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查田运动》毛泽东著 刘少奇序 1947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出版
《论持久战》1938年7月延安解放社 初版
收藏的终极目标
收藏、整理、研究毛泽东生平事迹和著述的意义及其价值日渐增大,已经形成现代收藏领域中一个重要门类。社会普遍认识到毛泽东著作藏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它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收藏门类,形成虽然只有十几年时间,但往往蕴藏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当人们掸去历史的尘埃以后,真实的历史还是超越了人为景象。毛泽东著作收藏可以构成一个完备的收藏系统,时代烙印很深,且史料文献价值较大。在海外,红色收藏品受到热烈追捧,尤其是“毛泽东著作”藏品,那特殊的时代色彩,不可再造的特殊记忆,特殊语言和表现题材的艺术品,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要。柏钦水同志收藏毛泽东著作的乐趣是在漫长的过程之中得以享受的。他对“红色中国”抱以纯真而热烈的感情,对于他来说,财富或许已成为附属物,更令他珍视的是其中所蕴涵的历史记忆、思想感情和人生信仰。与毛泽东有关的一切事物,无论贵贱,都有可能成为柏钦水同志的收藏品。柏钦水同志的特色收藏填补了史料空白,更为直观、更加明显的展示效果与宣传作用,使这些收藏品能更好的开发与利用。在柏钦水同志手中,已得到大批十分珍贵的、许多是国家馆藏所没有的革命史料,门类繁多,应有尽有。他的举动已引起党史界、学术界、文博界和收藏界的关注。
毛泽东著作收藏具有明确的聚合性和指向性——紧扣 “主题”。这个主题的“史学性”和“文献性”意味在于,很少有人能够在相对有限的空间、时间内,如此刻意地回顾战争年代老区和根据地的岁月痕迹,并借此展示在该段历史中的出版史历程。柏钦水同志作到了。由此,红色收藏带来的可能就不仅是感受和享受,更是思索和求索。时间横跨整个世纪,恰巧从中国翻天覆地的1900年代,途经“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直至新中国诞生——这俨然是整个20世纪中国近现代历程的缩影。柏钦水同志的收藏品,产生在那个时代和环境,实际上提交了几组关于中国革命史的“同一主题”的“不同变奏”,具有内在的贯穿性。其中哲学和社会学素材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中国思想”由此得到明确的昭示,而在形式上又以书刊为主要支撑。这些藏品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意义和位置,大致相当于民国时期文化思想史的价值和地位。柏钦水同志的收藏品刚好提供了某种史学上的过渡,既接续了传统,又开启了“现代”——在毛泽东著作早期珍本中,我们就已经完全走进“现代思想”的特殊音响世界中。柏钦水同志对史学性的探寻,从某种角度看,更加执著和热烈。收藏品实际上变成了他个人性话语权的丰满承载体,“迫使”他以极端的精确度靠近史学的真实,从中开掘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表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