月竣工,一座高29.5米、底层直经6米的四方形七级砖塔,巍然屹立于群峰拱抱的令狐山之巅,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周边群众自发到令狐山上烧香许愿,人数多达20万人,场景十分壮观,令狐山庙会及藕塘民俗文化节已成为藕塘的一大亮点,上海、南京、滁州的游人慕名而来,观光旅游,许愿祈安,不少商家到此投资兴业,发展经济。目前该景区已完成规划工作,初具规模。
6.朗峰湖
朗峰湖(朗峰水库)优雅地躺在镇南3公里处的崇山峻岭之间,群山环抱,碧波荡漾,风光潋滟,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它好似一位羞答答的少女深藏于香闺之中,不为外人所知。被誉为“皖东深藏的一颗明珠”。雨时,无数雨柱园漪仿佛倒置的晶莹雨伞,在烟霭中翩翩起舞。烟波浩淼,缥缈朦胧,泛舟垂钓,仿佛置身于山水画中。雨过天晴,绿水、青山、白鹤、蓝空、浑然一体,真可谓’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位于镇东的新集水库,面积1500亩,蓄水量为1045万方,亦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是休闲娱乐、度假的好去处。水库南的大周自然村原是新四军报社、肥皂厂、卷烟厂所在地,是发展农家乐的最佳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