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平市地处福建中南部、闽西东部、闽南金三角北端,介于龙岩、漳州、泉州、三明4地市之间,是闽西、闽中、闽南的结合部。全市国土面积2975平方公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市人口27.2万,辖区设8镇6乡2个街道办事处173个行政村25个居委会。
风展红旗如画
漳平是一块具有光荣斗争历史和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2006年12月,中央党史研究室正式确认,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漳平是中央苏区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还原了漳平历史的本来面目。
漳平是福建省较早开展革命斗争的县份之一。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漳平涌现了一批爱国知识青年组织进步团体和一批爱国知识青年,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传播马列真理。郑超麟、陈祖康赴法国勤工俭学,参加“少年共产党”,并于1924年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闽西南最早的共产党员。
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漳平是福建省较早创建党组织的县份之一。在中共党组织影响下,就开始了进步革命活动,秘密发展党组织。1925年,中共广东党组织派共产党员兰秋帆到漳平宣传中共“四大”精神,在党的领导下,漳平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烽火在漳平境域内迅速燎原。各地纷纷成立了县农民协会、县工会、县妇女部等革命团体,开展如火如荼的工农革命运动。1928年8月10日,闽西暴动委员会主要领导人邓子恢、郭滴人直接领导漳平第一个地方党组织的建立--中共龙车支部,有共产党员数14人,隶属中共闽西临时特委。从此,漳平人民的革命有了坚强的战斗堡垒。1929年9月2日,在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的影响下,举行龙车暴动,建立了龙车苏维埃政府和农民武装赤卫队,同月改编为闽西红五十五军第三中队,漳平以永福龙车暴动为先声,揭开漳平人民武装革命斗争的序幕。
自从漳平诞生第一个地方党组织组织起,到1937年三年游击战争结束,辖域内创建了岩南漳、岩连宁两大游击区;建立了中共岩南漳县委以及10多个县级以下各级党组织;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岩南漳县军政委员会和15个区、100余个乡村的苏维埃政权;组建了县独立游击大队、漳平红二团、岩南漳游击队等各级革命武装60余支,参加正规红军、红军游击队、赤卫队近6000余人,并发展了15000多人的农友,有组织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红四军、红十二军、红二十一军、红八团、红九团等中央主力红军均曾在这块战略前沿阵地浴血奋战。漳平由此承担着巩固闽西革命根据地,悍卫中央苏区东大门的艰巨任务。抗日战争时期,漳平先后建立区委组织5个,发展党员221个。革命之火迅速燎原,革命斗争进入高潮,此间,漳平人民历经了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的洗礼,始终前赴后继,赢得了“红旗不倒”的美誉。
在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岁月里,朱德、罗荣桓、谭震林、粟裕、邓子恢、张鼎丞、郭滴人等我党我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方方、郭化若、魏金水、伍洪祥、王直、李德安、熊兆仁等老将军和老红军都曾在漳平这块红土地上战斗和生活过,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
历史是不会忘记,漳平人民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很大贡献,并付出了巨大牺牲。一批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被捕,40多人惨遭杀害。从建党到建国的28年间,先后为革命献身的烈士就达247名之多,遭敌杀害的无辜群众达3万余人。
建国后,根据国家、上级老区部门对“革命老区”的划定标准,认定漳平的革命基点村31个,重点老区村78个,革命老区村36个,同时确认老区乡镇的比重为100%,老区人口占总人口的90%,“五老”人员1100人。在198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国一类“革命老区县(市)”。
沧桑巨变写辉煌
6月21日,这个漳平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60年前的这天,是漳平从黑暗走向黎明,获得新生的一天。
沧海桑田,山河巨变。漳平人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用勤劳和智慧描绘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写下了辉煌的历史篇章。
一
60年前的漳平,不堪回首。腐败无能的国民党政府给漳平新生政权留下的是:没有一寸铁路,没有一条公路。县城一条鹅卵石铺就的窄小街道,仅有几家商店,无一工业企业,工商业濒临破产,人民生活十分贫困。“漳平漳平,街道不平,道路泥泞,灯火不明。”“火笼当棉袄,蓑衣充棉被,糠菜半年粮,出门心胆寒。”这就是漳平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据亲历漳平解放、发展变化历程的一位老同志、原漳平市人大副主任、漳平市老促会会长王诚实回忆道:解放前漳平交通闭塞,经济基础薄弱,文化社会事业落后,老百姓生活饥寒交迫。全县工业企业,只有一台12匹的柴油发电厂、2家私人碾米厂和几家手工小作坊;在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下,漳平农民经受了残酷剥削,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制约。解放初期,漳平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地区,农业以粮食为主的单一农业生产活动耕作粗放,生产力水平低下。1949年底,全县工业总产值128万元;全县农业总产值1090万元,粮食总产仅有21981吨,不能自给自给,多数人难以温饱。
解放后,勤劳勇敢的漳平老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发扬革命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医治过去的战争创伤,顽强与贫困作斗争。从1953年起的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里,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各项事业的建设。1956年建起了第一家工业企业——漳平酒厂。虽说只有两口大锅,但她毕竟是漳平历史上的第一家工厂;这年,漳平公路建设开始起步;鹰厦铁路的建设,更是掀开了漳平经济发展新的一页,时至七十年代末,漳平国内生产总值已达5636万元,工业总产值4291万元,财政收入64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元,农民人均收入133元。漳平历史上的“道路不通,灯光不明,信息不灵”的状况有了初步的好转。
10年“文化大革命”,漳平的经济社会发展经历曲折阶段,遭受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漳平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的苏区光荣传统,锐意改革、励精图治、意气风发、开拓进取,用辛勤汗水浇灌这块红土地,用勤劳和智慧谱写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曲曲凯歌。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84—1988年是全面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完善,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农业生产格局早己打破,特色农业方兴未艾,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在80年代初,永福农民引进种植茶花,凭着自己艰苦创业获得了新发展。1984年是永福花卉产业发展较快的一年,1989年兴起兰花热,花卉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农业也从单一种植业到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全市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分布在农、工、建、运、商、饮食等多个部门;到1990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5555万元(80年不变价)。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86元,比1978年增长42.5倍,年均增长13.4%。
工业逐步摆脱了以手工业为主的落后状况。三资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个私企业如雨后春笋,成为漳平经济的新增长点。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
漳平人民还紧紧抓住了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机遇,凭借其闽西南金三角圈沿和我省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十字路口”和重要纽带的地缘优势,始终抓住交通运输是社会发展的动脉、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这一主题进行各项基础设施和交通邮电事业的建设,彻底改变了城乡交通闭塞的落后状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取得令人瞩目成就,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八十年代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几经努力,几经发展,漳平这个昔日闭塞落后的小县,终于迎来了历史发展的又一里程碑:1990年8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据统计199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53783万元,工业总产值45639万元,财政收入45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8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