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朱与墨(1972-),男,湖南郴州人, 法学硕士研究生,湖南第一师范讲师,主要研究湖南第一师范校史、民商法、传播法和法社会学。
一
屈原高洁的道德节操,以死殉道的行为,从古至今一直深得湖湘人士无穷的敬仰。湖湘人士将屈原作为以身殉国,保持完美人格的象征,躬身践履。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纪念馆里,陈列着众多湖南一师的湖湘知名人物。其中三位校友构成着另一道绚丽而悲怆的风景,他们以一种共同的方式——蹈海自杀,效仿屈原怀沙报国,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和沉痛的忧思。他们分别是陈天华、杨毓麟和易白沙。1921年,易白沙蹈海自杀后,《大公报》把他们赞誉为湖南“蹈海三仁”。
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惨痛的屈辱史。其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国是一个被列强瓜分、凌辱,被排除在世界主流话语权之外的国家。 “国家将亡”成了无数觉醒的中国人心中的集体认识,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摸索救国方案,以拯救人们于水火、救国家于危难中:有的主张实业报国,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有的主张文章报国,以笔为枪,以纸作阵地,还有的为达救国目的,唤醒和激励民众亦然捐身赴难,牺牲小我唤醒大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民族命运的担忧。
陈天华:忧愤蹈海
1905年的寒冬,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出现了一个踽踽强行的身影,径直踏入冰凉刺骨的海水中……。他就是1903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时称湖南师范馆)的陈天华。陈天华因《警世钟》、《猛回头》而名声大振,成为旧民主革命闯将。他鄙弃投降主义,崇尚“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倡导民族英雄主义和个人牺牲精神,面对列强的瓜分,蚕食侵吞中国,力主以死相拚:“宁可全种战死,决不做外种人的奴隶”。1904年,他与黄兴等人组织华兴会,筹划武装起义,失败后走避上海。黄兴被捕后,友人劝他从速离去,他说:起义不成,要亡国灭种了,我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决心效法谭嗣同。经友人苦劝,才走日本。1905年冬,日本文部省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朝日新闻》等日本报纸诋毁中国留学生“放纵卑劣”。为表抗议和忧愤,他于12月8日投日本大森海自杀,时年仅三十岁。陈天华投海之前,曾在《绝命书》中表白:“鄙人志行薄弱,不能大有所作为。将来自处,惟有两途,其一,则作书报以警世,其二,则遇有可死之机会而死之。空谈救国,人皆厌闻,能言如鄙人者不知凡几,以生而多言,不如死而少言之有效乎?……与其死于十年之后,莫若于今日死之,使诸君有所警动,去绝非行,共讲爱国,更卧薪尝胆,刻苦求学,徐以养成实力,不兴国家,则中国或可以不亡,此鄙人今日之希望也”。他的以死报国,并非一时心血来潮的过激行动,而是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和“一夫敢于死,万夫不敢挡” 的坚实思想基础。这一思想基础就是他自己倡导的民族气节、牺牲精神。他要以死来激发留日学生界革除陋习、发愤求学、精诚团结、共讲爱国、振兴国家。
1906年夏,英雄陈天华灵柩移回岳麓山公葬,长沙全城学生制服行丧礼,万人整队送之山陵,湘江悲鸣、麓山呜咽,远望岳麓山缟素一片,场面何其悲怆。如今我们再读他的著作《猛回头》、《警世钟》和《绝命书》,灵魂仍深受他的忧愤报国精神所震撼。
杨毓麟:激愤蹈海
1911年的秋天,在遥远的大西洋东岸,又一位忧国忧民的清国留学生蹈海自杀。他就是求学湖南第一师范前身城南书院的杨毓麟。这位在国内积极投身革命活动的积极分子,在被迫留学国外后,对国内形势依然念念不忘,闻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痛心疾首,激愤难以平,有感革命多桀、封建专制可恶、国家前途堪忧,决心以身沉海殉国,唤醒更多人关心祖国的安危和民族命运。一颗革命明星陨落于大西洋。他曾于1903年参与发起组织拒俄义勇队,并组成暗杀团,蔡元培、陈独秀等都是团员。他多次不顾个人安危试制炸弹。辛亥革命时期,激进的革命者组织策划了一系列针对清王朝权贵的暗杀活动,在当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杨毓麟是这一系列革命暗杀活动的最高领导者和积极参与者。1904年,潜入北京谋划炸死慈禧太后,他在颐和园外埋伏5个多月,因没有机会而行刺未果。1905年,清廷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他充随员以图策应吴樾行刺,由于火车启动时颠簸,炸弹在吴樾怀中提前爆炸,行刺虽未遂,但给清政府以极大的震动。他于1906年6月正式加入同盟会,1907年与于右任等创办《神州日报》,任总撰述。1908年被留欧学生监督蒯光典聘为秘书,随行至英国。翌年入苏格兰爱伯汀大学,兼充《民立报》欧洲特约通讯员。1911年在利物浦投海自杀后,吴稚晖盛赞其为“革命党之健者,炸裂弹之先导”。他一生主张并推行不妥协的激烈抗争的革命方式,他力主“中央革命”,多次图谋打入清廷内部,实行反戈一击。一个革命健者,郁怀难以排遣的激愤,魂归异国大洋。
易白沙:孤愤蹈海
1921年端午节,就在湖南人们隆重纪念中国孤愤文学之祖屈原时,有一个湖湘名人在广东蹈海自杀。他就是易白沙,曾于1917年在湖南第一师范任国文、历史教员。易白沙在辛亥革命时和他人一起组织青年军,参加安徽光复起义。“二次革命”期间,他又奔走于湘皖之间,力促武装反袁,失败后流亡日本,参与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的工作,在该杂志撰文多篇痛斥袁世凯独裁专制、尊孔复古的倒退行径。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后,他为该刊撰写了《述墨》、《孔子平取》、《诸子无鬼论》、《我》等文章,宣传文化革新,思想解放。1916年,他又编写了名扬一时的《帝王春秋》。次年,易白沙返长沙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历史和国文教员,后再往天津南开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短期任职,但不久又回到湖南家乡,僻居岳麓山冲,息影先人墓庐。这阶段他目睹国事日非,心情非常郁闷。孤愤意识表现得十分突出、强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面对北洋军阀的腐败反动,他于1921年4月只身赴京,伺机行刺北洋军阀头目,没有成功。于是顺海南下,至广州拜见了孙中山,自陈欲组队赴北方杀贼。但好友胡汉民、张溥泉劝其宜文章报国,不必赴险。对此,易白沙感到非常失望,落寞和孤愤促使他于农历端午节夜乘小火轮从广州赴自己仰慕的明儒陈白沙故乡陈村附近蹈海自尽,以唤醒国民打到反动军阀和革命报国的意识,时年仅35岁。毛泽东得此噩耗,在长沙悼念易君时写下了悲痛的挽联;“无用之人不死,有用之人愤死,我为民国前途哭;去年追悼杨公,今年追悼易公,其奈长沙后进何!”深切悼念这位才华横溢、忠心爱国的师友。
|